任正非:2000-2008几近崩溃,曾想做拖拉机或将华为卖给摩托罗拉

遇见小野 2020-06-24 22:56:42

2000年—2008年,任正非经历母亲车祸去世、爱将背叛、跨国官司、营业额极度缩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坚强如任正非也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几近崩溃。

后来很多年轻的CEO承受不了压力,向任正非请教是如何挺过来的。有时候他会说“要活下来”。

2003年左右,华为差一点就变成一家拖拉机公司或者卖给摩托罗拉公司。而作为创始人任正非,在创办华为13年后的2000年,手里还是没有个人资产买房在深圳租房子住。

华为,中华有为,涅槃重生的华为坚不可摧。

研究任正非的一生,你会发现,这是一个真正的“硬核”男人。

1.创业初期艰难求生,父母都没有得到很好照料,成为一生的遗憾

任正非大学毕业后进入工程基建部队,成就突出,两次填补过国家空白又有技术发明创造,33岁就被选为军方代表,赴京参加科学技术大会。

在任正非希望国家授予中校军衔的时候,接到了部队裁撤需要转业的通知,由军人走向市场经济。

转业后,任正非不熟悉市场经济,“活不下去,就要找一条活路。被裁军以后,命运是很难的,我是亲身体会的。当时是如何生存下来的问题”。

因为失误,曾被别人骗走200万元,被所在单位开除,并承诺要还款。妻子也提出了离婚,找不到工作,被迫无奈走向了创业。

1987年,任正非创办华为的时候已经44岁了,创业压力很大,生存条件也很差。华为在初期发展之后走向快车道,发展的越快矛盾越多,涌现各种问题,任正非感觉自己力不从心,精神几近崩溃。

任正非越来越忙,本来跟着他在深圳住的父母不愿意拖任正非后腿,也因为年纪大了需要人照料,家人协商后,任正非父母来到昆明,跟随任正非妹妹妹夫一起居住。

1995年,任正非父亲在昆明街上买了过期饮料喝,导致拉肚子全身器官衰竭而去世。2000年,任正非母亲出门买菜被车撞去世。父母亲去世的时候,任正非都没有在身边,这成为他永远的遗憾。

2.决议不被认可,无数华为人反对,力排众议苦熬8年

一个企业活下来走下去需要做对无数个选择,但是失败仅需要一个错误的选择就可以了。

BBC记者在采访任正非的时候提到,华为没有选择CDMA技术,让自己失去了很多机会,因为这个技术是中国市场的主流技术之一,问任正非如果再回到当初重新选择一次,会不会有不同的选择。

任正非回答说,从2000年开始,中国在无线通信标准(CDMA、GSM……)的选择上,都是处在矛盾之中。CDMA我们做了,但是没有做IS-95这个落后体系,我们做的是1X。但是中国市场招标只要IS-95,不要1X,所以我们落选了,没有获得中国市场的选择。

任正非自己是搞技术出身,对技术非常执着,坚定选择最好的技术,领先了市场需求,长时间看这是一个非常有眼光的选择,但是短期内却让自己很尴尬,不被市场认可,也被华为内部员工不断质疑。

再回忆这段艰难时刻的时候,任正非说:

从2000年到2008年国家决定上3G,这八年期间,我们决定无线的路线时,我个人精神很痛苦,几近崩溃。因为我坚定不移走3GPP、GSM、UMTS道路,不走那两条路。

我不怕来自外面的压力,外面怎么压我,我都不怕,还是坚定走下去。我害怕来自内部的压力,内部不断有高层写信、写报告给我,“你这个决策错了,会葬送华为公司的”。

那八年看到别人赚大钱,我们不能赚钱,看到我们自己比别人困难多,外面大量文章都是讽刺挖苦我们的,万一我真的错了怎么办。

八年以后,中国终于发放3G牌照,一下子把我们的能量释放出来了。

“那八年,我是度日如年,这个决策没有其他人承担责任,必须要我自己承担选择的责任。”

正是因为任正非的力排众议坚定不移,才让华为在3G牌照发放后,势如破竹,蓄势已久,以绝对的优势碾压了对手。

这是8年来的不断质疑、不被市场认可,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压力。

3.首要任务是活下去,曾考虑做拖拉机或者卖给摩托罗拉

2000年到2004年这段时间,华为非常难,产品不被市场认可,国内市场有港湾网络的冲击,还有大量的模仿华为的山寨公司竞争。

国外有美国思科公司发起的知识产权官司,由于思科的故意抹黑和舆论战,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宣布终止与华为的合作,采取制裁措施。

当时,任正非为首的管理层给华为规划了两条道路。

第一条道路是做拖拉机。当时中国拖拉机厂效益都不好,拖拉机一台是1000美元,但总存在漏油、发动机不耐高温等技术问题。

华为想把所有的拖拉机厂买下来,用向IBM学习的IPD方法来解决这些技术问题,把拖拉机的价格提高到2000美元,创造世界上最大的拖拉机王国。

第二条路是继续走通讯的路子,把华为卖给美国企业摩托罗拉。这是因为任正非对自己的技术很有信心,预见到华为很快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树大招风,一定会和MG对抗,遭受打击。

把华为卖给摩托罗拉就可以戴上美国的“牛仔帽”,免受打击,利于国际市场拓展。虽然资本是美国的,但是公司是几万中国人在干,也体现了中国的胜利。这件事情由于种种因素没有成功。

4. 内外交困,靠韧性和智慧一一化解

华为曾经历多次非常艰难的时期,最凶险的一次是港湾网络和思科联合夹击,内外交困。

任正非曾经有一员爱将李一男,任正非和李一男的是非恩怨很多人都听说过。

任正非十分欣赏李一男,视李一男为华为的接班人。但是这员大将却在利益和欲望的驱使下,背叛了任正非和华为,其所创立的港湾网络不断蚕食华为的市场,抢华为客户,挖墙脚撬走了华为的大量技术骨干。

公司组织结构和文化也照抄华为,俨然就是一个山寨版的华为公司。

华为在港湾网络的冲击下,市场占有率和营业额不断下滑。

在任正非为港湾网络焦头烂额的时候,MG思科又对华为提出了跨国诉讼,并通过MG政府施以外交压力。

当时的华为内外夹击情况复杂,贸然顶风而上绝不是上佳选择。

思量权衡之后,任正非决定集中力量先后一个一个击破,打持久战,必要的时候,可以化敌为友。

他先集中优势资源,组织法律和技术专家团队赴美国打国际官司,花重金聘请美国律师团队,并在新闻界开展公关,赢得舆论支持。又与思科对手3COM公司结成了合作伙伴共同对抗思科。

在律师团队指导下,反诉思科垄断,垄断在美国是重罪。并在美国申请知识产权侵权鉴定,鉴定结果显示华为无侵权。思科与华为达成和解。

处理完思科的案子,华为集中精力对付从华为“叛逃”的港湾网络,成立了“打港办”。盯紧港湾网路,凡是港湾网络去谈判的单,华为必定出一个极低的价格来竞争,甚至是不要钱免费送服务和产品,不惜成本和港湾网络争夺市场,挤压港湾网络的市场空间。

港湾网络被迫谋求上市和收购来缓解困境,但是每一次准备上市前夕,证监机构都会接到对港湾不利的举报信,有意向的收购公司基本都是与华为有合作的公司,忌惮华为的影响,收购不了了之。

走投无路之下,李一男的港湾网络被华为收购,港湾网络和李一男重新回到华为。

5.历经浮沉、低调沉默、隐忍睿智的老人华为33年的发展历程,历经波折,九死一生,发展到今天实属不易。作为创始人,任正非经历了人生浮沉和商场的无数坎坷,建立了一个华为帝国,也付出了常人难以承受的磨难。

一贯低调沉默的任正非,很少有人知道他已经是76岁的老人了,他的格局和能力让同为企业家的柳传志、马云、王石赞叹不已,真心拜服。

其他人早已处于隐退或半隐退的状态,唯有任老,依然坚守在一线,在这紧急关头,为了华为,也为了他的女儿。

越研究他的人生经历,你就会越佩服这位老人。低调沉默、隐忍,有格局有胸怀,睿智清醒。

他这一生,波澜壮阔,活了别人好几辈子。享受过至高无上的荣光,也承受过背叛、失败、被围剿、抑郁、骨肉分离的滋味。

没事就学学任正非吧,会给你力量和鼓舞。

4 阅读:231

评论列表

凡人

凡人

4
2020-06-25 14:00

任重道远 正气凛然 非凡人也[点赞]

遇见小野

遇见小野

世界很大很美好,向阳生长遇见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