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的一天,时任国防部长的彭德怀忽然去拜访朱德老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5c161c4a69a18b801342e310a8b7716.jpg)
看到彭德怀进来,朱老总急忙起身沏茶。接过茶杯,彭老总没有喝,并随手把茶杯放到了桌子上,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看出彭德怀有事,朱老总急忙问:“彭老总平时做事雷厉风行,说话干脆利落,可不是今天这个样子,快说,遇到什么事了。”
彭德怀还真的遇到事了。
就在一天前,彭老总忽然收到黄岁新写来一封信。黄岁新在信中说:“彭伯伯,我是黄岁新,现求您帮忙一件事......信的末尾署名:黄岁新。”
黄岁新是谁?她就是我党早期领导人之一黄公略的女儿。
读完来信,彭德怀犹豫了,这个忙帮还是不帮?
犹豫不决时,彭老总想到了朱老总,这才来找朱老总拿主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bdcddb33bfca030eaa72abcc4b443e0.jpg)
“这个忙不能帮。”听完彭老总的叙述,朱老总说话毫不犹豫,掷地有声。
那么,黄岁新到底什么事让彭德怀拿不定主意呢?
原来,23岁的黄岁新高中毕业报考了平原农学院,由于成绩优异,很快就被学校录取了。离开北京去外地求学,黄岁新第一个放心不下的就是母亲,再加之自己也不想离开北京。她就想找人帮忙协调一下,看能否转入北京读书,好陪在母亲身边。
找谁来帮这个忙?她第一个想到了彭老总。第一,彭老总当时是国防部长,帮黄岁新转学对彭老总来说算不上个事。再一个就是彭老总和黄公略的二人感情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f65bdc3a3921ee8bd2009a4b394ef9f.jpg)
彭德怀和黄公略是老乡,两个人的家相距不足百里。青年时代,两个人一起求学,并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
生活中是好友,战场上是搭档。后来,两个人共同领导了平江起义,共同上了井冈山,再后来都成为了红军优秀指挥员。由于关系亲密,两个人还结拜了兄弟。
黄公略牺牲后,彭德怀托人到处寻找他的妻女。全国解放后,又把黄公略的女儿黄岁新接到身边抚养。可见,彭德怀和黄公略不仅仅是战友情,他和黄岁新之间更多的是父女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72cf76efc49459318a16c701c922837.jpg)
那么,两个人就是这层关系,当彭老总就这件事情征求朱老总意见的时候,朱老总为什么说“这忙不能帮”呢?
这里就不得不说说彭老总和黄公略二人秉直的性格了。
大家都知道,彭德怀一生性格耿直,凡事讲原则,从不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为家人和朋友开后门,办私事。
开始黄岁新求他的时候,他也犹豫过,当看到小姑娘乞求的眼神时,他心软了。这才找到朱老总帮助拿主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c078b409be1d5c0d9fa3855ffcd112b.jpg)
其实黄公略也是和彭老总一样作风正派、性格耿直,做事一身风骨,率先垂范,从来不会违反纪律。是一位经得起考验和诱惑的优秀红军干部。
所以,当彭老总就这件事征求朱老总意见的时候,朱德说道:“这件事不帮,于心不忍,帮了,这样做是违反纪律的。别人家的孩子都想留在北京,偏偏黄岁新留下来了,你考虑过后果没有,背后人们会怎么议论这件事,怎么议论黄公略。如果黄公略地下有知,也绝不会允许这样做的。”直说的彭老总低下了头。
后来,彭老总找到黄岁新,给他讲了很多红军先烈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讲了她的父亲黄公略的故事,希望黄岁新长大做一个像他父亲黄公略那样大公无私、乐于奉献,对社会有用的人......慢慢解开了黄岁新心中的疙瘩。新学年开学,黄岁新高高兴兴入学去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a036a889e217f6ac03b85a127a99563.jpg)
入学这天,彭德怀专程抽出时间,把黄岁新送到车站,并提前给她买好了许多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装了满满一大包。让她尝到的都是父爱和关怀。
3333day
彭总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