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过去了,孙俪资助4年的白眼狼向海清,如今过得怎样

以茶书 2025-04-19 11:13:03

二十多年前,孙俪怀揣一颗赤诚之心,为贫困少年向海清点亮求学之路,却换来“白眼狼”的反咬,险些断送事业。

另一边,胡歌的善举却结出了截然不同的果实,资助的女孩符桂兰以感恩与努力,书写了从大山到中科院的传奇。

如今,向海清销声匿迹,孙俪星光璀璨,符桂兰成为励志榜样。

这两个不同的例子,宛如人性的两面镜子,映照出善意与感恩的微妙平衡。

究竟是什么让结局如此不同?

两颗善心,两段资助

孙俪与胡歌的资助经历,始于相似的善意与同理心。

2002年,孙俪刚凭借《玉观音》崭露头角,事业尚未腾飞。

她出生于上海普通工人家庭,13岁时父母离异,父亲留下2000元抚养费后离开,她与母亲相依为命,深知生活的艰辛。

一档记录山区贫困学生的纪录片《希望在山区》,让孙俪注意到了重庆巫溪县的向海清。

这个少年家境贫寒,父亲残疾,母亲病弱,姐姐因无钱治病去世,却凭借优异成绩成为全家希望。

孙俪感同身受,决定匿名资助,每月500元生活费,寄送衣物、文具,并为他母亲购药。

十年后,2012年,胡歌在四川凉山参与公益活动,遇到了同样贫困的符桂兰。

符桂兰家境艰难,父母务农,家中五个孩子,爷爷残疾,奶奶无力供她上学。

她的眼神中透着对知识的渴望,触动了胡歌的心弦。

彼时,胡歌已凭借《仙剑奇侠传》走红,但他选择低调资助符桂兰,每年提供数千元学费和生活费,承诺支持她完成学业。

他还通过信件鼓励她珍惜学习机会,宛如精神导师。

两位明星的善举都源于童年的共鸣,孙俪与胡歌都不求回报,只盼为贫困孩子点亮希望。

然而,资助的结局却天差地别。

从感恩到背叛

向海清最初对孙俪的资助充满感恩。

收到第一笔500元时,他写下感谢信:“我的双手在颤抖,泪水夺眶而出,这是人间的真情,对我来说就是希望!”

孙俪不仅提供经济支持,还像姐姐般关怀,写信鼓励他坚持读书,甚至在他高考失利时宽慰:“失败不算什么,重新来过!”

在她的支持下,向海清复读一年,2005年考入上海水产大学。

孙俪与母亲亲自到火车站迎接,帮他办理入学手续,留下生活费。

此时,向海清才知道资助者是大明星孙俪。

他的内心开始发生变化。上海的繁华让他目眩神迷,同学们的名牌服饰、最新款手机、高档生活方式刺激了他的虚荣心。

他嫌弃每月500元“太少”,开始以学习、恋爱等借口向孙俪索要更多钱。

他还领取贫困生补助和助学贷款,却将钱挥霍在名牌鞋、谈恋爱和网吧游戏上。

据同学透露,他一个月电话费高达100元,远超普通学生。

孙俪察觉异常,调查后发现他早已迷失。

她建议他辞去学生干部以专注学业,却被他曲解为“见不得他好”失望之下,孙俪停止资助,希望他学会自立。

向海清却恼羞成怒,2006年写下6000字公开信,斥责孙俪“抠门”“小肚鸡肠”,称她“赚钱那么快,不多给点说不过去”。

这封信引发“孙俪捐助门”,让她陷入舆论漩涡,事业岌岌可危。

真相最终大白。

向海清的同学揭露他的奢侈生活,韩寒在博客讽刺:“普通人连大型犬都不能养,孙俪凭什么在上海养狼?”

舆论反转,向海清被贴上“白眼狼”标签。

他休学一年避风头,毕业后求职屡屡碰壁,最终回到巫溪老家。

向海清的现状

如今,距离“捐助门”已过去近20年,向海清的近况鲜有报道。

据可靠消息,他回到重庆巫溪,在一家小公司做普通职员,靠微薄工资度日。

曾考过两次公务员未果,他的名字几乎成为“忘恩负义”的代名词。

在老家,他的生活低调而平凡,与昔日同学在大城市打拼的成就形成鲜明对比。

有人说,他曾试图通过公开道歉挽回形象,但舆论早已将他定格在“白眼狼”的框架中。

向海清的沉沦并非一蹴而就。

他的童年充满艰辛,贫困的烙印让他对物质生活充满渴望。

然而,当机会来临时,他未能守住初心,虚荣与贪婪吞噬了感恩之心。

他的人生令人唏嘘:一个本可改变命运的少年,却因一念之差,跌入平凡的深渊。

感恩铸就传奇

与向海清的背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符桂兰的励志与感恩。

2012年,胡歌在凉山遇见符桂兰时,她因家境贫困辍学在家。

胡歌的资助让她重返校园,每年数千元的学费和生活费,缓解了家庭压力。

胡歌不仅提供经济支持,还通过信件鼓励她珍惜学习机会。

符桂兰心怀感恩,将每一分资助化为学习的动力。

她刻苦努力,2016年考入四川大学,2020年保送清华大学研究生。

2023年,她成为中科院博士,引发网络热议。

她的事迹被誉为“寒门贵女”,成为无数贫困学生的榜样。

2024年,符桂兰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感谢胡歌,称他为“生命中的光”,并表示已开始资助其他贫困学生,将善意传递。

胡歌低调回应:“她的努力才是最大的回报。”

符桂兰的成功,不仅是对胡歌善意的回报,更证明了感恩与努力的强大力量。

孙俪的涅槃

“捐助门”让孙俪深受打击,她曾无奈表示:“我很想不通,我妈妈失眠,我也失眠。”

然而,她没有被击倒,反而呼吁网友不要为难向海清,让他安心读书。

她调整公益方式,更多聚焦流浪动物保护,谨慎而坚定地延续善意。

孙俪的演艺事业未受风波影响。

2003年《玉观音》让她斩获飞天奖、金鹰奖,2011年《甄嬛传》将她推向巅峰。

2024年,她因新剧《乌云之上》罢演风波登上热搜,因剧组更换导演坚持退出,展现职业底线。

2025年,她的新剧《蛮好的人生》备受期待。

感情上,她与邓超2010年结婚,育有一儿一女,15年恩爱如初。微博上分享的家庭趣事,温暖无数网友。

感恩的重量

孙俪每月500元,持续四年,倾尽心力。

胡歌每年数千元,陪伴符桂兰从中学到博士。

资助的金额与形式并非关键,接受者的心态决定了结果。

向海清将帮助视为理所当然,虚荣心膨胀,最终自毁前程。

符桂兰却将每一分资助化为动力,用行动回报恩情。

向海清的背叛,源于他对贫困的自卑与对物质的贪婪。

他曾写道:“我不是穷命,凭什么别人有钱?”

这种心态让他将孙俪的善意扭曲为“施舍”,滋生怨恨。

反观符桂兰,她视胡歌的资助为希望,始终保持谦卑与感恩。

她的每一步成功,都在为胡歌的善举正名。

这让我想起“斗米恩,升米仇”的古训。

善意需要智慧,接受帮助更需感恩。

孙俪的经历提醒我们,资助不仅是金钱的给予,还需引导与监督。

向海清的沉沦,则警醒我们:忘恩负义不仅伤害他人,更会自毁未来。

二十年过去,孙俪从风波中涅槃,事业与家庭双丰收,她的善良依然闪光。

向海清却因一念之差,归于平凡,生活在巫溪的普通职员岗位上。

人生如戏,善恶有报。

愿我们都能在接受帮助时心怀感恩,在给予时不忘初心,让世界因善意更温暖。

【信息来源】

央视网2006-12-2

鲁中晨报2023-12-27

央广网2024-6-18

0 阅读:161
以茶书

以茶书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