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腕县委书记陈行甲,5年打掉87名贪官,升官时为何突然辞职?

粤城时刻 2024-10-15 08:48:38

2015年,湖北省巴东县,县委书记陈行甲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

上任短短五年,他以雷霆手段整治腐败,亲手送走87名贪污腐败的公职人员,其中甚至包括他的几位副手。

这位年轻有为的县委书记,赢得了无数百姓的拥护和信任。

陈行甲的强硬作风不仅扭转了巴东的政治风气,还让当地的黑恶势力无处遁形。

就在外界纷纷预测他将步入更高的仕途时,陈行甲却突然递交辞职申请,拒绝了一切升迁机会。

这位铁腕书记究竟为何在仕途巅峰时选择急流勇退?

初掌兴山

1997年9月,陈行甲被任命为兴山县团委书记。

上任初期,他就面对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大量农村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选择辍学。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陈行甲决定从多方面入手,优先从增加教育资金投入开始。

为了具体实施这一计划,陈行甲与县财政局和教育局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多次会议,详细讨论如何合理分配资金,确保每一分钱都能用在刀刃上。

他亲自到访多所学校,实地查看学校的基础设施,并与校长们深入交流,了解他们最迫切的需求。

在资金的使用上,陈行甲特别强调要优先改善那些条件最为落后的学校。

除了硬件设施的改善,陈行甲还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

陈行甲还注意到,仅仅改善教育条件并不能完全解决辍学问题,家庭经济压力是导致孩子们辍学的直接原因。

因此,他启动了一个助学金项目,专门帮助那些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

学校条件的改善吸引了更多的孩子回归课堂,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使得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视。

被提拔

陈行甲在兴山县团委书记的职位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经过一系列的评估和推荐,陈行甲被提拔为湖北省宜都市的市长。

陈行甲上任后,面对的首要任务是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经济发展的推动。

他利用在兴山县积累的经验,快速对宜都市的各项工作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评估,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计划和政策措施。

在处理公务的同时,陈行甲没有忘记个人的学术与专业成长。

他决定报考清华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以进一步提升自己在公共管理领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陈行甲在白天忙于市政工作,晚上则挤时间学习公共管理的相关书籍和材料,准备入学考试。

经过数月的努力,陈行甲顺利通过了清华大学的入学考试,成为了公共管理专业的研究生。

在学习期间,他尤其关注那些能够直接应用到城市管理实践中的课程和知识。

陈行甲的学习成绩非常优异,他经常能够将学术理论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将新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宜都市的发展规划和日常管理中。

此外,陈行甲还特别重视社会管理课程,这帮助他在处理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问题时更为得心应手。

勇斗黑恶势力

2011年,陈行甲被任命为湖北省巴东县委书记,巴东县位于湖北省的偏远山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贫困问题长期存在。

同时,当地的社会治安状况也不容乐观,黑恶势力在县内横行多年,政府与百姓之间的信任关系已经极度脆弱。

陈行甲初到巴东县时,便被当地官场的风气深深震惊。

国家拨下来的专项资金,成了某些官员的“私房钱”,截留、挪用现象屡见不鲜。

许多官员假借公职之名,大搞暗箱操作,这种潜规则早已成为心照不宣的公开秘密。

有一次,陈行甲查到一个工程项目,预算仅300多万,还没动工,行贿送礼就已经花出去了120万。

另一件事更让他触目惊心——一个原本计划投资3000万的市政项目,等到结算时费用竟然飙升到近8000万,几乎是预算的三倍多。

显然,项目中的许多资金被人用作了他途。

每年到了年底,县委书记和县长的办公室格外热闹,前来“汇报工作”的干部们排起了长队。

然而,所谓的“汇报”实际上是一场场见不得光的交易。

那些送到领导桌上的信封,厚度各异,至于信封里装的是什么,大家心知肚明。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陈行甲在一次全县干部大会上发出了强硬的宣言:“我代表巴东50万人民,对那些昧着良心,侵吞国家扶贫资金,掠夺百姓血汗的败类宣战!”

陈行甲开放所有举报渠道的措施。

这不仅包括政府官方的举报热线和信访邮箱,甚至他的个人手机号码也对外公布。

无论是电话、短信还是邮件,陈行甲都设立专人24小时值守,确保每一个百姓的诉求都能被及时听到和处理。

随着举报渠道的开放,陈行甲逐渐掌握了大量关于巴东地方黑恶势力的具体情况。

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便是这些黑恶势力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秩序的破坏。

陈行甲了解到,黑恶势力猖獗的背后,正是一些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为其提供了保护伞。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陈行甲决定从清理内部开始。

大刀阔斧

在巴东县,尤其是一些副县长级别的官员原本以为自己的职位和影响力足够强大,可以逃脱制裁,但陈行甲没有手软。

他在公开场合多次坦诚表示,这次反腐绝不走过场,即使是县政府内部的副职领导,甚至包括他的副手,如果有违法行为,照样一视同仁。

确实,几位县级领导干部在他手下相继被查处并最终被送进监狱。

除了清理腐败干部,陈行甲还采取了一系列的制度性改革措施,来确保今后类似的腐败行为不再发生。

他推动建立了更加透明的行政审批制度,要求所有涉及资金使用的项目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公开招标程序,杜绝了过去那种暗箱操作的情况。

同时,他还推出了绩效考核制度,要求各部门定期向群众报告工作进展,并接受群众监督,这样一来,公职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责任感有了明显提升。

陈行甲的强硬措施得到了县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过去那些“高高在上”、不作为的官员终于被绳之以法,政府的公信力得以恢复,大家感受到政府真的在为人民服务。

以前很多百姓对政府存在的怨气和不满情绪,也随着这些腐败干部的清除和新的廉洁风气的树立而逐渐消散。

在巴东县五年任期内,陈行甲共撤职了87名行为不端的公职人员,几乎覆盖了县内所有层级的行政机关。

患上严重的焦虑症

尽管陈行甲在巴东县委书记任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多次获得上级表彰,但在这期间,他所面对的工作压力日益增大。

治理地方黑恶势力、整顿腐败、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等一系列艰巨的任务几乎填满了他的每一天。

由于巴东县的情况复杂,许多问题不能一蹴而就,尤其是经济发展的滞后和社会问题的多样化,给陈行甲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他几乎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紧急事务,召开会议,指示各部门落实相关政策,还要亲自到各地进行调研,倾听百姓的心声。

这种高强度的工作持续了多年,让他的身体逐渐不堪重负。

2015年,陈行甲的健康状况开始出现明显的恶化。经过多次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他患上了严重的焦虑症。

虽然他仍然想继续为巴东县的百姓做事,但在身体的不断警示下,陈行甲终于下定决心,向组织提交了辞职申请,准备辞去巴东县委书记的职务。

他的辞职决定一经传出,立刻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巴东县的群众听到这个消息后,纷纷表示不舍和惋惜。

许多人甚至亲自到县委大院,希望能挽留这位让他们信任的县委书记。

与此同时,组织方面对陈行甲的辞职也感到震惊。

毕竟,他的政绩有目共睹,上级领导对他的工作一直持高度评价,并且早有意提拔他到更重要的岗位继续发挥他的才能。

因此,省里的相关部门多次派人前来与陈行甲谈话,希望能够说服他收回辞职申请。

然而,无论是面对群众的挽留还是上级的劝说,陈行甲都没有改变自己的决定。

在这段时间里,陈行甲与组织多次沟通。

组织一方面不愿轻易放走这样一位优秀的干部,另一方面也希望尽量满足他的合理需求,因此迟迟没有正式批准他的辞职申请。

直到陈行甲的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相关部门才最终批准了他的请求。

2015年底,陈行甲正式离开了巴东县委书记的职位。

临别之际,他通过社交媒体发表了一篇长文,感谢巴东县人民对他的支持与厚爱,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

虽然他已经不再担任县委书记,但陈行甲的名字却依然留在巴东百姓的心中。

参考资料:[1]褚朝新.“官当到多大算是大?”——“优秀县委书记”陈行甲炼成记[J].新丝路(下旬),2016(3):49-52

1 阅读:76
评论列表
  • 2024-10-15 11:59

    愿你早日康复,人民需要你[玫瑰]

粤城时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