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在其封笔之作武侠小说《鹿鼎记》中塑造了一个刁蛮任性,但却敢爱敢恨的建宁公主形象,在小说中建宁公主和男主角韦小宝相爱,为此她不顾哥哥康熙将她赐婚给平西王吴三桂长子吴应熊的婚约,直接给吴应熊做了一个绝育手术,让吴应熊变成了太监,最终她与韦小宝在一起,还生育了女儿韦双双。
实际在清朝历史上确实有建宁公主其人,而且她也确实是吴应熊的妻子,只不过她与金庸小说中的形象完全不同。
乾隆时期大才子纪晓岚在编著的《阅微草堂笔记》中曾记载,每当半夜子时建宁公主府中就会传出丝竹之声还夹杂着女人的幽怨和哀叹之声,没有人知道这声音是怎么来的,因此建宁公主府一度成为老北京人口中的凶宅。
如果仔细去了解历史上真实的建宁公主一生,就会明白纪晓岚可能是以鬼怪之说暗喻皇家内部的残酷无情,下面就来说说建宁公主和吴应熊的故事。
为了笼络吴三桂清朝将建宁公主下嫁吴应熊在《鹿鼎记》中建宁公主被写成是康熙的妹妹,实际在历史上建宁公主的身份并不是康熙的妹妹,而是康熙的老爹顺治皇帝的妹妹,是康熙的亲姑姑,她比康熙大了12岁,是清太宗皇太极第十四女也是最小的女儿。
建宁公主的生母是皇太极的蒙古族庶妃奇垒氏,其家族世代为蒙古察哈尔部贵族,当初奇垒氏的父亲谔勒济图固英塞桑与蒙古北元末代大汗林丹汗联手抗击皇太极,最后林丹汗被皇太极打败,谔勒济图固英塞桑在惊恐之下就把女儿奇垒氏献给皇太极求和,就这样奇垒氏就成了皇太极的后宫妃嫔,并生育了建宁公主。
而吴应熊则是吴三桂的长子,吴应熊的老妈可不是大名鼎鼎的陈圆圆,吴应熊是吴三桂嫡妻张氏所生之子。
吴三桂原来是明朝的宁远总兵,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率义军攻破了京城,明末帝崇祯帝朱由检景山自缢殉国,李自成本已派人招降吴三桂,但是义军大将刘宗敏霸占了留在京城的陈圆圆,义军还劫掠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因此吴三桂决定向当时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献出山海关,并与清军联手在山海关击溃了李自成的义军。
李自成在败走山海关之后,怒杀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从此吴三桂与李自成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吴三桂此后一直致力于追歼义军,最终李自成被击毙于湖北九宫山。
在消灭李自成后,吴三桂为了向清朝表忠心,又继续不遗余力的帮助清朝围剿南明残余势力,最后吴三桂帮清朝平定了南明最后的势力范围云南,并且吴三桂还亲自带兵深入缅甸活捉了南明末帝永历帝朱由榔,吴三桂更是为了博取清朝信任而亲自弑杀了朱由榔,所以清朝册封他为平西王,让他掌管云南和贵州两省军政大权。
可吴三桂毕竟是汉人还是明朝降将,他手握两省军政大权让清廷很不安心,而他又为清朝入关和统一天下立下巨大战功,所以清廷又不能过河拆桥找理由削除他的爵位和权力。
因此顺治与孝庄母子就决定用联姻的办法来笼络吴三桂,而吴三桂当时年纪已经大了,与他联姻最好的办法将就是把皇室女孩嫁给他的儿子吴应熊,这样一来他就算是皇室外戚了,清朝还能把吴应熊留在京城当人质。
当时顺治的女儿都比较年幼,皇太极的女儿基本都已经嫁人,只有最小的女儿建宁公主刚刚10多岁,顺治为了急于和吴三桂联姻,于是就把年纪还小的妹妹建宁公主下嫁给了吴应熊。
顺治十年(1653年)时,刚满12岁的建宁公主就与吴应熊举行了大婚,这段婚姻虽然是政治婚姻,但建宁公主和吴应熊婚后却十分恩爱且琴瑟和谐。
婚后建宁公主先后为吴应熊生育了长子吴世琳以及两名幼子和两个女儿共五个孩子,从建宁公主为吴应熊生育五个子女来看,可见二人夫妻感情恩爱和谐。
在清朝历史上很多公主出嫁后生育率都很低,甚至还有不少公主都终身未能生育,原因就是清朝的公主大多属于政治婚姻,夫妻婚后感情并不和谐,所以就造成了公主们生育率低下。
而建宁公主能与吴应熊生育五个子女,可见二人的夫妻感情是比较恩爱和谐。
建宁公主与吴应熊的婚姻毁于三藩之乱建宁公主与吴应熊的婚后共同幸福美满的生活了二十年,一直到了建宁公主的侄子康熙继位后,夫妻二人都还幸福和谐的生活着。如果按照这个剧情发展下去的话,吴应熊等到吴三桂老死后就可以继承爵位,只要吴应熊能主动交出军政大权,康熙肯定能让他当一个富贵闲散的异姓王爷终老,只可惜吴三桂打破了这一切。
康熙十二年(1673年)时,康熙决定裁撤掉以吴三桂为首的三位异姓藩王,也就是三藩。在清初时期,清廷共册封了包括吴三桂在内四位对清朝统一天下立有大功的异姓藩王,不算吴三桂,还有镇守广西的定南王孔有德、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仲明、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
在康熙时期,孔有德由于战死且没有子嗣,由其女婿孙延龄镇守广西,因此四位藩王到康熙时期只剩三藩。而当时耿仲明也已经去世,其孙耿精忠继承了靖难王爵位镇守福建。
三藩之乱还得从尚可喜说起,在三藩中以尚可喜年纪最大,在当时已经71岁。尚可喜在这一年以年老多病为由向康熙辞职,想退休回乡并让儿子尚之信代替自己镇守广东。
三藩在当时权力极大,不仅独揽各省的财政军大权,朝廷见不到三藩省份的财税,而其军队还要求国库拨款供养,对朝廷财政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所以康熙接到尚可喜请辞的奏表之后,立刻同意他辞职回乡养老,但拒绝让尚之信继续镇守广东,美其名曰让尚之信回乡侍奉尚可喜终老,随即康熙下旨命人在尚可喜老家辽宁海城为其修建豪宅和置办上好良田。
眼看康熙如此对待尚可喜,吴三桂和耿精忠坐不住了,吴三桂是想谋求其家族世代统治云南,所以他事先和耿精忠通气,二人为了试探康熙到底是不是想撤藩,就联名上表康熙请求把他们俩也裁撤了。
康熙认为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和耿精忠的弟弟耿聚忠、耿昭忠都在京城,二人会有所顾忌,因此顺势就做出撤藩决定,同意一并裁撤吴三桂和耿精忠两藩。
这一下可就把吴三桂逼急了,于是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时,吴三桂联合耿精忠一同反清,史称“三藩之乱”。
吴应熊实际上并不赞成吴三桂起兵反清,毕竟他当时已经在京城生活了二十多年,接受了清朝的爱国主义教育,但他又能理解吴三桂起兵反清的想法,毕竟吴三桂为清朝付出了很多,只想换取永镇云南的权力,可清朝却过河拆桥要收回吴三桂的权力,吴三桂自然难以接受。
在三藩之乱未起之前,吴三桂曾派人秘密到京城打算把吴应熊一家都接走,但是吴应熊舍不得妻子建宁公主,所以拒绝离开京城和妻子。吴应熊又理解父亲吴三桂,因此他把小妾所生的次子与清朝皇室没有血缘关系的吴世璠送到了吴三桂身边,让他代替自己照顾吴三桂。
吴应熊也是认为自己是康熙的亲姑父,他的三个儿子都是康熙的姑表弟,即便将来吴三桂反叛,康熙看在建宁公主的面上顾念亲情也不会把他和他的儿子全部杀掉,所以他才拒绝离开京城,并把与清朝皇室没有血缘关系的次子吴世璠送走。
三藩之乱兴起后,吴三桂很快就完全控制了云南和贵州两省,随即又偷袭广西袭杀了孙延龄,占据了广西全省,紧接着又占据了四川和湖南。同时吴三桂又派人收买了尚之信,使得尚之信将一直效忠于清朝致力于抵抗吴三桂的尚可喜囚禁起来,再加上耿精忠在福建起兵,因此三藩之乱初期很快就使得清朝失去了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四川、湖南七省,几乎丢掉了半壁江山。
正是因为吴三桂的反叛声势十分浩大,他很自信,他认为康熙不敢对吴应熊轻举妄动,会留着吴应熊来跟他谈判,所以他才能不顾忌吴应熊还在京城就起兵反叛。
同时吴应熊也认为自己没有依附父亲吴三桂反清,还有妻子建宁公主照拂,康熙不会动他,顶多把他圈禁起来。
可是吴三桂和吴应熊父子完全低估了康熙的手段,虽然当时康熙年纪轻轻,但是康熙很有手段。在三藩之乱初期,康熙立刻派人将吴应熊和耿聚忠、耿昭忠都软禁起来,很快康熙就决定重点打击和孤立吴三桂的策略,对于耿精忠则是剿抚并用,这就注定了吴应熊要倒霉了。
康熙十三年(1674)年初,康熙派亲舅舅也是内大臣的佟国维正式带人抓捕了吴应熊,四月十三日时,康熙召开议政王大臣会议,让王公重臣商议决定如何处置吴应熊和他的儿子,最后以大学士明珠为首的重臣建议康熙将吴应熊父子全部处死来打击吴三桂的嚣张气势。
最终康熙批准了明珠的建议,当天夜里就下旨将吴应熊和长子吴世琳处以绞刑,随即康熙又派人将姑姑建宁公主和另外两名幼子一同监禁起来。
不知道历史上的建宁公主在当时得知侄子康熙这道旨意后心情如何,但可以想见是十分悲痛的,她不仅看着丈夫和儿子被杀,连她自己和另外两个年幼的孩子也要被监禁起来。
吴应熊和吴世琳被杀的消息传到吴三桂这,果然对他打击很大,康熙敢强硬的处死吴应熊和吴世琳,这就代表着康熙不会再给吴三桂退路,吴三桂不可能再想着与清朝谈条件,他只能选择要么整垮清朝,要么被清朝剿灭这两条路。
康熙的强硬态度让吴三桂十分忧惧,随着康熙正确的战略打击,吴三桂的局势也越来越不利,到康熙十七年(1678年)时,耿精忠和尚之信已经先后被清朝迫降,在这样的局势下,吴三桂几乎就算是大势已去,因此吴三桂决定在失败前过一把皇帝瘾。
康熙十七年(1678年)开春,吴三桂在衡阳称帝,建国号为大周,不过他称帝仅半年就忧惧而亡,临死时他让孙子吴世璠继承了皇位。
吴世璠本是在京城的,却突然跑到吴三桂身边,还继承了吴三桂的位置,这让康熙对姑姑建宁公主很是猜忌,他认为当初是建宁公主故意放走了吴世璠,这也使得建宁公主的处境更加不好。
为此在康熙十九年(1680年)时,建宁公主抑郁的患上重病差点去世,全靠命硬挺了过来。据史料记载康熙听闻姑姑建宁公主重病之后,特意下上谕:公主被反叛所累、屡年困顿。朕每念及、未尝不为恻然。不意深染时症。遣乳媪暨亲近侍卫往视、及回、转奏公主之语。不胜感叹。又闻病势危笃、即命该部院衙门、将服饰执事等项、星夜制办。今公主体中大愈、将此各项尽送公主处、以示朕惓惓注念之意。
康熙的这道圣旨很有意思,在这道圣旨中康熙说在建宁公主重病时期都不想给她治疗了,直接就想给她准备后事,结果建宁公主还挺了过来,康熙就把给她准备的后事用品都送过来,还告诉她这代表着康熙很关心她。
这道圣旨看似康熙挂念姑姑建宁公主,实际上更像是康熙盼着她早点死,这样康熙也就省心了。
其实建宁公主还真不如直接病死,省得经历后面的悲痛事情。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时,三藩之乱基本被平定,吴世璠兵败自尽的消息传回京城后,康熙就立刻下旨派人将建宁公主的两个被监禁的幼子处死。
就这样建宁公主所生的三个儿子都被亲侄子康熙所杀,可能这两个幼子是支撑建宁公主从大病中挺过来的生活希望,结果康熙却夺走了她的所有希望。
此后建宁公主就一直孤独悲痛的生活在公主府中,在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时,建宁公主在孤独和悲痛中去世,终年63岁。
对于姑姑建宁公主的去世,康熙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悲伤之情,他只是让人写了一篇不冷不热的祭文,就这样建宁公主就结束了她凄惨的一生,可以说吴三桂权利熏心的发动三藩之乱彻底毁了吴应熊与建宁公主的美满生活。
写在最后所以历史上的建宁公主与吴应熊婚后感情比较恩爱,根本不可能存在像金庸小说中给吴应熊做绝育手术的情节出现。
建宁公主去世后,由于她的儿子都被康熙所杀没有后人继承,因此公主府被内务府收回,乾隆继位后,建宁公主府的一部分房屋被改为皇族子弟学校的觉罗宗学,《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曾在这里任教并居住,而公主府的另一部分房屋后来被乾隆赏赐给了大学士裘曰修居住。
纪晓岚把公主府闹鬼的传闻写进《阅微草堂笔记》中,很可能就是想借着鬼怪之说以建宁公主的事迹来隐喻皇家内部的残酷无情。
也许建宁公主临死前都会感慨:愿生生世世不再生于帝王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