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微博热搜“惊吓文化”和“丧文化”里的年轻人

指北Focus 2023-12-18 17:07:58

“年轻人带癌上班是怎样的体验?”

2023年12月15日,这条充满悲情又猎奇的话题突然在微博冲上了热搜第一。网友@杏劳斯 看到这个话题,忍不住吐槽,“又在宣传苦难了!”

这条爆火的话题#年轻人带癌上班是怎样的体验#在榜时长235分钟,最高排名第一,微博热度210万。

文章数据援引2020年一项发表于《临床肿瘤杂志》的论文,文章称以15-39岁年轻人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在2007-2016年这十年间,各年龄段年轻人的癌症发病率都在不断上升。很多年轻人不得不“带癌上班”。媒体和三位年轻的癌症患者沟通,讲述了三个人带癌上班的故事。

在微博上,不少网友质疑这个话题的恰当性。@律界王凯 发博称,“无论是什么事件,什么新闻内容,都要跟风网络热词,什么苦难都可以肆意戏谑,用来给你们拉流量吗?”动漫博主@世纪末中年仮 表示,“人都要死了你还好意思用这种标题搞话题?不知不觉越来越没人性了是吧。”网友@未味 吐槽,每天除了研究年轻人这个就是年轻人那个,现在一撸到底,研究年轻人得癌症还得上班的体验?

可能是发现话题争议过大,抑或是其他原因,这条热搜第一的话题,不知何时已经无法显示。页面提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该话题内容未予显示。”

“年轻人”沦为流量密码?

网友@未味 吐槽“微博爱研究年轻人”不无道理。最近在微博热搜,时常出现冠以“XXX年轻人”的话题,比如#推拿科夜门诊挤满年轻人#、#糖尿病开始拖垮年轻人#、#为何脂肪肝会缠上年轻人#?#心梗为何会缠上年轻人#、#为什么得甲状腺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一个月接诊1700多名脆皮年轻人#……据不完全统计,最近三个月来,微博热搜上的年轻人,已经“换过”超过五六种凶狠病例,外加脱发和熬夜脸。

有网友忍不住调侃,年轻人每天要活两次,睁眼先是被“吓死”一次,然后继续苦难的活下去。

是不是真的是这一届年轻人身体不行?有医疗大V分析,一个不得不提的原因,就是因为现在体检的人越来越多,体检套餐也更加全面,发现身体问题的概率大大增加,比如甲状腺癌,以前很少有人去查甲功、甲状腺超声。现在检查的多了,早期癌被发现的病患也增多。

有些疾病,比如糖尿病、脂肪肝和当下人们的饮食、生活习惯等关系较大。这类疾病其实不只是年轻人,中年人和老年人也有增加,但在新闻报道中,年轻人往往会被单独摘出来,挂进了话题。还有些话题,甚至明显能够看出是营销号为了流量炒作而出,来源出处、真实性等都存疑。

比如#为何脂肪肝会缠上年轻人# 话题,查询新闻来源,发现微博话题置顶是一则投票,文中引用一名未署名医生的话称“如今脂肪肝的发病率在不断升高,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很多年轻人的体检报告单上都曾出现过‘轻度脂肪肝’。”到底是哪个医院的哪个医生?脂肪肝的发病率是有具体的数据支撑,还是凭医生的感觉?年轻人的脂肪肝和以往是否有对比数据?这些都无法查证。但是,这样的消息源模糊的话题,却能在微博热搜立刻跃升到榜单前列。据此类推,我们是否也可以再延展出#为何脂肪肝会缠上煤老板#  #为何脂肪肝会缠上公务员#、 #为何脂肪肝会缠上富二代# 这样的主观臆断的话题?

而像#一个月接诊1700多名脆皮年轻人#这样的话题,稿件中并没有横向对比的数据。由于过往并没有“脆皮”的概念,急诊科以前到底接诊多少“脆皮”年轻人?无从考证。不由令人生疑,是不是有人故意营造了一个网络词,来炒作热度呢?也许当下年轻人群体普遍并没有那么脆皮,反而是多数人都重视健康,重视健身?

诚然,中国近11亿网民中,年轻人占多数(其中20岁至39岁占比达42.3%),在互联网上也更活跃,但在微博热搜,是不是有点为了流量,让年轻人来“背黑锅”、“被惊吓”的嫌疑呢?

年轻人在微博有多“丧”?

除了“惊吓”体,与年轻人有关的“丧文化”、“弱智文化”,“人生失败”的主题也充斥微博热搜。比如这段时间登上热搜的#怕添麻烦的老人 不快乐的年轻人# 、#故乡别来无恙 戳穿多少年轻人残酷困境#、 #觉得当代年轻人的出路越来越少了#、 #困在考研里的年轻人在逃避什么#等等。

还有一些明显是一些非理性的群体的个别行为,也要跟年轻人挂钩,比如#年轻人报复性挤爆3.5分饭店#、#为什么年轻人讨厌接电话#。

再有一些是年轻人生活拮据、蹭老啃老、学历焦虑的,比如#这届年轻人结婚越来越抠#、#53.7%的年轻人存款不足10万元#、#手头紧的年轻人正在蹭老消费#、#被困在第一学历的年轻人#、#年轻人为省钱把自己活成外卖骑手#。先不说这些带有主观性话题的调查是否准确,单就说挂在热搜,除了制造焦虑,还能给年轻人带来什么用处?

这些话题看多了,在微博上年轻人还有未来吗?到底是谁在制造这些“丧”话题?

近年来,国家网信办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重拳整治网络生态突出问题,压紧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心关切,多次提及网络平台要避免传播错误价值导向。国家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局长范小伟曾表示,流量的大规模聚集也使得各类扰乱传播秩序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热衷炮制耸人听闻的标题,臆测传谣、文不对题;有的剪贴拼凑,混淆时间、地点等新闻要素,以假乱真;还有一些网站平台热搜热榜推荐稿源失序、内容混杂、格调不高。

作为主流社交平台,微博或许可以主动干预消极观念成为热搜话题,能经受“流量诱惑”,避免一些“来源存疑、内容混杂、耸人听闻的话题成为热搜,都不再挑动网友神经,让年轻人和“病”“丧”“弱”“呆”标签画等号。让更多积极、健康、向上的议题出现在热搜平台。

0 阅读:0

指北Focus

简介:互联网赞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