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节后到今年春节前这段时间,我从东到西,从北到南走了大半个中国。除了这一次来到云南元江过冬,其他的往返都是为孩子之事奔波。
元江的冬天是很热闹的,全国各地的旅居客都慕名而来,好客的元江人并没有排斥外地人的意思。但是与这种热闹景象相反的,这里几个大的楼盘附近的商铺却不很景气或者说有些萧条。新开的楼盘也很冷落,老的楼盘没卖出去的现房过问的也很少。其中的原因一是全国普遍性的影响,二是元江季节性的特点所导致的开发多与需求少的矛盾。
整个说来,元江的商铺(尤其是冬季)热闹程度还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澧江路、文化路两边的商铺尤其热闹。老的楼盘房子基本也都卖出去了,只是新的楼盘就没有这种运气了。换言之,元江县的楼房业已呈饱和状态了。
我今年到过的东北的某省某县商铺的萧条程度已经很扎眼了,楼房价格虽不高但楼市已经走不动了。就是我家乡的省会城市的有些地方商铺关门的也不少,楼市从价格到成交量都是惨淡的。今年我去过的某直辖市商铺虽谈不上萧条但也称不上是繁荣,楼市虽不冷清但也并不热闹。
耳闻不如目睹,这一切似乎都在说明经济的调整周期正在来临。我们应该为经济和生活的困难做些准备了,再大手大脚恐怕是不行的了。
俗语有云:“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做为工薪阶层的我们再过日子是应该精打细算一些了,否则吃亏的必定是自己和家人。这难道是危言耸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