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生平酷爱古典诗词创作,为了赋诗填词,他曾经大量阅读古代诗词选集,其中有一部分作品是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的。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毛主席才刚过完生日三天,就开始委托办公厅去找国图借阅一本叫《雁门集》的小册子。
这本《雁门集》的作者是一个极为“冷门”的元代词人,名字叫做萨都剌。此人“冷门”到明代官修《元史》的时候,没有把他的名字和事迹给写进去。
直到民国时期,才有一位叫柯劭忞的学者作《新元史》,简介了一下他的生平事迹。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普通词人的作品,毛主席仍然读得津津有味。
其实这已经不是毛主席第一次阅读这位元代词人的著作了。早在一九五二年,毛主席在视察徐州时,就曾提到过这位词人的《木兰花慢·彭城怀古》,并亲手把它抄写到一张信纸上。
一九七二年年底,毛主席向国图借阅《雁门集》之后,又专门用红色的铅笔为这首词“圈点断句”。
那么,这首词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毛主席为何对它青睐有加呢?下面还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位元代词人的杰作,再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一、《木兰花慢·彭城怀古》赏析《木兰花慢·彭城怀古》——元·萨都剌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
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这首词的大意是说:
徐州城关河险要,在古代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有许多的英雄豪杰,都把自己的雄心壮志,在这座城中消磨殆尽了。
遥想当年,楚汉相争。霸王项羽身穿铁甲,威风凛凛。他天生异相,一个眼珠子里面长着两个“瞳孔”,胯下的乌骓马像西域的汗血宝马一样。
项羽的四十万大军所到之处,军中的帐篷连接起来,可以遮蔽天空。谁料到仗打到后来,一夜听闻“四面楚歌”,最后八千精兵也都散失了。
料想项羽的魂魄,最后应该是到不了江东吧。徐州本来是项羽称王的地方。可是这里空有如带的黄河,以及回护着州城的乱山,最终也没有护住项羽的基业。
秋天的风一阵阵地吹拂着汉家王陵的遗址,此时此刻,关中大地遍生着禾黍等粮食作物。项羽练兵的戏马台已荒芜,“画眉人”和“燕子楼”的爱情故事还在流传,但繁华事散,人去楼空。
人生如寄,我们每一个人都只是时光的匆匆过客而已。既然如此,何不放开胸怀,去痛饮高歌呢。
可是纵然饮下千杯酒,也有时候也难浇心中块垒。再回头看那座荒废的城池,在斜阳下靠着栏杆,目送鸿雁归去。
徐州历史上曾经出过很多个名人,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因此这座城后来一度改名为彭城。
周穆王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徐堰王(西周时期徐国的第32代国君)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徐国”,当时“江淮诸侯,从者三十六国”,有三十六个小国依附于这位徐堰王。
南宋将军王玄谟在《论彭城表》中说:“彭城南界大淮,左右清汴。城隍峻整,襟带卫周。又自淮以西,襄阳以北,经济三千,大于济、岱。六州之民,三十万户,实由此境。”
可见古徐州城,其实是一个位于水陆要冲之上的繁华大城市。大家都知道,项羽人称“西楚霸王”,那么这个“西楚”怎么来的呢?其实来历就和这个徐州城有关。
秦朝统一六国之后,将楚国原来的地盘分为了三楚,即东楚、西楚、南楚,西楚包含当时淮北的沛、陈、汝南、南郡,于是有了“西楚”这个名字。
这个地方在秦朝的时候,属于泗水郡管辖,汉朝的时候隶属楚国的沛县郡,正是汉高祖刘邦的家乡。
唐代的贞元年间,曾经有一个叫张愔的朝中重臣,在这里为自己的爱妾关盼盼买了一座“燕子楼”,留下了一段爱情传奇。
词中提到“画眉人”的典故,本来和徐州是没有关系的,不过在这里其实是借“画眉人”来代指关盼盼的情人张愔。
楚汉相争的风云往事,“燕子楼”里头的儿女情长,全部都在这座城中上演过,但是最后也都无一例外地云散烟消了,取而代之的是关中遍地的禾黍。
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最终都化成了灰烬,他们过去生活过的地方,也大都被锄做了农田。可见历史的沧桑变幻,无论对英雄,还是对美人,都是毫不留情的。
项羽眸生重瞳,古书上说这是帝王、圣人之相。上古的时候,只有造字的仓颉、舜帝和重耳这样的“牛人”才长成这样。
“空有黄河如带”二句是说,徐州城由三条河(黄河、汴河和沁河)护卫着。《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中提到,汉初有“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这个誓言是说,受封爵位的人,将会像黄河一样变成细长的腰带,一直围绕在坚硬如磨刀石的泰山身边。
“泰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极强的政治意义,它是五岳之中岳,代表的其实是一些天下势力的“共主”,所以古代皇帝一有大事就要去泰山封禅。
因此前面那段誓词的意思其实也就变得很明显了,就是寓意——地方势力与中央王朝,永远并存。
下面再说回萨都剌词中“黄河如带”,很明显就是说三条河拱卫着徐州城。不只有城外的三条河,城外还有乱石山的天险加持,结果还是没能让徐州变成“若砺”的泰山。
你看,无论是重瞳的异相,还是三河回护的地理环境优势,最后都守不住项羽的江山。曾率领四十万大军横行关中的西楚霸王,却被刘邦一出“四面楚歌”的巧计,就瓦解了八千精兵。
在结局中,项羽仓皇出逃,逃到了乌江边上时,他一度想过逃回自己的家乡江东。但是又感觉“无颜见江东父老”,最后举剑自尽了。
这个人这么好面子,到死也不肯过江东。所以萨都剌猜想,他可能化成了鬼魂,也不会回到他的老家去。
人事的兴亡,飘浮不定,唯有江山是永恒的。想到这一点,就让人禁不住要借酒浇愁了。可是美酒虽好,却不是所有的忧愁都可以用酒来化解掉。
二、萨都剌是何许人也?《新元史》中说:“萨都剌,字天赐,答失蛮氏,后徙居河间。萨都剌本朱氏子,其父养为己出。”
按照这段话的意思来看,前面这首词的作者萨都剌,亲生父亲姓朱,本名叫做朱天赐。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他离开了原生家庭,被一个回族人收养了,这个养父对他亲如己出。
“答失蛮”在元朝指的是伊斯兰传教士,就是回民。之前看有些学者评论萨都剌的怀古词,曾经说他因为是少数民族词人,所以他在创作历史诗词时,故意模糊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不过在这首词中,萨都剌却明确地通过“乌骓”、“楚歌”、“汉家陵阙”,以及“画眉人”、“燕子楼”等关键词,提到了项羽、刘邦、张愔、关盼盼等名人。
萨都剌非常擅长利用古今对比,以及用“人事不定”与“山川永恒”的对比,来营造一种历史的失落感。
其实萨都剌之所以喜欢写这样的词,无非是因为个人在仕途上多次遭受打击,以至于有志难伸,于是故意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宽慰自己。
《新元史》中说,萨都剌四十六岁中进士,后来进了翰林院,还当过御史。但是由于在工作中得罪了权贵,所以多次遭到贬谪。
晚年的萨都剌,学着苏轼竹杖芒鞋,游历群山,以填词赋诗为乐。作为一名儒家门徒,他毕生的志向其实也和苏轼一样,就是要建功立业。
苏轼中年以前,曾经幻想过自己代表国家出征西夏,弯弓射马,“西北望,射天狼”。所以萨都剌肯定也幻想过自己能像项羽、刘邦,或者别的名人一样青史留名。
萨都剌甚至还想过,就算不能有刘邦、项羽之英雄事,好歹来一段“张敞画眉”的佳话,或者赐他一个关盼盼一样痴情的才女吧。
但是这些萨都剌全都没有,于是他只能安慰自己说,就算成了刘邦、项羽样的英雄,或者遇见一个关盼盼这样的美人,最后还不是都化为烟消了。
其实萨都剌这样的行为,说白了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不过普通人吃不到葡萄,只能说一段“酸言醋语”,萨都满却能把它写成一首词流传下来,这就是词人的厉害之处了。
结语一九五二年,毛主席到徐州考察,据说这是他生平第一次来到徐州。可想而知,在到徐州之前,毛主席可能专门去查阅了和这座城市相关的历史文献。
在偶然的情况下,毛主席读到了萨都剌的这首词。接着他发现,原来萨都剌这首词,怀的刘邦和项羽的历史往事。
毛主席生前一直非常同情项羽的英年早逝,当他看到萨都剌与他有同感的时候,便如同找到了知己,所以对这首词爱不释手。
不过这首词由于太过“冷门”,所以毛主席在最初读到它的时候,它是没有标点的,得读词的人自己去断句。
一九七二年年底,当毛主席从国图借阅了《雁门集》之后,就用红色铅笔亲自为这首词进行了“断句”。很显然,毛主席是希望这首词被更多的人看到,并流传下去。
其实个人认为,《木兰花慢·彭城怀古》这首词中要表达的感伤情绪,其实早在唐朝诗人刘禹锡写下“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的时候,就已经写尽了。
不过,有时候明明知道是这样,也不想一直反复读同一首诗或者词,遇着几首表达形式不一样,内涵一样的诗或者词,还是很喜欢的。
就像是有人喜欢吃猪肉,总是红烧着吃,也是会吃腻的。有时候还是可以吃一下白灼的、油炸的,或者是清炖的。
所以对于喜欢这类诗词的人来说,其实应该再多来几个萨都剌,让他们再多写几首这样的怀古词。
参考资料:
《一生酷爱读书 毛泽东与国图<雁门集>》,作者:许京生,《光明日报》,2012.07.31;
《毛泽东书法选》;
《毛泽东书法艺术精选》;
《博大苍凉 激烈深沉——萨都剌<木兰花慢·彭城怀古>赏析》,作者:赵兴勤,《古典文学知识》,201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