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211毕业在非洲开拓摩托车市场

职场人到底要说 2024-07-03 20:19:16

我,出身于湖北一个四线城市的80后,2003年毕业于武汉某211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通过校招方式进入到了目前广州的工作单位—一家民营摩托车生产企业从事出口销售工作,命运的齿轮从那一刻也开始了转动。

这家摩托车工厂是1995年成立的,那时候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南巡”已过去了3年。在总设计师“南巡”的当年中国南方成立了2家非常有名的摩托车合资企业—豪爵铃木和五羊本田。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分别带动了江门和广州两个摩托车生产基地的产业集群化。我们工厂也是广东早期摩托车产业集群化的领头羊之一。

90年代的摩托车国内销售市场形势一片大好,产品供不应求。每天工厂门口都排着长长的货车,产品刚下打包线,立即就被拉上货车,运送到全国各地的代理中转站,刚入职的时候听早期入职的同事说在公司吃饭是免费的(我们入职的时候每顿则需交2元餐费),而且隔三岔五会吃到鱿鱼(不是炒鱿鱼的鱿鱼,而是真正的鲜鱿鱼)仅凭想象就让人流下羡慕的口水;住宿也是象征性的收1-200元。可以说,这是一份当时端着铁饭碗的公务员都羡慕的工作。

从1999年开始,广州市逐步开始了限摩的政策。工厂的领导们敏锐的意识到,需要未雨绸缪,学着用两条腿走路,将内销市场与海外市场结合起来。因此,公司一边从各高校招兵买马,储备外贸人才,一边申请参加广交会。(因为在早期民营企业想参加广交会是相当难的)慢慢的,公司产品开始批量出口到越南、泰国、菲律宾、伊朗、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当然也少不了非洲。

在2004年初公司领导决定集中力量开发非洲新市场。当时尼日利亚是中国摩托车出口非洲的第一大市场,因此领导选择了临近的喀麦隆国作为试点,希望外派人员能有所建树,开拓这个市场。“非洲市场情况复杂,政治和营商环境多变,医疗卫生环境也不太好,你们在当地,首先要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把根扎下来,认真考察当地市场的情况。如果市场前景不错,后期我们再派技术人员过去进行支持。”一开始,主管就给我们两名外派人员打了“预防针”。

万事开头难,我们在网上研究了一些驻外攻略,选择了该国的经济首都杜阿拉市作为第一站,出发前我们在国际旅行社采购了一些青蒿素,并且与中国驻当地的投资中心取得了联系,他们提供了邀请函并表示可以提供住房和伙食,然后如果我们确定要长期在那里工作,也可以提供相关办理居住证等方面的建议和帮助。

2004年的5月份我们按计划到达喀麦隆国杜阿拉市。该国投资中心恰巧就是由湖北省对接承办的,异国他乡见到老乡格外亲切。投资中心的负责人一位姓胡,一位姓吕,请了一位黑人大婶做厨师,另外请了二名黑人司机,两名黑人保安。此外,中国驻杜阿拉领馆领事马小卫(女)和其他几家中资机构的驻点人员也在此居住。院子里养着几条大狼狗,胡总笑着跟我们解释说 :“狗比保安战斗力更强悍。”晚上10点关了院子门就放狗,早上7点再把狗关起来。

喀麦隆中国投资开发贸易中心

解决了吃住的问题,接下来遇到的第二个困难就是语言。在出发之前我们看网上的信息介绍说喀麦隆国使用英语和法语作为官方语言,因此难免想当然的认为该国教育程度比较高,民众能使用英语和我们进行交流。事实上,港口城市杜阿拉的当地居民基本都是使用法语和当地的土语进行交流的,在喀麦隆首都雅温得周边地区才是英语区。这涉及到二战时期英法德各国列强的旧账。没办法,英语六级在此无用武之地,赶紧让国内同事采购了法语教程快递过来,恶补了三个月,基本上能磕磕巴巴和当地人交流了。

之后我们就开始了类似地推的工作,每天就是打个摩托车或的士,到处拜访摩托车店面,查看市场情况,宣传公司产品。当时在当地流行的是一款中国的名为K90的二冲程摩托车,操作简便,容易修理,但是污染比较大。针对这种市场情况,我们推荐当地经销商使用我司四冲程的CG125进行替代。

当地流行的二冲程K90摩托车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们的努力下,终于有客户表示愿意试下一个货柜的产品进行销售,因为是进口散件到当地进行组装的,客户希望公司能安排技术人员到当地指导黑人工人进行安装。我们向公司请示后公司也同意安排技术员过来指导客户的工人进行安装。

非洲的超市物价很贵,当时国内人民币一元1包的方便面,到了喀麦隆的印度超市要卖8元;国内8元1瓶的老干妈,在当地中国人超市要卖45元,且基本生产日期都是大半年前的产品。

郫县豆瓣性价比最高,做菜下饭都好使,过来的技术员给我们带了两瓶泡椒,我们非常开心,然而乐极必然生悲,有天没注意,泡椒盖子没盖稳,回来发现瓶子被风吹翻了,泡椒水打翻在桌上的笔记本电脑上,之前保存的驻点工作照片和一些工作资料也跟着彻底泡汤。在当地的电脑维修店面看了看当地人的维修水平,果断决定还是放弃修理重新再买一台吧。

杜阿拉的彩虹

再之后因为工作原因我们搬离了投资中心所在的 BONAPRISO 区,两年后因为客户的生意已经走上正轨,我们也就离开了喀麦隆回到广州。后来到2008年的时候在商务部网站偶然看到了投资中心房产出售的消息,老胡和老吕在处理完资产后大概也回国了吧。

后来,在广交会上还能时不时偶遇当年的客户,但是再也没有去过这个号称“非洲雄狮”的国家,不知道未来还有没有机会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谁知道呢?

0 阅读:0

职场人到底要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