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听感新选择」TWISTURASigma耳机评测:温暖声底与情感表达的完美结合

耳机美学 2025-02-13 00:48:51

TWISTURA这个品牌的产品在最近的讨论挺高,之前发布的D大调以及D小调都有着不错的网络评价,实际上的声音表现也相当具有性价比,进而带给了我对于这个品牌的良好印象。Sigma是他们家新出的409价位的圈铁新品,在这里奉上对其的详细体验。

在这段时间的使用下来,Sigma凭借其浓郁贴耳的人声、厚实温暖的声底以及出色的情感渲染力,将音乐中的深沉氛围与澎湃激情展现得淋漓尽致,特别适合注重情感表达的曲目呈现,是一款五百以内价位段综合实力强劲且能直击心灵的诚意之作,推荐追求沉浸式听感与成熟音色风格的烧友试听体验。

本文主要基于产品外观,佩戴综合感受,对于耳机的综合体验,一句话购买建议以及最后的对于耳机的声音体验构成.如果没有耐心读完全文的可以跳过最后的声音体验.最后一部分较为繁琐且主要为主观感受,主要是关于本人对于声音总结以及适用曲目的评判同时为耳机综合体验以及购买建议提供依据。

外观

Sigma的外观部分相当简洁明了,耳机的渲染图鲜明地呈现在了外包装上。并且其特色的金属质感能够十分清晰的通过包装图而感受到。同时呈现在其上的还有品牌以及耳机名称等信息,这种简洁明了的包装是我最喜欢的那类,能够明晰地知道耳机的一些基本特点。

打开外包装后耳机本体便呈现在了眼前,和很多耳机包装里耳机摆在正中间不同,Sigma的耳机本体摆在了整个包装的右侧,和左边配件部分的对比鲜明的衬托出了Sigma的小巧与精致。

Sigma以铝合金为主壳体,中间则以一圈的透明树脂材料来衔接,这能够清晰地透出内部的专业声学部件与结构,整体上的设计精细并且有种科幻感。

不论是从外包装亦或是耳机本体部分都能够直观发现Sigma是一款棍式耳机,现在这个年头做棍式耳机的很少了。就我之前的使用来说棍式耳机一般会有更深的深插体验以及更强的隔音效果,算是一个有自身优势的小分类了。

Sigma采用了一圈一铁双单元声学架构,低频部分由一颗6mm LCP球顶复合振膜单磁路动圈负责,同时厂家专门定制了一颗60040动铁单元,主要负责中高频的表现。该动铁单元以其快速响应和高效率而著称,能够产生清晰强劲的中高频音效,这两个单元可以说是强强结合了。

从外观上就能够感觉到Sigma的腔体相当精致,精密成型的全轴一体式的声学结构可以带来更低的反射和失真。精心设计的腔体起到了减少声波共振带来的细噪,帮助动圈与动铁单元衔接,减少声音割裂感的作用。

在配件方面Sigma同样相当丰富,6对不同类型以及材质的耳塞套能够带来不同的声音以及佩戴体验,标配的30Ω耳机阻抗棒能够提升设备阻抗进而有效降低前端噪音。同时厂家为用户标配了一条采用DAC解码芯片的小尾巴,可支持高达32bit/384kHz的采样率,从而适配更多的使用场景。

线材方面Sigma则采用了高纯度无氧铜镀银线材配置,有着良好的导电性并且防止氧化,减少信号失真。有着使耳机音质更加清晰纯净,音乐细节更加丰富的作用。

综合佩戴体验佩戴舒适度:推荐绕耳式佩戴以及透明耳塞套,长时间佩戴无不适感

首先在线材方面Sigma并没有做耳挂式的设计,这说明Sigma的佩戴属于比较符合直觉的直插佩戴。但是因为线材本身较为柔软的原因,进行绕耳式佩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并且在这里我也更加推荐进行绕耳式佩戴,因为直插式佩戴耳机线重量的原因,有可能会出现容易脱落的情况。

在进行绕耳式佩戴后,我这边会更加推荐选用其中配置的透明耳塞套,其会更加贴合耳道并且带来更加舒适的佩戴体验。在使用透明耳塞套以及挂耳式佩戴的情况下,能够做到长时间佩戴无不适感。

隔音效果:隔音效果相当出色,可隔绝地铁播报声,适合在嘈杂场景使用。

这是这类棍式耳机的优势,在使用了这么多的棍式耳机之后我发现这类耳机的隔音效果普遍不错。Sigma也是如此,在佩戴完成后周围的环境音有了相当显著的降低,大概至少有20dB左右,在正常音量播放音乐的情况下即使是地铁上的播报声也能够很好的隔绝,可以说是一款很适合在嘈杂环境中使用的产品。

听诊器效应:有一定听诊器效应,绕耳式佩戴后能够明显减弱(推荐)。

棍状耳机一般都有一定的听诊器效应,在绕耳式佩戴后能够相当程度减弱听诊器效应。直插佩戴条件下无论脚步声亦或是线材与衣物摩擦声都不可避免,进行挂耳式佩戴后脚步声能够减弱大约50%,出街通勤的话强烈建议绕耳式佩戴。

总结

Sigma耳机属于棍式耳机类型,在绕耳式佩戴条件下有着较为舒适的佩戴表现以及相当强力的隔音效果,适合在嘈杂环境中长时间工作学习使用。

如果能够接受棍式耳机佩戴的话,Sigma的声音在这个价位段可以说是出色且较为综合的选择了。这里需要注意区分左右耳,由于0.78插针和直插的原因,这耳机很容易插反。我在最开始用的时候感觉相位不对,重新更换左右耳之后声音才变正常,需要注意这一点。

首先说说人声的表现,从低音方面来看sigma不属于量感特别强的类型,人声本身有着的不错密度,使得其在低音量感不强的情况下能够将人声当中的低沉氛围表现出来。

虽然如此,对于高音特别是极高音方面来说sigma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压制住的。这表现在强高音的曲目当中嗓子不太能够完全打开从而让声压级冲上去。如果忽略这一点的话,其穿透力以及质感都不错,声音会更偏成熟而非清亮。

从人声距离角度上说,sigma属于较为贴耳的类型,这进一步增强了因为人声密度所带来的出色人声质感以及情感表现。也因此,在我的听感中sigma是一款在情感抒发方面相当出色的产品。

同时sigma下的声音会显得稍微偏厚一些,并且人声在其中相当清晰。这种偏厚的声场有利于古风曲目当中那种血战沙场以及江湖豪情的表现,相较于那种古色古香的清秀氛围来说更加适合浓郁氛围塑造一些。

这偏厚的声音以及出色的人声情感塑造能够很好地表现出民谣当中的那一抹怀念与悲伤之情的同时,也相当适合流行氛围的抒发。其的人声虽然偏近但是和背景bgm之间依然有着不错的声音融合,这就带来了较为浓郁的氛围烘托。

这种声音如果要我形容的话是稍微有些暖糊的那种,能够很好适配港台以及欧美流行曲目。无论是抒情曲目中蕴含着的温柔还是激情曲目中的桀骜发挥的淋漓尽致,即使是恋爱的甜蜜氛围都能够得到相当程度的塑造。给人一种穿梭时光的岁月感,仿佛回到了初听这首歌曲时的青葱岁月。

这种较为杂食的声音表现同样是由其出色的声音瞬态表现所塑造的,sigma下的人声有着很强的力量感,不过相对来说声音的瞬态不是很强。因此其更容易展现出一种较为坚定的意志而非快节奏下的强烈情感宣泄。这种声音表现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不太适合Rap一类歌曲的,能够感受到人声的些许黏连从而使得声音不是那么的干净利落,阻碍了快节奏人声下的情感爆发。

不过如果不像黑人说唱那么快的语速以及节奏感的话,由于sigma有着不错的动态表现,同时结合上较为浓郁的歌曲氛围,其在Rock曲目方面的表现激情且杂食,无论是豪气与激情亦或是大动态下所带来的一种澎湃的力量与昂扬的斗志都能够得以抒发。

同时因为人声较厚并且密度强的原因,相较于具体声音细节的塑造来说sigma更是一款表现整体氛围的耳机。这种声音风格在Soul中的表现挺不错的,微糊的人声在耳边回响,很好的呈现出了一种温暖中略带迷离的声音出来。特别是略带的沙哑嗓音更是进一步增添了这一份声音当中蕴含着的虚幻与迷离,歌声仿佛就在耳边呢喃一般带给人心灵的震颤,在这里很推荐用sigma来听soul一类的曲目。

综上不难发现,sigma的人声表现可以说是偏向浓郁氛围塑造的那类,贴耳且强密度的人声略带沙哑,出色的人声质感带来了强烈的情感表达,结合上偏厚的声底使得sigma下的浓郁情感渲染的相当到位,强人声动态更是为强烈乃至于激情的情感塑造奠定了基础。在这里我会更加推荐用sigma来听一些较为成熟且深沉老歌一些,深情且醇厚嗓音带来了足以让人沉浸于情感沼泽中的满满深情。

在纯音乐方面sigma的声音同样属于偏向浓郁的类型风格,虽然如此,其在鼓点方面的表现较为一般。在我的听感当中sigma下的鼓点空间距离偏远,因此虽然能够感受到其有着不错的声音下潜,但是因为空间距离的原因在整体上我还是会觉得sigma下的鼓点声音会略有些发虚。

幸运的是,也只有鼓点会存在这种情况,对于其它器乐类型来说表现就相当正常。比如弹奏乐的空间距离就处在较为适中的层面之上,并且在声音清晰度方面表现不错。

和人声类似,sigma下的纯音乐同样是偏向于整体氛围塑造的类型,对于快节奏弹奏乐来说其的声音塑造会更加适合或喜悦或紧迫的周边氛围,对于慢节奏的古筝曲来说,其的氛围表现则会更加偏向于宁静一些。

sigma下的琴声能够明显感受到是有一定厚度的哪种,有力量的琴声在耳边回响,结合上不错的声音瞬态进而有了一种金石一般的铿锵之感,情感表现坚定且平静。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sigma下的钢琴曲声音属于特别醇厚的类型,这一抹的厚度仅仅是增添了一份浓郁的氛围表现一些,琴声本身所蕴含着的一丝亮度并没有被磨灭(不然我也不会说有一种铿锵之感了),这一抹的亮度为整首曲目的平静氛围塑造中更是增添了一份的活力。

也因此,我个人认为sigma在弹奏曲目方面的表现是相当出色的,琴声有力量且稍微偏厚的同时又没有抑制其中偏中高频部分的表现,从而使得无论是平静铿锵亦或是活泼喜悦的曲目中都能够有不错的情感塑造,特别是钢琴和吉他中这种声音风格得到了明确刻画。

但是,sigma下的纯音乐部分同样属于声底偏厚的那类,这种偏厚的声底有利于浓郁且平静的氛围塑造但是不利于那种声音特别纯净的曲目,那种独奏曲目中与干净声底相对照所塑造出的诸如宁静夜空当中的点点繁星之意境就不太能够被sigma所刻画出来了。

对于吹奏乐来说需要注意的是sigma下的声场属于比较窄的那种,这一点无论是人声亦或是纯音乐中都能够感受出来。声音会更加偏向于凝聚而非悠扬,这一点有利有弊。弊处在于埙萧和笛声所带来的悠扬感有了相当程度的丧失,利处则在于其能够更好的将曲目中蕴含着的情感给抒发出来。

在sigma下的埙萧声主要是在耳朵两边响起,不错的低频下潜支持了从其中所感受到的悲伤情绪,但是稍微欠缺了一抹的灵动与悠扬。而对于中高频吹奏乐来说,sigma下的中高频声音较为自然的同时有着不错的穿透力,本身凝聚的声音更是进一步的增强了这种声音穿透力所带来的那种豪情侠气情绪亦或是悲伤哀怆情绪的塑造。

在用sigma来播放纯音乐的时候,注意力总是忍不住从工作中转移到歌曲之上,能够很好的表现出不同曲目中的别样情绪表达式sigma下吹奏乐的优势所在。

弦乐方面也是如此,不过sigma下的弦乐在我的听感中倒还是有一定的空间感呈现,这一份空间感主要是小提琴在空间上的纵向穿梭,主要是弦乐下不错且自然的动态范围带来的,能够很明显的感受到提琴音量自如的增加与降低,特别是在恢弘氛围塑造方面也能够带来大声压级的声音表现。

这种声音特色在中低频弦乐方面会更好一些,因为较为贴耳且在横向方面较为凝聚的声音特质以及不错的动态表现,大提琴以及二胡中所隐含着的那一份凄婉与哀伤能够很好的传达给听者,从而起到不错的情绪感染力。

综上,不论是人声亦或是纯音乐中,sigma的声音都属于比较有特色的类型。其在整体浓郁且偏厚的基础上并没有太多的磨灭中高频部分的声音表现。这就使得其适合曲风较为多样,很多类型的曲目在sigma下可能不太适合但是绝对称不上难听。较为凝聚的声音表现以及出色的人声以及器乐质感使得sigma下的情绪表达浓郁且强烈,是这个价位想要追求或温暖火热或浓郁深情氛围塑造的出色产品。

一句话购买建议为什么要购买该耳机

sigma外观精致且对前端友好,有着浓郁的氛围塑造以及出色的情感表达,能够吸引听者的注意力带来心灵的触动与沉浸感。

为什么不要购买该耳机:

该耳机的声音走向较为独特,声音偏成熟且深沉,对于清亮明快曲目以及青春活力氛围塑造表现则略逊一筹,有条件建议先试听再购买。

声音体验:该部分较为复杂,是我做出上文声音总结的依据,不想浪费时间的可以跳过,我已经将不同曲风下的声音特色用一句话描述制成了表格,看表格就能大致了解该耳机的具体声音风格啦。

声音表现:人声低音:人声密度出色,有不错的深沉氛围塑造。

sigma的低音人声在量感方面不能够算特别强的那种类型,人声本身有不错的密度使得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人声当中的低沉氛围显现出来。这一点在“只要平凡”这首男女低音对唱曲目当中的表现是不论是男低音亦或是女低音都相对来说不错的人声密度衬托下都带来了不错的深沉氛围塑造。

高音:嗓音更偏成熟,有一定穿透力的同时质感很强。

在高音方面需要注意一点,就是在极高音方面sigma的表现是在一定程度上被压制住的。这表现在“青藏高原”这种曲子在高潮部分感觉声音不太能够完全冲上去。不过对于普通的高音曲目来说sigma的表现不错,有一定穿透力以及高音质感的同时,因为人声密度的原因,高音部分的嗓音会偏成熟而非清亮。

古风(5分):情感表现出色,声音杂食,血战沙场的豪气与思念故人的柔情都得以塑造。

从人声距离角度上来说,sigma的人声属于较为贴耳的类型,这进一步的增强了因为人声密度所带来的出色人声质感以及情感表现。也因此,在我的听感当中sigma是一款在情感表现方面很出色的耳机,这一点在“风起天阑”当中的声音呈现就是其的那种对于故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同时也不仅于此,“天策枪魂”中的那种血战沙场的豪气,“少侠说”中初出江湖的昂扬在sigma下都有很好的体现。

同时sigma下的声音会显得稍微偏厚一些,同时人声相当清晰。这种偏厚的声场有利于较为浓郁的氛围塑造的同时对于那种清秀的歌曲方面的表现较为一般。比如“松烟入墨”当中的那一份纯净与留白就不太能够通过sigma来塑造了。

民谣(4分):人声较为凝聚,更适合表现深沉怀念之感。

同时这不错的人声情感表现同样对于民谣当中对于故乡以及故人的思念之情有着很好的塑造。在声场方面能够感受到sigma的声场不属于特别宽松的类型,人声相对凝聚的同时传达到双耳之中。

这种凝聚的人声更进一步的加深了sigma下歌曲的情感塑造,特别是“南方姑娘”“成都”等歌曲当中嗓音蕴含着的那一抹的怀念与悲伤都能够很好的塑造出来。不过相对来说这种凝聚的人声在某种意义上就少了一份的平静与悠扬,特别是在“Five Hundred Miles”一类较为闲适的歌曲当中的表现就不是那么出彩了,在这类曲目当中倒是也能够感受到一抹的惆怅。

流行(5分):人声微糊偏厚,适合浓郁氛围塑造,声音杂食且较为温暖,适合港台、欧美流行声音表现。

偏厚的人声是比较适合那种浓郁的氛围塑造的,人声虽然偏近但是和人声之间有着相当不错的声音融合。这就带来了较为浓郁的氛围烘托,有利于港台流行歌曲当中的声音塑造。

可以说sigma下的声音不是特别清新干净的那种类型,稍微带一丝厚度的声音带来了微暖微糊的声音表现。这种声音不论是“潇洒走一回”中的浓郁以及桀骜,亦或是“大地”中的缥缈还是“You Are Not Alone”中的温柔情感都能够很好的呈现出来。可以说sigma下的人声表现与我听的大多数流行歌曲都有着很不错的适配,哪怕是“有点甜”下的温暖与甜蜜氛围都有不错的塑造。

Rap(4分):人声力量感很强但声音有所黏连,更加适合坚定意志塑造。

sigma下的人声有着很强的力量感,不过相对来说声音的瞬态不是很强。因此其更容易表现出一种较为坚定的意志而非快节奏下的强烈情感宣泄一些,以“Look At Me Now”这首黑人说唱为例,在前奏的慢节奏部分能够感受到一种强的人声力量感所带来的坚定意志,但是在高潮的快节奏部分能够感受到人声之间有着些许黏连从而使得声音不是那么的干净利落,阻碍了快节奏人声下的宣泄情感抒发。

Blues(4分):更加倾向于整体氛围塑造而非细节呈现,氛围浓郁且坚定。

sigma下因为强的人声质感以及较为贴耳的人声,在我的听感当中sigma下的声音在那种人声力量感的塑造方面是相当不错的。不过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因为人声较厚并且密度强的原因,相较于具体声音细节的塑造来说sigma更是一款表现整体氛围的耳机,比如在“City”当中其更加倾向于塑造一种整体上的坚定情感,这是通过强力量感的人声一直带来的,而非通过嗓音的细节塑造所带来。

Soul(5分):温暖且略带迷离的嗓音仿佛在耳边呢喃,表现出色,牵动人心。

这种声音在soul当中的表现倒是挺不错的,微糊的人声在耳边回响,很好的呈现出了一种温暖中略带迷离的声音出来。特别是较厚的人声以及略带的沙哑更是进一步的增添了这一份声音当中蕴含着的虚幻与迷醉。“The Thing About Love”当中略带沙哑与迷离的人声仿佛就在耳边呢喃一般,很推荐用sigma来听soul一类的曲目。

Jazz(4分):氛围浓郁声音舒缓,有一定感染力能让人平静下来。

对于Jazz歌曲,正如上文所说的,sigma的声场较为凝聚的同时更加倾向于整体氛围塑造。这就令Jazz的声音表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比较类似流行一些,氛围浓郁的同时声音平静舒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人平静下来。当然声场更加宽松一些个人感觉会更好。

Rock(5分):有大动态声音表现,氛围塑造激情且澎湃,有不错歌曲感染力。

不错的人声力量感意味着sigma有着不错的动态表现,同时结合上较为浓郁的歌曲氛围,其在Rock曲目方面的表现激情且杂食。不论是“What Are You Watting for”当中充斥着的好豪气与激情亦或是“Natural”当中大动态声音所带来的一种澎湃的力量与昂扬的斗志都被刻画的淋漓尽致。

Acg(3分):整体上的人声嗓音更显成熟,青春活力氛围亦或是纯洁嗓音塑造方面都稍微差了一些。

偏厚且比较浓郁的氛围塑造在Acg曲目当中表现比较一般,人声在整首歌中并不在一个特别突出的地位的同时整体上的人声嗓音会更加偏成熟一些。这就令Acg曲目当中很大一类的女声歌曲的表现一般,比如“恋爱循环”中的青春活力亦或“Brave song”之中声音的纯洁与悠扬方面表现都稍微差上了一些。

如果用sigma来听Acg曲目的话可能在“红莲华”一类本身嗓音就偏成熟的曲目当中表现会更好一些,不过这类曲目同样声底更加干净会表现更加出色。比如“红莲华”的氛围塑造就稍逊色于“骑在银龙的背上”一些。

纯音乐:鼓点(3分):低频有不错下潜但空间距离较远,使得鼓点声音略显发虚。

在鼓点方面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在我的听感当中鼓点的空间距离相对来说是偏远的那种,因此虽然能够从“篆音”等的传统鼓点曲目当中感受到其还算是有不错的声音下潜,但是因为空间距离的原因整体上我还是会觉得sigma下的声音会略微有些发虚。

也因此其在鼓点方面的表现不是很好,不论是传统鼓点亦或是电音鼓点曲目当中都是如此。“篆音”其实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在这首曲目当中鼓点与古筝的声音混合,能够明显感受到古筝的声音对于鼓点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压制。

琵琶(4分):空间距离适中并且有不错清晰度,更加倾向于整体上或紧张或喜悦的氛围构建。

对于其它曲目来说倒是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了,比如弹奏乐的空间距离就处在较为适中的层面之上,同时在声音清晰度方面的表现也还不错。这一点对于快慢节奏的弹奏乐来说表现不尽相同。

对于快节奏弹奏乐比如琵琶曲目,其在“十面埋伏”或是“听!秦王破阵乐!”一类的曲目中因为空间距离偏远的原因,虽然细听确实可以分辨出其中每一个节拍的声音,但是从综合角度上来说其的声音还是会更加偏向于整体氛围塑造一些,在这当中因为低频量感在sigma下不能够算特别厚的原因,sigma会更加适合展示或紧张或喜悦的情绪而非特别浓郁的氛围。

古筝(5分):琴声有一定厚度与力量感,结合上声音瞬态带来金石之铿锵感,情感表现坚定且平静。

而对于慢节奏曲目诸如一些古筝曲来说,其的氛围表现会更加偏向于宁静一些。sigma下的琴声能够明显感受到是有一定厚度的那种,再结合上sigma下的声底也有一丝厚度的原因,其在“高山流水”等的慢节奏曲目当中更多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高山的宁静一些。有力量的琴声在耳边回响,结合上不错的声音瞬态进而有了一种金石一般的铿锵之感,情感表现坚定并且平静。

钢琴(4分):琴声略亮,给曲目中增添了一抹活力,更加适合偏向欢快喜悦氛围的塑造。

令人惊异的是,sigma的价位虽然不高,但是其有着不错的器乐分离度。其能够很好的将“komorebi”当中不同器乐的声音很好区分开来的同时,其之下带着的一抹器乐厚度又能够将不同器乐的声音融合起来进而带来一种和谐的音律表现。在这个当中,锣声、钢琴声是最能够分出来的,细听的情况下吹奏乐和弦乐的声音也能够相互分开,但是鼓点的声音就完全融合进整个曲调当中了。

和我上文中所描述的,sigma之下的弹奏乐有着一定的声音厚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sigma下的钢琴曲声音属于特别醇厚的类型。这一抹的厚度仅仅是增添了一份浓郁的氛围表现而已,sigma之下的钢琴曲的声音在我的听感当中会略微偏向于中高频一些,比如在“天空之城”当中,略亮的琴声给整首歌的平静氛围塑造中增添了一份的活力。

同时和在上文中提及的那样,sigma下的弹奏乐在瞬态表现方面是很出色的,再结合上钢琴下的琴声表现,我会更加推荐用钢琴来听诸如“野蜂飞舞”、“Flower Dance”一类偏向于塑造欢快喜悦氛围的歌曲一些。

吉他(5分):声音中带着一份的喜庆与激情,很适合一些正面情绪的抒发。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我听了这么多歌曲的情况下,我会认为sigma在纯音乐中的表现是比较杂食的那种。略微带一丝厚度的声底以及稍亮的琴声使得sigma无论是浓郁氛围亦或是欢快氛围都能够很好的塑造出来。同时,这种声音特色最适合塑造的歌曲就是诸如“钟摆嘉年华”当中所隐含着的那一抹的欢快与喜庆之风采,可以说sigma是一款很适合在纯音乐当中表现一些正面情绪的耳机。

不错的声音瞬态也使得“Crazy Train”当中的声音激情也有不错的呈现。当然,因为声底偏厚的原因,在我的听感当中sigma就不是特别适合一些特别纯净的独奏曲目了,比如“Like A Star”当中那一份在宁静的夜空之上繁星闪烁的宁静感就不是sigma所能够塑造出来的了。

埙萧(4分):低频下潜带来了悲伤情绪表达,声场较窄需要注意。

对于吹奏乐来说就需要注意了,sigma下的声场可以说是比较窄的那种,不论是人声亦或是纯音乐中都能够感受出来。这一点在吹奏乐中的体现就是其之下的声音更加偏向于凝聚而非悠扬,“美丽的神话(埙萧笛版)”中的埙萧声主要是在耳朵的两边响起,不错的低频下潜支持了从其中所感受到的悲伤情绪,但是声音当中就略微欠缺了一抹的灵动与悠扬。

竹笛(4分):中高频较为自然且有着不错穿透力,情绪表现传达出色。

而对于中高频的吹奏乐来说,sigma下的中高频声音较为自然的同时有着不错的穿透力,因为价位以及声场的限制其的解析力并不能够算特别高。因此在这里我会认为sigma更加倾向于诸如“不谓侠”中的豪情塑造亦或是“春江花月夜”中的悲伤情绪抒发一些,能够很好的从中感受到不同曲目所带来的出色情绪表达这是sigma下吹奏乐的优势。

小提琴(4分):动态表现出色,有一定的声音纵向空间感从而带来了悠扬的音乐氛围。

弦乐方面也是如此,不过sigma下的弦乐在我的听感下倒还是有一定的空间感呈现,这一份空间感主要是小提琴在偏中间到较为贴耳部分的纵向穿梭。我估计是因为sigma下不错的动态表现所带来的,因为我能够很明显的感受到“泰绮斯冥想曲”下的提琴声音量自如的增加与降低,并且在高潮部分的恢弘氛围塑造上也能够带来大声压级的声音表现。

大提琴(5分):声音杂食且浓郁,能够很好的将情感传达给听者。

这种声音特色在中低频弦乐方面表现会更好一些,首先一定程度上的悠扬以及声底的厚度烘托了其在“Froest”一类的大提琴曲目当中浓郁且悠扬的声音表现。其次在“二泉映月”一类的曲目当中因为较为贴耳以及在横向方面较为凝聚的声音特质,二胡当中所隐含着的那一份凄婉以及悲伤也能够很好的传达给听者。可以说sigma在中低频弦乐方面有着很杂食的声音表现了,能够将或平静或悲伤的浓郁氛围表现出来。

0 阅读:1
耳机美学

耳机美学

品评器材,交流发烧心得,探索HiFi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