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王牌”,不是车臣部队,而是一个让车臣仰望的民族

坤坤侃侃车 2023-03-03 12:15:50

俄罗斯作为“战斗民族”,拥有极高的武力值,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所以在俄乌战争爆发之际,“俄罗斯多久能攻下乌克兰”就成为了国际上热议的话题。

造成这种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普京在俄乌战争爆发初期,就向乌克兰地区派遣了著名车臣部队。

车臣部队从沙俄时期就以最残暴的“反骨仔”著称,拳打波斯,脚踢奥斯曼,就连俄罗斯也是在普京上台后,经历了多年的血战才将其收服。

俄乌战争到现在已经打了一年多,一些人从最开始认为的车臣部队出征必胜,到现在开始怀疑俄罗斯整体军事实力差劲。

那么,车臣部队真的名不副实吗?还是普京没有把真正的王牌部队拿出来?

凶名赫赫的车臣部队

1991年苏联解体时,苏联境内的分裂主义人群,除了鼓动乌克兰宣布独立外,车臣的领导者杜达耶夫心里也一直存有反叛之心,趁乱宣布成立车臣共和国,并立马着手准备国民护卫队。

车臣处于黑海和里海之间高加索山脉地区,既连接着整个欧洲到中亚的经济命脉,也掌握着丰富的石油及天然气资源。

因此,自沙俄时期,政府就开始把控制车臣地区作为基本国策来进行。

在1994年的第一次车臣战争时,车臣士兵勇猛的战斗方式,就给近代俄罗斯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战争初期,不仅几万俄罗斯平民死伤于炮火之下,更是一夜之间过千的俄罗斯士兵,死于精通巷战的车臣人手中,甚至俄罗斯付出了一整个装甲旅的代价才只是重创车臣。

1999年,刚上任为俄罗斯第一副总理的普京,针对车臣武装的再次入侵,态度极其强硬地说。

“原谅他们是上帝做的事情,而我们的任务就是送他们去见上帝”。

此后,普京做出了更加强硬的行动,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就将车臣打服,被扶持起来的车臣领导人小卡德罗夫宣誓效忠。

在俄乌战场上,普京之所以把车臣部队大张旗鼓地投放到乌克兰战场,是做足精密考虑后的抉择。

首先,乌克兰与俄罗斯本质上同宗同源,普京不愿意伤及无辜,而宣传凶名赫赫的车臣部队,为的也是让乌民众听到消息赶紧跑,大批乌民众的撤离也证明普京决策的正确性;

其次,车臣部队精于巷战,曾在车臣战争中让俄罗斯军队吃了大亏。

所以在俄军方不愿使用重型火炮,轰炸乌克兰的保护性战略之下,用车臣人进行绞杀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最后,俄罗斯在俄乌战争中表面上是同乌克兰做对抗,实际上是与整个北约在做斗争。

欧洲各国雇佣兵大规模进入俄乌战场攻击俄军,甚至前一段时间,俄军还全歼了整队的日本雇佣兵。

虽然车臣武装一直是俄乌战场上的精锐部队,但俄军方手中的大杀器必然不可能是车臣人。

因为在普京手中的车臣武装最重要的用途,不在于占领多少乌克兰的土地。

车臣人现阶段的真实目的是用来吸引视线,好让普京真正的杀招能安稳入场发挥作用。

不久前,小卡德罗夫公开宣布波兰是俄罗斯的最新目标,五十万大军随时可以攻入波兰,这个消息一出欧美的注意力纷纷转移到波兰,俄乌战场的关注反而下降了。

而俄罗斯真正勇猛的部队不是车臣部队,是那支在敌我兵力相差十倍的情况下,依旧能击垮车臣整建制精锐部队的哥萨克人。

当年第二次车臣战争中,普京能迅速拿下车臣,靠的也是凶猛的哥萨克武装。

真正的大杀器——哥萨克人

哥萨克人实际上是一类人群的统称,例如一部分斯拉夫人、突厥人和西乌克兰人的混合,并不是指有哥萨克这个民族。

而“哥萨克”一词来自于突厥语,意为“自由自在”,哥萨克人也就是自由自在的人。

13世纪时,受沙俄政府的残酷统治压迫,一部分民众把目光转向了环境恶劣、且不被沙俄政府掌控的东欧大草原。

这些流民更加具有坚韧不拔的反抗精神,其中劳动力充沛的青壮年,为了生存下去,率先做出改变,不断适应草原上的生存模式,竟真打造出了一片不受压迫的理想之地。

消息很快传遍了底层百姓中,越来越多的人群迁移至东欧大草原,他们团结到一起,为了自由和生存而战。

仅十七世纪后的一百多年间,这群人为了反抗压迫就发动了三次农民起义,用鲜血打响了争取自由的“哥萨克”一名。

后来,谁都没想到骨子里透露着不肯顺服的哥萨克人,竟然向叶卡捷琳娜女皇折腰,而令哥萨克屈服的竟然是黄白之物。

此前,沙俄大军也曾斗志满满地从万里奔袭到哥萨克城池之下,但由于距离过长,等沙俄大军抵达时已消磨了斗志,最后自然是无功而返

哥萨克城邦

哥萨克人虽然骁勇善战,但也没能改变来自祖先的“贫穷基因”,他们几乎都是逃荒落难的穷苦人,即使经过多年发展,也仅仅是解决了温饱问题,绝没有余钱进行建设。

在沙俄政府投入的糖衣炮弹攻势下,哥萨克非常愉快得成为了沙俄的“雇佣兵”,在此后的三百多年里,为沙俄充当急先锋,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来苏联建立后,哥萨克刚开始也曾加入反叛军对抗苏联,但也没过多久就被斯大林收入麾下。

斯大林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30万哥萨克人又表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无论是东线战场抗击日本侵略军,还是西线战场参与苏德对抗,从未有过退缩。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有上百位哥萨克战士获得由苏联颁发的“国家勋章”。

而在此后的车臣战役中,哥萨克武装再次出动,堪称“车臣克星”。

某次战斗时仅派出90名空降兵,直接落在了有2500人的车臣军营中,面对如此悬殊的人数,哥萨克空降兵丝毫不慌,在车臣阵地中激战72小时,付出84死亡的代价,消灭了车臣近千人。

如此种种,皆能看出哥萨克人的战斗力,绝对是一支凶猛的部队。

可普京要把哥萨克人投放到俄乌战场上,只是因为哥萨克人的战斗力吗?

乌克兰对哥萨克情感复杂

普京此次将哥萨克人投放到乌克兰战场,除了需要哥萨克人强悍的战斗力外,还因为乌克兰民众对哥萨克人的情感非常复杂。

到目前为止,依然有很多乌克兰人将哥萨克精神,视为乌克兰民族精神的象征。

乌克兰地理位置特殊,自古以来就受到各方势力的觊觎,所以乌克兰的历史说是一部抗击侵略的历史也不为过。

哥萨克从十五世纪末兴起之时,就一直在帮助乌克兰反抗侵略。

从抗击波兰立陶宛,到打击土耳其鞑靼人,哥萨克始终以自身力量挡在乌克兰人民之前。

除了从军事方面保护乌克兰以外,哥萨克自身抗击强权的事迹,也吸纳了很多因为被压迫而活不下去的乌克兰人,他们来到哥萨克谋求生计。

哥萨克人的带领,唤醒了乌克兰人民争取自由的精神。

十七世纪中叶爆发了一场规模宏大,又牵扯极广的的乌克兰农民起义,这场起义虽然在历经6年后被镇压了下去,但是对乌克兰影响深远。哥萨克可以说是乌克兰历史中一个灿烂守护者的存在。

哥萨克武装虽然在乌克兰人民心中,是精神支柱一样的存在,但其在乌人民眼中残忍嗜血的本性不减分毫。

乌克兰作家巴别尔在战争日记里,既对哥萨克骑兵的英雄气概倾慕不已,又十分详尽地记录下了哥萨克武装的狂暴行为。

在巴别尔的书中详细描述了,哥萨克士兵是如何没有情绪波动地杀死一个犹太老人,又或是哥萨克人为了报复仇家,将仇人的老婆们一个个钉死的场面,更记载了哥萨克人父子相残的血腥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巴别尔不仅来自乌克兰,他还是犹太人。

哥萨克人又是历史上,俄罗斯几次屠杀犹太人的急先锋,所以在这种经历过哥萨克人屠杀的独特视角下,可以窥见当今乌克兰民众的心境。

曾经的守护者以及精神支柱,如今将战刀调转方向,变成朝自己挥动的屠刀,曾经哥萨克人为了保护乌克兰人民对敌人有多凶残,现在在俄乌战场上对乌克兰士兵就会有多凶残。

这一刻,乌克兰是否会思考,本是同宗同源的俄罗斯和乌克兰,为什么会开启这场该死的战争呢?

如果不开启俄乌战争,哥萨克人会对乌克兰刀刃相向吗?答案是不会。

乌克兰如果跟俄罗斯没有冲突的话,哥萨克也就没必要去攻击自己保护多年的乌克兰。

普京专门将哥萨克人派遣到俄乌战场,看中的不仅仅是其强横的战斗力,更是哥萨克和乌克兰两者之间几百年的渊源。

因为从2022年俄乌战争开打到现在,俄军表现得一直非常克制,很明显没有彻底将乌克兰当作死敌,还保有着与乌克兰握手言和的态度。

俄乌局势未来走向

俄乌战争走到今天,无论是怎样的结局,都很难说哪一方取胜,更准确的讲这是一场自相残杀的悲剧。

虽然在政治制度的原因下,乌克兰长久以来一直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而存在,但从根本上来讲,俄乌之间是既有矛盾冲突,又相互交融的。

从血脉上来看,俄罗斯和乌克兰同属于东斯拉夫民族,拥有相同的历史和人文风情,不少在俄乌边境线上的居民们甚至都是亲戚关系。

此外,在乌克兰境内还存在着为数不少的乌克兰人,将俄语视为自己的母语,他们既是生活在乌克兰的乌克兰人,又是随时可以迁居到俄罗斯的俄罗斯人。

在某些时候,积极推动战争的当局政府,并不能代表普通民众的意愿,乌克兰就是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一边泽连斯基在媒体上大肆叫嚣要与俄罗斯战斗至最后,哪怕乌克兰人全都死光也在所不惜。

另一边,大量民众在社交网络上纷纷表达出自己不愿意参加战争,不愿意被强制征兵的想法。

以及,关于泽连斯基这个喜剧演员出身的乌克兰总统,真实身份竟然是个犹太人。

而上世纪中叶,苏联曾经对犹太人展开了一次种族大清洗,并进行信息封锁,基本上只有犹太人记忆深刻。

泽连斯基致力于加剧俄乌之间自相残杀,恐怕与此不无关系。

俄罗斯在俄乌战争开打到现在,最大的目的就是停止战争,俄罗斯本就经济孱弱,而战争打到最后,打的就是后勤支援能力。

刚刚经历过不太成功军改的俄罗斯,后勤供应稍显吃力,如果能停止战争,与号称欧洲粮仓的乌克兰握手言和再好不过。

所以普京除了加大攻击强度外,还一直从各个方面不断软化乌克兰人民的心理防线,不仅是考虑到同宗同源的情分,也是顶着国内巨大的经济压力制定出来的战略。

0 阅读:190

坤坤侃侃车

简介:开开心心,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