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去世前1天,划3道杠敲3下木板床,卫士看懂暗示后痛哭流涕

之昂的国际 2024-11-15 21:16:57

1976年9月9日零点10分,一颗巨星陨落。北京这个见证了无数历史风云的城市,迅速笼罩在了一片肃穆的氛围中。

可鲜为人知的是,在9月7日,毛主席去世的前一天,他依然在关心着国家未来,而当时已无法开口说话的他,却用一套手势留下了自己最后的“遗言”。

病魔缠身,心系家国

1971年,78岁的毛主席被确诊患有大叶性肺炎,这对于一位经历了无数枪林弹雨,早已习惯了在马背上指挥千军万马的老人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肺炎带来的呼吸困难、气喘吁吁,甚至嘴唇发青,都在无情地消耗着毛主席的体,可这也仅仅是病魔进攻的开始。

接下来的几年,肺心病、白内障、冠心病等疾病接踵而至,像一群凶猛的野兽,不断撕咬着毛主席的身体。

1972年的春节前夕,老战友陈毅的离世更是雪上加霜,让毛主席悲痛不已。

过度悲伤加上寒冷的天气,导致毛泽东突发休克,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尽管最终脱离了危险,但这次休克无疑给他的身体带来了更大的负担。

1973年,白内障的加重让毛主席的视力越来越模糊,即使使用放大镜也难以看清报纸上的文字,他不得不依靠工作人员为他朗读文件和书籍。

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毛主席依然坚持批阅大量的国家文件,为国家的未来殚精竭虑。

很快吞咽困难、冠心病的折磨也接踵而至,1974年开始,毛主席甚至连吃饭都需要别人喂。

1976年,病魔再次向毛主席发起猛烈攻击。8月,心脏病复发,他再次陷入昏迷。

虽然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下毛主席苏醒过来,但身体状况已经每况愈下。即便如此,他依然强打精神在病痛中坚持工作。

这一时期,毛主席与外宾的会面,展现了这位老人惊人的毅力。1972年,毛主席与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了“书房对话”,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新篇章。

1975年,与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会谈时,毛主席以幽默的口吻谈及自己的病情,展现出乐观豁达的精神;1976年尼克松再次访华时,毛主席用沙哑的声音说出“为人民服务,是我的特长”。

在病痛缠身的晚年,毛主席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他习惯睡硬板床,即使工作人员为他准备了舒适的弹簧床,他也坚持要换回木板床。

在毛主席看来,睡木板床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对艰苦奋斗岁月的怀念。

挚友陨落,信念弥坚

革命的道路漫长而艰辛,毛主席与他的战友们一起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并肩作战的伙伴们一个个离他而去,这无疑是对毛主席巨大的精神打击。

1972年,陈毅将军的逝世让毛主席悲痛不已,他不顾病痛,坚持参加了追悼会。44年的革命情谊,在这一刻化作无尽的哀思。

1976年1月,周总理的逝世更是让毛主席悲痛欲绝,他默默地流下了眼泪。多年来,两人风雨同舟,共同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呕心沥血。

周总理的离去,对毛主席来说无疑是失去了一位重要的战友和精神支柱。

同年7月,朱德总司令的逝世再次给毛主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三位老战友的相继离世,让毛主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病痛的折磨,挚友的离去,都没有动摇毛主席对革命事业的信念。他依然坚持工作,关注着国家和世界的局势,用他最后的精力为人民服务。

生命尽头,心系苍生

对毛主席来说,1976年是异常艰难的一年。病魔的肆虐,挚友的离去,都让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伟人身心俱疲。

可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1976年依然心系国家,牵挂着人民的福祉。

病痛的折磨并没有让毛主席放弃工作,他坚持阅读文件、书籍,听取汇报,关注着国内外的形势。

即使是在上下肢都插着输液导管,胸部安着心电监护导线,鼻孔里插着鼻饲管的情况下,1976年依然坚持让秘书用手托着书或文件给他看,给他读。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为国家的未来殚精竭虑。

9月7日,毛主席的身体状况进一步恶化。他艰难地用颤抖的手在纸上画了三道横线,又用笔在木床上敲了三下。

工作人员最终理解了他的意思,毛主席想了解日本大选的情况,特别是三木武夫的消息。

三木武夫是当时日本自由民主党总裁、内阁总理大臣,他曾公开表示支持中日邦交正常化,并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毛主席依然关注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体现了他对国家利益的始终守护。

9月8日,毛主席的病情进一步加重,开始使用人工辅助呼吸,但他依然坚持听看书和文件,累计达11次,时长近3小时。

毛主席还听警卫员周福明读了《容斋随笔》,这是他生命中读的最后一本书。下午他再次清醒过来,完成了生命中最后一次查阅文件。

毛主席用微弱的声音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很难受,叫医生来。”这是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毛主席并没有要求子女陪伴在身边,而是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国家大事上,他与叶剑英紧紧握手,用微弱的声音表达着最后的嘱托。

如今,中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以史为鉴,总结过去,放眼未来,在新的历史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资料:

人民网:2014年08月15日:1976年毛泽东最后一次关注国际消息 在木床上敲了三下

2 阅读:57
之昂的国际

之昂的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