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技术引领生活」是句老话了,但在AI时代成为了不折不扣的现实。自从有了各种大模型后,无论做什么,我都下意识地打开页面跟「它们」咨询一番,其结果往往比问十个相关人士还详细,还准确,还有效。
求医问药,神仙占卜,不过信手拈来;吟诗作画,史海钩沉,简直张口就是。更有深度的工作和生活辅助,诸如写论文,做设计,编程序等等,当然也不在话下。其速度之快,结果之好,直叫人瞠目结舌。
过去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以后不一定了。出门靠AI即可,它几乎是一个全知全能无所不通的「上帝」。
有时我甚至怀疑AI这么不管不顾地发展下去会成为隐藏着精灵的阿拉丁神灯,只要有缘人向它提出要求和愿望,就能得到满足。不过我怀疑,这个级别的AI只有亿万富翁能消费得起,因此他们能提的要求也就非常有限了,普通人依然可以做个快乐小白。
02
随着AI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眼看着要达到「须臾不可分离」的地步。这就使我产生了一些遐想与担忧。
手机没信号,以前是「失联」,跟家人朋友失去了联系。但以后,没信号可能不仅仅是失联那么简单了,甚至会让你「失智」。
其实手机在中国普及不过二十多年,就连座机和传呼机也不过三十多年的光景。在此之前,人们的社会联系是靠上门实现的。
那时候,无论同学朋友抑或远亲近邻,彼此之间的日常联系就是「串门」,靠「腿」实现,北京话称之为「生扑」。后来的商业中有一种上门推销的工作叫「陌拜」,其实人们过去都是拜,不过是「熟拜」。
生扑的成功率很不稳定,这取决于对方在现实生活中出门的概率和可能性,因此我们都喜欢在饭点前后生扑,最好是饭点刚过,这样可以避免「蹭饭」嫌疑。这种痛苦的社交生活在有了传呼机和手机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扑空」成为了历史。
尤其是后来有了微信这种即时通讯软件,都不用打电话了,随时沟通,随时反馈,可以单独聊,可以几个人建群聊。这就带来了一种「把所有人纳入到一个瞬时时空体系」中去的非常便捷的社交网络,给现实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这种情况就导致我们无论在家还是出门,手机时时在手,以免贻误战机。有时候,给一个朋友打电话,对方好几分钟还没接(其实就是上厕所忘带手机了或者在厨房开着水龙头洗碗呢),我们都怀疑对方出什么事了,心慌失措。要是自己的手机没信号,哪怕非常短暂,也会造成「失联」的假象,让人跟着着急。
这时候我特别能体会古代那些出远门的人的父母心情,不然也不会有「临行密密缝」这样的场景了。
03
有了手机后怕失联。有了AI后怕失智。
什么意思呢?是指在这个AI大模型遍地走的时代,如果你没有信号,你就会发现自己像个「智力残疾」的人,可能丧失思考和行为能力。
随着AI的普及,以及它与无数使用者的长期互动带来的数据和计算以及指导能力的不断增强,这就可能让每个人的手机里的AI软件都有了与这个人的生活信息的全面交叉覆盖,好比一个无所不能的超级秘书。
你过去的行为习惯,饮食需求,健康状况,求医经历,学习偏好,个人短板,社交计划,工作进展……等等等等,全部仰仗于手机中的软件。人人手中都有一个AI助手,出门就像带着一个全知全能的神仙。
然而,一旦手机没电,或者走到了犄角旮旯,手机没信号了,连个「智商在线」的机会都没有,想必那种突如其来的无助感比过去的失联还要恐怖!
以前,手机没电没信号,你还能找个电话亭,哪怕找个路人甲付费借用一下;以后,手机没电没信号,就会一棒子从AI时代打回到原始时代。因为这时候你失去的不是信号,也不是一部手机,而是一个深入到你灵魂深处和思想体系中的全能伴侣。
04
想想现在的大学生,写论文谁还跑到图书馆去翻资料啊?直接问AI,分分钟给你写好,其搜寻材料的速度,架构文章和组织语言的能力,甩很多专家学者十几条街道。
有一段时间,社会上担忧人们用AI写作业,抄论文,认为这都是作假行为。然而历史潮流不可逆。未来,如果你不用这些智能工具,那你可能就是个「反智分子」。
说实话,谁不想拥有一个随时在线、24小时不休息的AI助手呢?问题是,人人都有了AI助手之后,竞争的焦点就转向了谁的助手更好用了。所以不仅大家在使用上要紧跟时代,那些开发人工智能的公司也需要再接再厉。
因为如果你的AI助手不够强,恐怕还是得「失智」。
05
不过千万别以为有了AI就可以彻底躺平了,哪怕是个傻子也可以享有与他人平等的机会与境遇。那不可能。
假设人人都有了一个非常强的AI助手,那么,这个世界就进入了「智慧满格」的新纪元。
真到了那个时候,就又得比拼每个人的大脑了,生物体的人的情感,感性的东西变得异常重要,被逻辑演绎所笼罩的生活事实将变得非常固定,要突破这种无趣的状况,仍需要人的欲望和情感驱动的原创力。
所谓物极必反。如果你已经习惯了依赖AI,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到了那个「AI满天飞」的时代,你就是新的「失智」大军中的一员。
在使用AI这件事上,我心里可矛盾了,既怕你不用,又怕你滥用!
现在不用AI,你会失智;但过度依赖AI,将来又会形成新的失智。AI就是个工具,该用的时候用,该自己上的时候还得自己上,你总不能让手机替自己吃饭和生育吧。
06
所以,尽管AI越来越强大,也别让自己成为智能工具的附庸。经常动动头脑,保持一点「人类智慧」,才是明智之举。
AI是加速器,大脑才是终极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