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加速重构的当下,中国汽车膜市场正上演着一场波澜壮阔的逆袭之战。当人们的目光聚焦于中国车企在价格战中攻城略地时,汽车膜赛道同样掀起了一场足以颠覆行业格局的革命风暴。曾经,美国品牌凭借先发优势,在中国市场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壁垒 —— 占据 90% 的漆面保护膜市场,单卷车衣售价动辄突破 2 万元,让高端车膜一度成为中国消费者眼中可望而不可及的 “舶来奢侈品”。
这场行业变局的序幕,早在 2003 年就已悄然拉开。彼时,美国威固公司招募中国代理商,在广东东莞开设了第一家在华车衣专卖店,正式叩开中国市场大门。此后,XPEL、3M、龙膜等行业巨头纷至沓来,通过赞助保时捷卡雷拉杯等顶级赛事塑造高端形象,利用技术代差形成市场垄断。2019 年,XPEL 凭借在中国市场的强劲增长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其财报数据令人咋舌:近一年时间内,在中国卖出约 5.9 万卷车衣,营收额超过 7 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卷出厂价超 1.2 万元,而在贴膜店中的实际售价更是翻倍,高达 2.3 万元。这一高光时刻,正是美企在中国市场统治力的巅峰写照。
然而,中国本土企业从未甘于现状,在漫长的蛰伏中积蓄着破局的力量。回顾中国汽车膜产业的发展历程,可清晰划分为三个关键阶段,每一步都见证着行业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创新的蜕变。在 2019 年之前,国内企业受限于技术瓶颈,只能从美国进口基材,仅能自主完成涂层和胶层的涂覆;2019 年,国内流延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基材生产环节得以在国内落地;到了 2021 年前后,国产 TPU 粒子制造工艺取得重大突破,实现技术验证成熟,彻底打破了国外在核心原材料上的垄断。
在产业升级的浪潮中,“厂系” 和 “网系” 品牌先后崛起,成为改写市场格局的中坚力量。以保镖(BOP)为代表的 “厂系” 品牌,早在 2011 年就开始布局车衣产业,从代工起步,通过自建工厂进行车衣的流延与涂胶加工,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技术实力。但早期市场的野蛮生长,也让 “厂系” 品牌饱受困扰,大量 “三无品牌” 借 “厂系” 生产线贴牌卖高价,严重拉低了国产汽车膜的整体形象。
2019 年,行业迎来新的转折点,极具互联网基因的 “网系” 品牌横空出世。易车作为中国三大汽车互联网平台之一,依托自身深厚的行业经验与腾讯的平台优势,于 2022 年创立战略汽车膜品牌——鲨壳隐形车衣。鲨壳隐形车衣秉持 “让利于消费者” 的理念,以 “国民级性价比” 为武器,不仅在全国快速铺开数百家授权店,还通过签约奥运冠军孙杨担任品牌大使,大幅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经过多年的积累与突破,2023 年成为行业的重要分水岭。这一年,拥有完善产销售后体系的中国汽车膜品牌,在市占率上首次与威固等美国品牌平分秋色。这场本土力量的集体觉醒,不仅打破了美企长达数十年的垄断局面,更标志着中国汽车膜行业从 “洋品牌定价时代” 正式迈向 “国货主导新纪元”。未来,随着本土品牌在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上持续发力,汽车膜市场的格局或将迎来更为深刻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