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听到鸡鸣写下一首打油诗,前两句被人嘲笑,后两句被赞经典

云平文史 2024-12-30 14:56:17

穷小子经过自身的奋斗,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历来就被人所喜。

而明太祖朱元璋,是历史上有名的“布衣天子”,因此他身上的话题,那是不知凡几。

歌以咏志,朱元璋传奇的一生中,也给后世留下不少诗歌作品。

朱家世代贫农,在朱元璋出生后家境仍是没有改观,一家人起早摸黑给别人放牛种地,混个温饱都难。

朱家如此困难,泥腿子出身的朱元璋,并没有太多机会能够接受文化教育。

朱元璋系统学习文化知识,应该是在参加义军后。

脑袋里有了文化,肚子里逐渐有墨水,有些时候,他自然也会学着文人墨客们写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朱元璋笔下的作品,大多比较简单,用词用语很口水化,读来非常好理解。他的诗歌,也就是别人口中所说的“打油诗”。

可毕竟朱元璋从军之后经过自己的奋斗,一路从将军、主帅、吴王,在干到皇帝,地位摆在那,本身又是杀伐果断的性格,即便是笔下的打油诗,也流露出不可小觑的王霸之气。

例如他和陈友谅争夺南方取得了鄱阳湖之战的胜利后一天,曾去到一座寺庙,面对僧人询问来者何人,他就写下了“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这首诗。

诗中杀意弥漫,霸气十足,倒是符合他当时那般舍我其谁的心性。

还有一次他在黎明时分,听到一声鸡叫,也当众写下一首诗。他刚写完诗的前两句,周围人都忍不住想笑。可诗的后两句一出来,却令在场的人震惊不已。

公元1368年,朱元璋正准备进行称帝仪式,各方势力出于各种目的,都到场恭贺,席间肯定少不了赋诗这一环节。

朱元璋从一无所有,到如今建国称帝,内心真是有太多的感慨,便也忍不住的想写诗来表达此时的心情。

皇帝要写诗,众人当然是屏息敛声,看圣上发挥,等写完再多多恭维几句,没准还能得赏。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了金鸡昂扬啼鸣,朱元璋瞬间就来了灵感,于是当众吟出了“鸡叫一声撅一撅”这句。

众人一听,圣上这句是形象的描绘金鸡对天啼的动作,简直就是有声有色,非常的接地气。

“鸡叫两声撅两撅”,朱元璋再吟出了第二句。

“额!这~”第一句还能昧着良心夸,可是第二句又是如此,这下不仅没有出言奉承,反而引起了骚动,尤其是那些和朱元璋不对付的势力代表,听到这两句诗,内心更是不屑。

“如此幼稚和粗俗,连诗都写不好,还敢称帝?”

他们的心理活动,朱元璋自然不知道,接着他他继续朗声道出后两句:“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

这两句诗如一股清风,瞬间打破了先前的质疑与讥笑,令在场的所有人震惊与折服。原本嘲笑的声音戛然而止,所有的质疑都无声无息地消散了。

《咏鸡鸣》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

前两句太差,反而衬托出后两句更加经典。尽管黑夜笼罩大地,但是雄鸡决不放弃,一声接着一声,终将这黑暗驱散,引来光明,唤取新天。

这两句诗无论是从意境还是含义上,都足以令人叹服,而这也正是朱元璋要内心的写照。

鸡鸣渐起,是自己曾经无数次的艰难奋斗,而三声破晓,唤出红日,正是表达自己的坚持不懈,此时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时刻,同时也象征着他所建立的功业,也如同东升的旭日,逐渐驱散黑暗,给大地带来全新的面貌。

此一语双关,又透露了皇帝霸气的诗,让那些曾经看不起他,此时又想要看他笑话的人彻底闭嘴。

他的这首即兴打油诗,只读前两句时令人发笑,感觉谁都可以写。

但后两句尽显霸气,令人不服都不行,看来朱元璋着手是有两把刷子的。

你认为呢?

--END--

0 阅读:27
云平文史

云平文史

云平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