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畔
三大战役,这是我们逢谈历史时都会提到的重大事件,它可谓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分水岭,此役之后,局势明朗,解放的进程大大推进,南京的人败退之后再也没能回来。
这段历史,我们从中学就开始学,我在读中学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知识点,多处要求背诵。
而读书至今,每每重新回顾这段历史都有新的发现,其中有些细节还可以作新的研究。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样,作为回顾历史时都会谈到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我们彼岸的宝岛台湾省又是如何写这段历史的呢?
最近偶然翻到了宝岛的历史书,那么今天我们就以台湾省的高中历史教材为主要资料,着重分析一下他们对于败退原因的总结!
首先,这幅图片是台湾省历史教材中的一幅示意图,时间跨度是1945-1949年,反映了双方实力的此消彼长。
在他们的教科书中,三大战役涉及到的具体名称与我们稍微不同,他们称作:辽沈会战、平津会战和徐蚌会战,出入不大。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他们称作“南京失守”,之后的行动体面地称为“迁台”和“退守”。
在接下来,书里就开始了对失败原因的总结和分析。
一、政治与策略因素在这一框的最下方,有一张照片引人注目,这张照片在我们大陆的教科书中也是经常见到的,反映了攻占总统府时的场景,极具历史性。
在这张照片上面,还有时间轴和对应事件,条理清晰。
我们可以看到,在“政治与策略因素”中,列举了包括战后复员、内部争端、失去民心等多方面原因,可以说写的还是很客观。
二、财政的崩溃下图是给出的第二点原因:“财政的崩溃”。
通货膨胀,怨声载道,这是核心的语句,配图里的五百万金圆券也是相当惹人注目!
据权威数据,仅凭100元法币的购买力,1946年能买六分之一块肥皂,1947年只能买1只煤球,1948 年8月19日只能买 0.002416两大米(每斤16 两)。
抗战前,一名大学教授每个月开400到600元工资,但到了1948年就“飙”到了五百万,只能买几斤米,就更别提普通老百姓怎么过日子了,可见物价飞涨有多离谱!
离谱的物价!
三、外力的介入这一段写的比较少,但画出来的这段话是关键,就是太依赖外援了。这里涉及到当时的国际局势与内部力量的演变。
但外部原因始终不能是主要原因,即便给你再强大的援助,“运输大队长”照样那么当,自身不正,很难扶上墙,没有美元和美援,他们早就撑不到49年。
以上材料内容来源于2017版的台湾省历史教材,至今已经过去了7年,不知道还有没有新的变动,如有知道的朋友欢迎交流探讨。
关于宝岛历史教材的这段内容,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下宝贵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