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边糊,这道独具福州特色的风味小吃,不仅在当地深受欢迎,在香港、上海、台湾等地也颇有名气。这些地方的锅边糊店大多由福州人经营,成为了他们寻找同乡情感的特殊纽带。那么,锅边糊的起源究竟是什么呢?
关于锅边糊的由来,流传着多种说法。有人认为它与南台下渡一带三月间迎“大王”(土神)的习俗有关,家家户户都会制作锅边糊来庆祝。也有人认为锅边糊与立夏这个节气有着不解之缘。然而,还有一种更为动人的传说,将锅边糊与一段充满爱国情怀的故事紧密相连。
相传在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倭寇在福州义序的高盖山集结,准备发动进攻。为了抵御外敌,名将戚继光率领军队驻扎在雁山(今塔亭)之下,筹划对策。下渡一带的居民们得知消息后,纷纷杀猪宰羊、烤光饼、割青菜,送往军营慰劳抗倭将士。妇女们则忙着浸米磨浆,准备精制各种食物。
然而,就在大家忙碌之际,一匹快马从半洋亭飞驰而来,带来了紧急军情:倭寇正在策划偷袭戚家军营。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戚继光决定提前出击,三更时分出发,天亮之前攻打高盖山。然而,此时米浆还未压干,无法制作成食物。
就在这关键时刻,一位老者挺身而出,他提议将做馅的肉丁、香菇、虾干、小白菜、葱等食材放入锅里,加上调料煮成汤。等汤煮沸后,再将米浆陆续倒入锅中搅拌,做成一种美味的米糊。大家纷纷动手,很快,一桶桶米糊就摆放在路边。几百名男女百姓,每人端着两碗米糊,站在路边等候戚家军的到来。
不一会儿,戚家军将士们来到了路边,他们接过百姓手中的米糊,喝得津津有味。一位老人还将锅边铲下的米浆卷片盛了一碗,端给了戚继光。戚继光接过米糊,品尝了一口后赞不绝口:“这叫什么呀?味道美极了!”老人微笑着回答:“将军,这是锅边糊。”戚继光听后深受感动,他拱手作揖,感谢乡亲们的深情厚谊,然后纵身上马,率领军队奔赴战场。
后人为了纪念这段历史,写下了一首赞美诗:“抗倭参将出奇兵,父老纷纷夹道迎;浸米磨浆忙彻夜,锅边糊里见深情。”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当时军民共同抗敌的英勇场景,也表达了人们对锅边糊这道美食的深厚情感。
本文参考了自仓山文史资料中的林旻先生的文章《锅边糊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