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潜,字参寥,于潜何氏子。与秦观、苏轼游。轼守杭,卜智果精舍居之。轼南迁,坐诗语刺讥得罪,返初服。建中靖国初,诏复祝发。崇宁末,归老江湖。尝赐号妙总大师,有集。
东坡诗话:仆在黄州,参寥自武陵来访,馆之东坡。一日,梦参寥诵新诗,觉而记两句云:“寒食清明都过了,石泉槐火一时新。”后七年,出守钱塘,而参寥始卜居湖上智果院。院有泉出石缝间,甘冷宜茶。寒食之明日,仆与客泛舟自孤山来谒参寥,汲泉鑚火,烹黄檗茶,忽悟所梦诗兆于七年之前,众客惊叹,知传记所载盖不妄也。
墨庄漫録:吕温卿为浙漕,屡起大狱,复欲网罗参寥。参寥本名昙潜,东坡改之曰道潜。吕索牒勘验,竟坐刑还俗,编管兖州。

题东坡墨竹赠官妓:“小凤团牋已自竒,谪仙重扫嵗寒枝。梢头余墨犹含润,恰似梳风洗雨时。”
风月堂诗话:坡在余杭,防客以彩牋作墨竹赠官妓,且令索诗于参寥,参寥援笔立就。
按:能在东坡画的墨竹上题诗,再赠官妓,多大的面子啊!
注:宋代官妓是指在官府中服务的妓女,主要为官府的宴饮、庆典等活动提供歌舞、陪酒等娱乐服务。
社会地位:在宋代社会等级结构中,官妓处于较低的地位。她们被视为“贱民”阶层,其户籍通常被单独管理,与普通百姓有所区别,受到社会主流观念的歧视。
官妓主要服务于官府和士大夫阶层。在官场应酬等场合中,她们是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才艺表演为官员们助兴,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官场文化的一部分。然而,她们的职业被认为是不体面的,她们没有政治权利,也难以摆脱这种低贱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