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南京秦淮河畔,热闹非凡。在这烟花之地,有个叫潘素的女子,那可是大有来头。她本是前清宰相潘世恩的千金,因家庭变故,被继母卖进妓院。但这潘素,可不是一般的女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愣是在这风尘之地混出了名堂。
这一年,37岁的张伯驹来南京出差,一眼就被潘素的才情吸引。那天晚上,他被同事拉进秦淮河的风月场所,一曲清亮的琴声,如泉水般涌入他的心田。这琴声,正是潘素所弹。两人从曲子聊到诗词歌赋,再到人生理想,情投意合,完全不顾身份差别。
张伯驹得知自己要调往北方,心里挂念着潘素,决定将她救出火坑。他揣着钱,找到老鸨,要求赎身。哪知那老鸨冷笑一声:“想带她走?做梦!”张伯驹不死心,他开始琢磨别的办法。
这时,潘素已与国民党中将臧卓订亲。但张伯驹情深意重,说啥也放不下。他找到铁哥们儿孙曜东帮忙,两人上演了一出“午夜营救”。他们收买守卫,瞅准时机,将潘素救出。
逃出生天后,两人悄悄回到北京,办了婚礼。这段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成了当时的佳话。潘素在张伯驹的鼓励下,重拾艺术梦。而张伯驹,有了潘素的陪伴,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这就是张伯驹与潘素的爱情故事,充满波折与奇迹,让人感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