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年如何舍得放走钱学森?看看筹码就知道,我国政府真的拼了

曦言说人间 2024-02-19 14:01:04
前言

无论是在古代封建社会时期,还是在现代社会,对于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来说,军事力量都在国家整体综合实力当中占重要比重。

具备强大的军备战斗力,至于使用与否则是应情况而定,但万不可没有,正所谓:弱国无外交,也正是这个道理。

相比之下,现代社会与古代时期在军备力量上的不同点是冷热兵器的区别。

比起以刀枪剑戟为主要战斗工具的冷兵器时代,近现代社会在愈发发达的科技力量的支持下,热武器的威力也愈发强大,尤其是杀伤破坏力极强的核武器更是成为了各国军事储备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制出各类高科技武器的科研人员们也正是提升国家军事实力的关键,因此也是国家重点保护对象。

回首看上个世纪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正是如此,当年被拘留在美的钱学森在我国人民政府拼尽全力后历经重重困难才得以顺利归国,而我党方面为让美方同意放人的筹码更是非同小可……

赴美学成遭拘留,归国之路漫漫

钱学森出生于上世纪初期上海一书香世家,家境殷实,他所在的钱氏家族的历史渊源最早,可追溯到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王太祖武肃王钱镠。

其父钱均夫是著名的教育家,家学底蕴十分深厚,家庭环境因素为钱学森后来的成就奠定了深厚的背景基础。

从小成绩优异的钱学森一路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考入国立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生,后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就读航空系。

在这些学术经历的积淀下,钱学森又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与教授冯·卡门先是师生关系,后又是亦师亦同事,当时初出茅庐的钱学森已经颇有名气,在美参与了许多重大项目。

从赴美学习到后来留美工作,钱学森即便身在外,心却永远记挂祖国和人民,他立誓要回归祖国的怀抱,尽自己所能为中国人民建设一个幸福而有尊严的国度。

时间来到1948年,我们国家刚刚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即将获取解放新生的祖国此时面临国内各项事业百废待兴的境况,早已学有所成的钱学森回国心愿强烈。

钱学森虽有回国发展的强烈主观意愿,但归国之路却走得并不如意,此时的钱学森早已不是什么简单的小人物,而是曾参与过美国机密研究的知名博士,美方自然不可能轻易放任其离开。

就在美方做出取消钱学森参加机密科研资格的动作后,被指控是美国共产党的钱学森倍感情况不妙,想要借探亲为名归国并不再返美。

哪知万事俱备,却偏逢美方提前行动将其拘留。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钱学森当年在被关押于一岛屿看守所时,不见天日的房间中亮度极其强大的探照灯24小时对准他进行照射。

在这样反自然的环境中钱学森无法获得人体运转所需的基本休息,再加上每隔十分钟的士兵开门监视,这令钱学森的精神状态遭遇重创。

无理被拘后不久,钱学森在广泛人脉的支持下被保获释,出狱后的钱学森在遭受如此不人道的对待后,不仅患上了失语症,而且形容枯槁,整个人短短十五天暴瘦30斤,伴随其中的还有神情恍惚等精神方面的问题。

出狱后调养了一段时间,钱学森重新找回了丢失的语言能力,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但美方的迫害并未到此为止。

钱学森又连续遭受了长达五年之久的滞美行动受限制、日常被监视的迫害,他不仅被要求不能从事自己之前的研究,而且行踪也要随时汇报,回国之路仍遥遥无期。

国家拼尽筹码,几经辗转终归国

即便如此,面临这样严峻情况的钱学森多年来也并未放弃放弃学术之路,而是坚持教书和学术研究,期间更是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汇总在《工程控制论》一书当中在美出版。

这时时间已经来到了1955年,随着中美两国针对双方国家侨民归国问题的和谈,越来越多滞美的留学生被放归祖国,这给困境中的钱学森带去了极大的精神鼓舞。

时间不等人,钱学森决定向祖国人民政府寻求帮助,但如何在重重监视下将消息传出去,这是一个难点。

钱学森的应对策略是让妻子仿照儿童的字迹,以左手写信,然后假借逛街暗中将写有妹妹地址的信件投入商场邮箱。

随后,这封信顺利到了蒋英的妹妹蒋华手中,然后又被转寄给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钱均夫将信件辗转交到了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老友陈叔通手中,陈叔通深知事关重大,当即转交周总理。

周总理对此事相当重视,令外交部将此信件交与正在参与日内瓦谈判会议的我方代表,以此作为真凭实据戳穿美方否认仍在阻挠滞美中国人归国的谎言。

在我国政府的不断努力谈判下,中美双方终于就钱学森回国问题达成一致,中国放归在战斗中俘虏的11名美国飞行员,美国也同意不再阻拦钱学森回国。

那这11名飞行员是什么时候被我军俘虏的呢?

时间正是上世纪50年代我国人民志愿军远赴朝鲜参加的抗美援朝战争,当时有称霸世界野心的美国向朝鲜半岛发起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中朝两国人民付出巨大代价,最终赢了这场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

虽然钱学森的科研价值在美方看来一人可抵五个海军陆战师,如不能为己所用宁可将其枪毙也不想放他回国。

但同时对于需要民众拥护的美国政府而言,11位飞行员既是国家高级人才,又是历来宣扬人权至上的美国无法逃避的责任,因此最终双方政府达成一致,钱学森于1955年离美返回祖国。

此后钱学森专心致志投身祖国国防科学事业,带领我国的航天事业登上了一个又一个的新台阶,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光辉形象名垂千古。

在营救钱学森这件事上,面对野心勃勃的美国方面,我国政府真的是拼尽全力,以11人换一人,打出放美方飞行员俘虏归国的重筹来让美方松口。

最终,在我国政府和谈判人员等的不懈努力之下,终于得到钱学森顺利归国的友好结局,我国也进入科技发展新纪元,以军事科技力量为重心的综合国力与日俱增,在国际上也渐渐拥有了重要话语权。

2 阅读:711
曦言说人间

曦言说人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