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链接
2022年7月2日,星期六,上午10点,华为终端BG官方发布了一段时长仅3分多钟的视频,华为终端BG COO何刚宣布华为正式发布全新品牌:华为影像XMAGE。他表示:“华为影像XMAGE,将是华为移动影像的专属标识,宣告着我们在影像领域的领先与成熟,也将代表我们的持续突破与承诺。”
一时之间该事件又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特别是联想到7月4日晚小米与徕卡合作的旗舰小米12S系列将要发布,双方粉丝又是炒得不可开交。华为是因为这次合作要阻击小米么?对此我的看法是:听风就是雨,哪儿跟哪儿啊……
影像,洞见未来的源力

今年3月底,我写过一篇名为《华为影像:永远追求第一象限的用户体验》的文章,这篇文章的题图上边写的就是:华为影像™,引领未来的移动影像品牌,“华为影像™”这个标识第一次出现,就是在今年3月16日华为全场景发布会P50系列新配色环节。这次呢?则是以“华为影像®XMAGE”的形式出现的。™和®两个标识的区别是什么,对商标法略知一二的朋友应该是秒懂吧。没错,历经数月的商业法律程序之后,“华为影像®XMAGE”现以注册商标的形式,面向全球推出——情况就是这么一个情况,和什么阻击小米与徕卡的合作八竿子打不着边。

何刚总短短几分钟的发言,包含的信息量很大,既给华为影像技术过去几年的发展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又解释了为何要将“华为影像”凝结为一个品牌面向全球推出的原因。“在探索初期,我们希望能吸收传统行业的经验,于是有了与徕卡的合作,将色彩与影调表现力引入到移动影像领域”,这当然指的就是与徕卡合作推出的首款机型P9。从商业角度看,这款诞生于2016年的机型给华为带来了巨大的成功,黑白双摄系统的加入让手机用户头一次有了夜拍的感知,油润的色彩表现让爱好摄影的消费者大呼“德味儿”,同时,徕卡品牌的加持,也让华为从这年起,成功地打入了欧洲高端市场。

然后,P9背后的一些故事却很少有人知道。我曾说过P9油润的风格化色彩表现,使得其照片的识别度极高,放在对摄影有感知的用户面前是这样,但这样的色彩又让很多消费者一头雾水,反而让他们认为自己手机的拍照是不是有问题。P9上市一段时间后,华为售后一度还接到不少关于手机影像的投诉。这个现象引起了华为工程师的思考:普通用户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手机影像?也正是从那个时间节点起,华为坚定了要做自己的影像风格,体现到随后的P10,记得朋友一定能回想起它的色彩表现往回“收”了很多。

多年以来,华为P和Mate两个旗舰系列就一直交替引领着移动影像技术的发展。P10系列的人像摄影;Mate 10系列第一次依托麒麟970的AI能力实现了AI摄影;P20系列加入IMX600定制大底,既挑起了手机传感器尺寸大战,又用超级夜景功能将手机影像表现的时间维度拉满到24小时;Mate 20系列加入17mm超广角镜头;P30系列加入感光能力超强的RYYB异型CFA传感器和潜望式变焦模组,手机影像表现的空间维度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展,还将Mate 20 Pro的前置ToF模组放到后摄,实现画面纵深测距拍摄;Mate 30 Pro开始切入手机视频领域,特别定制的4000万像素超广角电影镜头能达成1920fps的慢动作拍摄。

移动影像的硬件发展到这个阶段,华为已经明显感觉到瓶颈的到来,那些来自于传统影像领域的技术藩篱势必会被手机的算力突破。所以到了P40系列,伴随1/1.28英寸IMX700巨大传感器一同发布的,还有XD Fusion图像引擎引入的计算摄影概念,以及P40 Pro+上那枚体积庞大的10倍变焦模组;Mate 40 Pro+上,自由曲面超广角镜头的搭载,意图将超大视野与低畸变二者兼得;P50 Pro上,图像引擎升级为XD Fusion Pro,计算光学技术让3.5倍长焦模组在10倍倍率下的成像素质比P40 Pro+的10倍模组还要好;P50 Pocket上,超光谱摄影开始被引入手机影像领域,拍摄见所未见成为可能……

“随着移动影像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来自传统行业的经验与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我们进一步突破的需要,于是,我们开始探索新的能力。”上述种种,就是华为的移动影像的突破探索之路的简单一瞥。随着产品版图的不断扩张,华为发现移动影像的落脚点早就不仅仅是手机了,安全性出色的ToF技术可以用在智能门锁上,AI影像能力在华为汽车辅助驾驶解决方案、智慧屏姿态识别健身、笔记本平板畅连通话、家用安保等各种场景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就连智能穿戴设备小小的光电传感器,AI影像也在发挥着作用。
未来的交互将是一个以图形和语音为主的世界,过往二维空间中的交互都会被三维空间中的动作和语义所取代,很多人对此都认可,要实现这样美好的世界,影像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想这就是要将“华为影像XMAGE”以品牌的方式推到台前的原因,未来这串字符将会在华为终端各个业务版块中出现,就像“Intel Inside”代表着电脑计算,“高通骁龙Snapdragon”代表着移动计算一样,它会代表着华为产品技术实力的凝结,也会代表着华为产品优秀的用户体验。
记录与分享,影像的生生不息

华为影像®的核心并不只是那些硬件与技术,在充实了硬件基础和用户的影像体验之后,“令高质量影像不再远离普通用户”这个目标是达成了,但正如何刚在视频中所说:“记录与分享才是影像的真谛”,这是华为早期与纽约国际摄影中心、马格南图片社等知名摄影机构沟通后的总结。于是在2017年,第一届“华为新影像大赛NEXT-IMAGE”就面向全球举办了,在本次宣布推出华为影像XMAGE品牌的同时,2022年度华为新影像大赛也官宣将于8月1日正式拉开帷幕,面向全球征集优秀的影像作品。

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影像的记录与社交属性在很多时候已经变得高于其审美属性,Instangram在短时间内的快速兴起便是最好的证明。手机带有摄像头,让普通用户获取一张好照片的门槛变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低,各种社交应用的风靡,让一张照片获得反馈的实时性也比以前大大增加。更重要的是,这些年随着智能手机影像能力的大幅度提升,用户的审美能力在不知不觉之间其实已经有了很大提升,比如自拍,计算摄影的加持,有针对性的细致美颜很快就取代了简单粗暴的磨皮,再比如现在很多手机厂商所提及的“记忆色”概念,这也是用户的眼睛在经过诸多优秀照片“磨练”之后的趋同。

所以,让消费者的审美水平与移动影像的技术一同进步,也是华为从一开始就定下的两条腿走路的策略——我不晓得这背后是不是也有P9用户投诉的原因。之前2021年华为新影像大赛的数据显示,共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参与活动,作品投稿累计数量高达326万件,互动次数达10亿次。这样的数据在过往传统意义的摄影比赛中是不可能出现的,这充分说明在移动影像技术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变得对摄影这件事产生兴趣。参与人数一多,华为影像文化就自然而然地诞生了。

华为对于移动影像文化的推动当然不仅仅限于新影像大赛,2019年11月华为新影像社区上线,并推出华为官方认证摄影师计划,与此同时,在遍布线下的华为渠道门店,“华为公开课”也开设了大量摄影相关的课程,推动普通消费者与华为移动影像技术共同进步。2020年11月底,华为联合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开启“新影像·手机电影计划”,让普罗大众的移动影像普及向“手机电影”这个领域又走出一步。尽管到今天,我都不是风靡的短视频应用用户,但为数众多的普通人在这些平台上拍摄分享短视频,却让我有这样的感叹:“这真是一个美好的时代,移动互联网和移动影像可以让普通人将自己的想法、创意和故事展示给大众”,放在传统影像领域,想要达到这样的结果,很难。

“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一流的企业做文化”,在消费电子领域,我觉得用这个评判标准可能更合适。根据Brand Finance发布的2022年度全球品牌价值500强报告显示,华为以712.3亿美元的品牌价值和第9名的排位,跻身全球10大品牌行列。当华为的品牌达到这个位置之时,应该塑造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是重中之重了,形式内容当然有很多选择,而更容易引起消费者共鸣的移动影像当然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不免让我想起了iPhone多年以来的户外广告形式:“一张冲击力十足的照片加上一句‘由iPhone’拍摄”,看起来简单,但传递的信息对于消费者来说,足够了,也许有朝一日,这也是华为希望达成的效果吧。
写在最后
当然,这次官宣视频还有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华为新旗舰将会首发搭载“华为影像®XMAGE”,没错,就是华为Mate 50系列——距离Mate 40系列发布的时间已经过去快两年了。余总在Mate Xs 2的发布会上说华为手机业务供应链的问题基本解决,品牌旗舰Mate数字系列的再次启动证明华为手机业务正在慢慢走上正轨,一方面,我们需要期待不久之后Mate数字系列旗舰会在影像上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另一方面,别忘了“三年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