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HiFi(天天动听)家的耳机是我当时的入烧之选,最开始接触hifi的时候就购买了他们家的TINHiFi T4,当时的T4就给我留下了相当不错的声音印象,同时我在在油管上时不时就能够看到相关的评测视频出现,可以说TINHiFi是一家相当注重海外市场的优秀公司。
如今在用T7听了小半个月的歌曲后,我为T7在声音方面的不断改进以及独特的声音风格而感到惊异。在我的听感中这是一款在千元价位中人声以及纯音乐部分表现都相当出色的耳机,凭借宽阔的声场以及自然的声音表现使得T7成为了一款现场感很强的产品,用T7来看看MV和演奏会可以称得上享受。
外观外包装方面T7是比较朴素的,黑色的包装上仅表明了耳机的品牌、名字以及一行英文“Flagship Dynamic Driver HiFi(旗舰动圈驱动HIFI)”来表明产品的耳机属性。
打开外包装后耳机本体便呈现在了眼前,我会更愿意用深邃一词来形容T7的外观表现。耳机背板为黑檀木背板,显示出了十足的高端以及内敛的风格,奢华在含蓄中不自觉流露出来。
T7采用了特斯拉磁组扬声器专利设计,设计的磁导板巧妙的将两块高性能磁铁产生的磁场汇聚于一体,相较于传统的动圈驱动单元,能够实现磁场强度60%的提升。
其的振膜材质为镀金振膜材质,通过超高真空环境中运用的气相沉积技术(CVD(这个技术在我们实验室经常用到,主要用于两维材料生成负载方面)),这相对于传统表面涂层来说能够形成超薄且精密的薄膜层(单个纳米厚度都没有问题)从而实现对声阻尼特性的精准调控。
腔体方面T7同样进行了特殊设计,双曲线声学腔体设计能够降低声波反射与干扰,进而提升声音的沉浸感与层次感。全铜直出音嘴的设计更是进一步降低了失真率提高了整体上的声音素质。
线材方面则为单晶铜与无氧铜的结合,支持3.5 mm与4.4 mm可换插头设计,进而适配更多的前端播放器。
同时T7的配件也相当丰富,不同材质以及开口大小的耳塞套满足了不同的听音需求的同时,海绵套的佩戴体验不错,适中的回弹速度能够让海绵套很好贴合耳道,并且其也有不错的耐用性,耳机包也显得大气且配备了挂绳方便外出携带。
T7的腔体不算特别小的类型,但是其有着不错的人体工学设计。能够感受到T7的腔体与耳廓之间有很好贴合,支持2-3小时佩戴。
隔音效果:能将耳道塞满,隔音效果出色,适合在嘈杂环境中使用。因为腔体较大的原因,T7能够很好的将耳道塞满,这带来了不错的隔音效果。大约能够有20db左右的被动降噪效果。即使是在地铁一类的场景看视频也能够听清,适合在嘈杂环境中使用。
听诊器效应:线材贴合,适合长时间学习工作使用,有一定脚步声(正常音量播放音乐可忽略)线材与耳朵之间贴合,长时间学习工作情况下线材与衣物、皮肤摩擦导致听诊器效应弱。走路过程中有一定脚步声,正常音量播放音乐可忽略。
T7的外观在内敛且深邃的前提下有着不错的隔音效果以及佩戴体验,其会适合包括通勤以及长时间学习工作等场景使用,日常使用表现很好。
从声音的角度上来看,T7的声音属于比较有特点的类型,在有不错声场以及现场感的基础上,它会更加适合偏清亮的声音表现,我认为在人声的角度上来说T7是一款相当适合拿来听欧美曲目的出色耳机。
T7下的人声不算特别近的类型同时声底相当干净,这令T7下能够相当明显的感受到由人声与背景bgm相互分离所带来的的干净听感。如果放在华语歌曲当中,这种声音风格会很适合一些以歌手本身占据主导的歌曲,要求背景bgm在整首歌当中的占比不大,进而突出人声会给你所描绘故事以及嗓音所塑造意境在整首歌中的作用。
比如我很喜欢用T7来听一些传统诗画意味浓郁的古风歌曲一些,戏腔唱法中的婉转曲折以及干净的水墨气息能够在T7下很好呈现。同样的,放在华语流行当中我也更加推荐听一些偏中国风的曲目一些,许嵩等歌手的声音很适合在T7之下得以呈现。
同时,欧美歌曲在我听感中的表现会优于华语歌曲,在华语歌曲当中过强的人声与背景bgm之间的分离在欧美流行当中得到了缓解。其能够很好的表现出各种各样鲜活且复杂的情感,不论是迈克尔杰克逊亦或是泰勒的歌曲在T7下都能够有很好的表现力。
T7下的人声素质十分值得称赞,其有着不错的瞬态以及动态表现的同时,较为凝聚且清晰的人声更是加剧了其所带来的爆发力。虽然在黑人说唱当中相对来说声音的厚度没有那么强,但是强动态以及爆发力所增强的人声节奏感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点。同时这种强劲的人声所带来的声音激昂也能够让人有种和歌曲一起跃动的感染力。
这种声音素质同样体现在人声解析之上,T7在相当程度上衰减齿音的基础上,其对人声嗓音的刻画很详细。令听着能够通过T7来感受歌声中蕴含着的深刻情感。不论是Blues下的坚定与隐忍亦或是民谣当中或忧伤或喜悦的氛围都有所塑造。
当然,T7的声音表现是偏亮,偏清新类型的。再结合上较为凝聚的人声特质,其表现出的是一种偏干净乃至于平静的氛围塑造,这对于那种温暖浓郁的氛围以及悠扬感来说是不利的。在歌曲方面我会更加推荐一些偏清亮乃至于高亢的嗓音一些。像汪峰、屠洪刚等歌手的歌都会相当适合T7。
在这里以歌曲来举例(可以手机外放感受一下),如果喜欢“Teeth”这首歌,特别是从“Call me in the morning to apology”开始部分的话,T7这款耳机能够很好的满足需求。像“死了都要爱”中的深情,“松烟入墨”中的纯净与安宁,T7都能够很好的呈现出来。喜欢这些歌所塑造的意境的烧友,对于T7大概率是相当满意的。
在纯音乐方面T7的声音素质也相当不错,同时器乐的存在感相当强。这也是为什么在人声曲目当中背景bgm部分能够做到与人声分庭抗礼的原因。
在我的听感中,我会认为打击乐以及弹奏乐在T7下有着最为出色以及自然的声音表现。
在这里我主要想强调的是声音的自然感,首先在低频方面,T7并不是我在这个价位下听到的下潜最深的也不是最劲道的,但T7下的低频相当的自然与和谐。一定的下潜与瞬态再结合上即使是在鼓点当中都能够感受的到的宽阔声场,在用T7听鼓点歌曲的时候,能够给听者一种仿佛置身音乐会现场的震撼力,令我十分想要结合MV一起来欣赏T7下的杰出鼓点表现。
这种现场感的优势是体现在各种乐器之上的,声音的立体感相当强的同时弹奏乐的声音十分清晰。能够很好体现快节奏琵琶曲目当中每个节拍的同时声音相当有力量感,特别是在慢节奏古筝曲中,能够相当鲜明的表现出那种庄严肃穆的场景氛围。
同时在纯音乐中,T7的声音同样属于相当干净的类型。这种干净的声底十分有利于独奏曲目,其能够很好的描绘出一种在宽阔宁静空间中钢琴静静弹奏的祥和意象。在弹奏乐当中普遍偏醇厚的琴声表现令T7在那种浓郁喜悦氛围塑造(特别是比较舒缓宏大的氛围塑造中表现出色)。
T7下的另一个特色是宽阔的声场,正是有宽阔声场的衬托才令T7下的器乐表现显得更加的自然。特别是在吹奏乐方面,较远的空间距离带来了更加悠扬的声音表现,特别是在干净声底的衬托下声音相当的清晰。再结合上T7下出色的低频下潜令T7下的中低频吹奏乐方面能够有不错的悲伤沉郁情感塑造,进而牵动人内心最为柔软的部分。
这种对于愁思的表达是鲜明的,哪怕把器乐换成竹笛、小号一类偏向中高频的器乐当中,同样是那种悠扬中透露着一丝愁绪的情感更能够呈现出来。
并且这种对于复杂情感的呈现当然同样归因于T7下不错的声音解析,那种声音快速转折所体现的声音呜咽,以及一些圆舞曲中那种通过提琴声所表现出的人物律动的舞姿都能够通过T7得到具象化的呈现,表现很不错。
因此,在纯音乐方面因为自然的低频、宽阔的声场以及出色解析以及干净声底的衬托之下,T7是一款无论舒缓悠扬亦或是宏大震撼曲目都能够有不错表现的出色耳机,我个人更加推荐用T7来听一些偏中低频器乐一些。
如果喜欢诸如“天空之城”“妆台秋思”“美丽的神话(埙萧笛版)”等这种偏悠扬舒缓曲目,亦或是“The Tower of Enternity”“The Conqueror Worm II”一类比较宏大(特别是黑暗向游戏曲目)场面的曲目的烧友,T7可以说相当合适。
但是这里需要注意,如果放在合奏当中,能够感受到T7下的器乐分离度很强,这对于合奏曲目来说不太友好,如果器乐比较丰富的话声音就会显得比较乱,这也是我为什么更加推荐拿T7来听独奏的原因。
适合曲风(适合歌曲(可以先听听这些歌来判断T7合不合自己口味)):
人声:古风(松烟入墨)、欧美流行(Underneath the Tree)、Rap(Burrrr)、Blues(Rollin' Stone)
纯音乐:鼓点(篆音)、琵琶(听!秦王破阵乐!)、钢琴(天空之城)、埙萧(美丽的神话)、小提琴(查尔达舞曲)、bgm(Victory)
T7拥有舒适的佩戴体验与出色的隔音效果,声场开阔且人声解析细腻,尤其适合清亮高亢的嗓音与中低频器乐独奏,在欧美流行、古风歌曲及鼓点类纯音乐中表现惊艳,是通勤与专注场景下的高性价比选择。
为什么不要购买该耳机T7声底偏干净冷静,低频氛围感偏弱,若追求温润浓郁的情感表达或常听复杂器乐合奏曲目(如交响乐),其过强的分离度可能削弱整体氛围的协调性,更适合偏好清新利落风格的听者。
PS:前端搭配建议:在这里我会推荐用偏温暖音色的前端与T7进行搭配,比如N3U当中偏暖润的声音特色能够很好的弥补上T7所欠缺的那一丝感情方面的温柔与浓郁。而用一些偏冷声的前端与T7搭配的话声音就显得过于冷硬了,听着可能不那么美妙。
声音体验:该部分较为复杂,是我做出上文声音总结的依据,不想浪费时间的可以跳过,我已经将不同曲风下的声音特色用一句话描述制成了表格,看表格就能大致了解该耳机的具体声音风格啦。T7整体上的声音表现在我的听感中都可以用不错来形容,即使前端是Topping的情况下都能够感受到不错的沉郁氛围塑造,同时在嗓音方面因为有一丝的密度属于偏磁性的嗓音类型。
高音:质感很强并且声音偏婉转,适合戏腔一类唱法的歌曲表现这种带有一定密度的声音即使是在高音方面同样显得比较有声音质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T7下的高音并没有感受到压制,但是从偏质感的音色表现上来说,其会更加适合偏婉转风格的“戏折”一类戏腔唱法曲目一些,那些特别清亮欢快的歌曲在T7下的声音因为较强密度的原因少了一丝的活泼。
古风(5分):人声距离适中&声底干净,更适合偏婉转、纯净古风曲目塑造,背景bgm量感不宜过强。从人声距离角度上来说,T7下的人声距离不属于特别近的类型,在“风起天阑”这首歌中能够感受到人声在偏中间的位置并且和背景bgm之间相距并不远。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令一些背景bgm存在感较高的歌曲当中出现主次不分的情况。T7的优势在于能够感受到人声与背景bgm之间有着很好的相互分离,这令背景bgm并不会对人声起到遮蔽效应。
如果从声底上来说T7的声底属于相当干净的类型,这种声音风格结合上较为适中的人声距离。我会推荐用T7来听一些传统诗画意味浓郁的古风歌曲一些(在这当中背景bgm量感最好较弱),“松烟入墨”中的水墨气息亦或是上文中已经提到的“戏台勾栏”一类歌曲当中的婉转曲折都能够在T7下更好呈现。
值得称赞的是,T7下的人声完全没有齿音存在,在“盗将行”中关注每段词之间的转折能够发现整体上衔接自然,完全不会出现齿音干扰听感的情况。
首先,T7下的人声虽然不算贴耳的那种,但是T7下的人声特点属于偏凝聚而非宽松的类型。这也是其之下的人声清晰度以及人声密度都比较到位的原因之一。
这种人声风格相对于“Five Hundred Miles”当中的宁静闲适更加适合表现一些较为深刻的情绪,因为声音干净再结合上音色在我的听感中较为偏中性的缘故,T7下的情感表现是比较杂食的类型。以赵雷的歌曲为例无论是“南方姑娘”中对于故人的思念之情亦或是“画”当中蕴含着的少年的喜悦与期盼,T7都能够表现的相当不错。
流行(5分):相当契合欧美流行歌曲,歌手情感高亢一些最好,人声与背景bgm分离较强。正如在古风歌曲中提到的那样,T7下的人声与背景bgm之间的分离度相当强。这就令人声亦或是背景bgm一定要有一个占据主导地位并吸引听者的大多数注意力。在“潇洒走一回”这首歌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就是人声,能够感受到人声大幅度压过了背景bgm的声音表现从而令整首歌的氛围塑造完全是由人声来决定,这就令歌曲当中透露出更多的是歌手本人所抒发的坚定以及桀骜之情。
这种声音风格在流行歌曲当中是有选择的,其会更加适合一些以歌手本身占据主导的歌曲。这种歌曲很多时候与古风歌曲较为接近(或者可以说是中国风类型),要求背景bgm在整首歌当中的占比不大,突出人声所描绘故事以及嗓音所塑造意境在整首歌中的作用。比如许嵩的歌曲,无论是“山水之间”亦或是“雅俗共赏”都比较契合这个需求,亦或是像“北京北京”“2002年的第一场雪”“Abracadabra”等歌曲,嗓音偏高亢一些为佳。
在这里需要注意,在我这里的听感当中,欧美流行的声音表现要好于华语歌曲。像“Counting Stars”“Underneath the Tree”等歌曲当中都有相当不错的表现。而且在欧美流行当中相较于华语的那种人声与背景bgm分离的现象被削弱了。我可以说T7是一款相当适合欧美流行,能够表现出或亢奋或甜蜜或桀骜气息的出色耳机。(不适合过于厚重嗓音歌曲需注意,不推荐拿来听“十年”一类歌曲)
T7下的人声瞬态以及动态表现均不错,在Rap曲目中有较强爆发力蕴含其中。同时较为凝聚且清晰的人声更是加剧了这一点所带来的爆发。
像“Look At Me Now”当中的黑人说唱部分,虽然由于音色的原因,T7下的黑人说唱相对来说厚度没有那么强,但是强动态以及瞬态所增强的人声的劲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点。我很推荐用T7来听听说唱歌曲,哪怕是像“Burrrr”这种比较慢节奏的,都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着的强劲力量感。
Blues(5分):人声解析出色且齿音弱,能很好表现出隐含着的澎湃情感。T7下的人声解析是不错的,在压制齿音的基础上T7有着相当好的对于嗓音细节的刻画。这令其能够很好的表现出那种隐含着的深刻情感。在某种意义上,我觉得T7的声音更贴耳一些会更好,因为这样的话T7就不仅仅适合像“City”一类曲目当中那种压抑着的澎湃情感塑造,在“Madama Butterfly”一类的歌剧方面也能够有更好的听觉体验(京剧也是)。
Soul(3分):听感不错,但是完全无法塑造迷离缥缈氛围,声音清亮通透。我这边听的Soul曲目主要是偏缥缈且迷离的类型,像“斯卡布罗集市”“You Put A Move On My Heart”一类的,这类歌曲在我的听感当中表现不错,因为正如我上文所说的,T7适合一些较为高亢嗓音的歌曲塑造。但是这是从听感的角度上来说,如果从氛围塑造来说,因为人声与背景bgm之间较强的分离以及干净的声底,那种迷离氛围是完全无法得到塑造的,整体上的歌曲甚至可以用清亮通透来进行形容。
T7下的声音表现是偏亮,偏清新类型的。再结合上较为凝聚的人声特质,其在“Narrow Daylight”“What A Wonderful World”等歌曲当中所呈现出的是一种偏纯净的氛围塑造。
整体上的人声相当清醒并且凝聚,这虽然对于那种温暖浓郁的氛围以及悠扬感不利,但是听的人依然能够很好的平静下来。这其实更加适合孩童的声音,因为我在Jazz方面不怎么听孩童嗓音的,这里我放一首“Tell me Why”在这里,这首歌的嗓音以及曲调确实和T7相当搭配,如果有想买T7的可以先听一首“Tell me Why”,看看自己喜不喜欢这种意境。
Rock(4分):强劲的人声带来了强劲的节奏感,推荐偏暖前端与T7搭配。强劲的人声自然带来了强劲的节奏感,不论是“What Are You Watting For”中的激昂亦或是“Natural”当中的爆发力与震撼力都能够在T7下很好的传递给听者。不过和上文说的那样,声音当中毕竟欠缺了一丝声音的火热与温暖。在这里我会推荐好好考虑一下前端的搭配,在用N3U和toppingA90与T7搭配的时候,完全是两种感受。N3U当中偏暖润的声音特色能够很好的弥补上T7所欠缺的那一抹温暖,而A90则会放大那一丝清冷对于情感的衰减,让歌曲更偏平静。
Acg(4分):人声存在感很强,适合激昂曲目呈现,嗓音更偏成熟。Acg曲目稍微有些奇怪,就我目前听的耳机来说,我会认为人声相对贴耳的耳机对于Acg的表现会更好一些。但是T7下感觉有些奇怪的原因不在这里,正如我上文所说,因为人声与背景bgm之间的强分离,听者的注意力往往或是集中在人声或是集中在背景bgm之上,这就令acg下的人声在T7当中其实有极强的存在感。
这一点在“IVORY TOWER”“红莲华”一类歌曲中体现的比较明显,激昂的人声在背景bgm的伴奏之下表现了一种坚定且较为宏大的场面表达。但是对于“恋爱循环”一类偏向于青春活力塑造的歌曲的时候,能够感受到整体上的人声因为较为凝聚的原因,声音很实在,或者说是多了一抹的成熟少了一份的青春。所以在日系Acg当中反而是偏激昂的曲目更加适合T7表现一些。
T7这款产品的声音素质还是很不错的,这也是为什么在人声曲目中背景bgm部分能够做到与人声分庭抗礼的原因,在某种程度上,我会十分推荐喜欢纯音乐的烧友考虑T7这款优秀产品。
首先在低频上,我可以说T7下的低频不是我这个价位听到下潜最深的也不是最劲的,但是是我这段时间在这个价位听到的最自然的声音。一定的下潜与瞬态结合的结果是T7下的鼓点一类的打击乐声音相当自然,再结合上即使是在鼓点当中都能够感受到比较宽阔的声场。给人了一种在现场听到鼓点曲目的感觉,在拿T7听“篆音”一类曲目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声音相当自然并且没有那么强的冲击力。
因此,在这里我会相当推荐拿T7来听一些现场演奏会的曲目一些,要是那种合成的电音曲目比如“Infinity”啥的,虽然那种拳拳到肉的感觉也能够很好的呈现出来,但是整体感觉还是现场歌曲要更好一些。
琵琶(5分):声音立体感强且清晰度高,有力量感适合庄严肃穆场景呈现,场面震撼恢弘。这种现场感的优势是体现在各种器乐之上的,声音的立体感相当强的同时弹奏乐的声音十分清晰。能够很好体现快节奏琵琶曲目当中的每个节拍的同时声音相当有力量感。这种空间的立体感以及声音的力量感结合下来的声音相当适合“听!秦王破阵乐!”一类曲目当中那种庄严肃穆的场景表达,或紧迫或庄严或喜悦的场景在T7之下呈现得活灵活现。
并且,声音力量感虽然强,但并没有到影响琴声本身自然度的程度。像在“高山流水”当中的琴声就能够感受到,声音相对来说略显醇厚的同时在每一段最后增强琴声力量的部分,声音在向两侧蔓延,仿佛能够感受到那种琴弦震颤所带来的声音传输。当然,这种力量的呈现会令曲目当中略微丧失一些声音的灵动,拿“高山流水”来举例就是更喜欢前半段慢节奏部分的会更喜欢T7一些。
钢琴(5分):器乐分离度相当高,相当推荐独奏曲目,声音杂食且干净表现出色。首先要说的是,在合奏曲目方面T7的声音表现很独特。以“Komorebi”这首曲子为例,能够明显感受到不同乐器的声音分得相当开。这对于合奏曲目来说不算特别好,在前半段只有钢琴和锣鼓的情况下还算融洽。但是后半段小号声、笛声加进来后整体上的声音就显得过于乱,因此如果要听合奏的话我个人不推荐拿T7来听特别复杂的曲目。
在纯音乐当中,T7的声底同样属于相当干净的类型,这种干净的声底十分有利于独奏曲目的声音表现。比如在“天空之城”中就能够很好的描绘出一种在安静空间中钢琴静静弹奏的祥和意象,并且因为T7下的空间感很不错的原因,这种钢琴声并不是在耳畔响起而是仿佛在整个空间当中回荡一样。
正因为合奏以及独奏的这种特质,个人会更加推荐用T7来听独奏曲目,不错的瞬态对于节奏感的支持以及声音力量感对于慢节奏曲目的支持。在我的听感中T7是一款很杂食的耳机,无论是快节奏“野蜂飞舞”中的欢快灵动亦或是“Canon in D Major”中的平静悠扬亦或是“Flower Dance”中的喜悦都能够很好的被塑造。
在吉他中也是如此,不错的低频表现带来了“钟摆嘉年华”下浓郁喜悦的声音表现的同时,不论是“Crazy Train”当中的热情与激昂亦或是“Like A Star”中的纯净且悠扬都能够被T7很好的塑造出来。整体上的声音依然是偏厚且有力量感的声音,个人听感来说摇滚吉他的表现最佳,因为能够很好的将力量与大场面之间融合起来,带来一种很动感的声音呈现。
埙萧(5分):声音凝聚且在整个空间中悠扬回荡,婉转且能很好烘托出悲伤沉郁情感氛围。吹奏乐方面的空间距离相对来说会更远一些,但是在干净声底衬托下声音依然相当清晰。不错的低频下潜以及低频量感为“美丽的神话(埙萧笛版)”一类的中低频吹奏乐赋予了一种沉郁悠扬的气息,埙萧声相对来说较为凝聚且在整个空间中悠扬回荡,这进一步的增强了声音当中蕴含着的那一抹的婉转气息,可以说T7下的埙萧曲目有着不错的悲伤沉郁情感塑造,有牵引人内心柔软一面的作用。
竹笛(4分):声音中带了一丝厚度,更适合偏悠扬婉转曲目一些。从中高频吹奏乐的角度上来说,以“百鸟朝凤”这首经典唢呐曲为例,T7下的声音有不错的质感以及凝聚力,但是声音并不属于特别清亮通透的类型。即使是竹笛曲目中依然能够感受到声音是带了一丝厚度的感觉,这一点在“不谓侠(竹笛版)”中的呈现是声音仿佛变得更加沉稳了。
因此,即使是在中高频吹奏乐中,其同样是适合偏悠扬婉转一些的曲目,相对来说“妆台秋思”“姑苏行”一类表现愁思的曲目会更加适合T7一些。
放在弦乐中也是一样的道理,弦乐的空间距离会比弦乐更近一些。首先在解析力方面T7的表现会更好一些。这一点可以从“查尔达舞曲”中感受到,那种快速的声音转折并带来的舞蹈动作既视感能够在T7下得到具象化呈现。并且整体上的氛围表现都是更偏忧郁一些的,这一点在“泰绮斯冥想曲”当中表现更加明显。
在声音动态方面T7有着很不错的大动态曲目表现潜力,而即使是在这类大动态曲目中也能够说明上面表达的这点,梁邦彦的“The Tower of Eternity”当中声音的激昂氛围塑造会弱于“The Conqueror Worm II”当中的黑暗诡异(深沉)氛围塑造,我会更加推荐用T7来听一些比较悠扬乃至于黑暗风的提琴曲(游戏曲),能够带来更好的听觉体验。
大提琴(4分):声音更偏凝聚一些,推荐悲伤情绪渲染而非平静悠扬曲目。大提琴方面的表现相对来说稍微好一些,不过和吹奏乐类似的,T7下的提琴曲目声音同样是更偏凝聚的那种类型。从“Forest Hymn”中能够感受到这种声音的凝聚还要强于吹奏乐一些,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声音在横向延展所塑造出的浓郁悠扬的歌曲氛围。相对于那种平静氛围塑造来说,其在“二泉映月”一类的偏悲伤情绪渲染的曲目中会有更好的声音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