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点击右上方“关注”,准时接收每日精彩内容推送。
3D打印技术能够构建含有细胞的生物结构,并提供原生的细胞外基质环境。但其构建的生物结构细胞相互作用不足,难以模拟真实的体内环境。细胞球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一种有前景的解决方案。尤其是直径50-100μm的微型球体,可提高细胞成熟程度。

近日,来自韩国成均馆大学的GeunHyung Kim教授团队进行了原位电刺激下通过生物打印技术形成工程化微型肝脏组织模型的相关研究。研究成果以“Engineered 3D liver-tissue model with minispheroids formed by a bioprinting process supported with in situ electrical stimulation”为题于02月14日发表在《Bioactive Materials》上。

本文要点:
(1)本文开发了一种在原位电刺激辅助下一步式细胞小球形成生物打印工艺(E-MS打印)。通过电刺激细胞,变换生物墨水粘度和刺激强度就能生成直径可控的细胞小球。
(2)为验证其可行性,本文应用E-MS打印技术制作了一个模拟肝小叶单元的工程化肝脏模型。E-MS打印技术用于打印肝细胞区域,然后使用核壳喷嘴对中央静脉进行生物打印。
(3)本文打印的构建体含有微型实体仿生肝脏结构,有助于加速肝细胞成熟、功能形成和血管再生。该研究结果展示了一种三维肝脏模型构建新策略,可更好的模拟原生肝脏组织。
了解更多
关注“EngineeringForLife”,了解更多前沿科研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