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脏话葬送22年努力!看着满头白发的周炜,郭冬临效应还在继续

不禁慨叹人生的短暂 2025-04-24 17:30:24

图文/月亮

编辑/小鱼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道理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在演艺圈混更是要时刻放在心上,否则一个微小疏忽这一生的努力都白费。

郭冬临在小品中不经意一句话为他带来毁灭性后果,几乎等同于永久告别春晚舞台。

周炜有诸多前人做“榜样”,还是不长记性,一句脏话硬是把自己的前途给“作”没了!

现在的他,一头白发,满脸沧桑,不知他是否后悔年轻的时的不计后果?

管不住嘴丢前途

周炜是“相声泰斗”姜昆的徒弟,起点之高令人羡慕。

找了个好师傅,自然也会有好前程。

在师傅的资源托举下,在他自身的努力下,周炜连续九次登上春晚,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喜剧界新星。

正当人们期待他有更大作为时,周炜居然塌房了!

2021年,河南地区连续下大暴雨,灾情严重,全国各地都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帮助,许多明星艺人都捐款捐物。

周炜也心系灾区人民,只是他好像就是表面在意。

他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在公共社交媒体上发文支持,仅仅只是口头表示,完全没有实际行动。

动动嘴、打打字的事情谁不会?

普通网友也都在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灾区人民。

明星在某种程度上享用更多的社会资源,享受更多的好处,难道不应该做出更大的贡献吗?

况且,也没有人说他一定要捐多少,可他一丁点的实际行动都不付出。

在网友善意提醒他,要少说多做,网络上说好话谁都会说,捐款才是硬道理。

网友的这番话不无道理,要是你不想捐的话那不回复就是最体面的做法。

但周炜偏不,他自己不做事还不允许别人说,直接开怼说:

“傻孩子,你就是我捐的啊,回家问问。”

毫无厘头的回怼,充满恶意,这根本不该是公众人物能说的话。

可他偏偏就说了,丝毫没有不好意思。

当时正逢河南救灾高峰期,许多明星都在捐款帮助,周炜反而是“别出心裁”,这一回怼把他送上舆论热潮。

“赚这么多钱,丁点都不舍得捐,抠门!”“人品真差,国家有难都不伸出援手!”“再也不看他的作品了,没想到人烂成这样!”

诸如此类的“恶评”像蝴蝶效应一般一夜之间涌现在互联网。

正所谓墙倒众人推,周炜被爆后,从前的点点也都被神通广大的网友扒出。

原来,他的恶劣行径早有端倪。

在网友礼貌询问演出发不发票时,他说:“发疯狗,你排第一。”

在网友提建议让他去看看德云社演出时,他说:“提建议的人应该去医院看看。”

纵观下来,网友断定他是尖酸刻薄、自私自利的缺德艺人。

许多人便开始自发抵制他的广告、作品。

演出场数减少、没人找他代言,收入金额呈断崖式下降,周炜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努力竟成一场空

他发布声明说自己的新媒体账号被盗,那些不当言论都是盗他账号的人发的,是想要毁坏他的名声。

这是真的吗?

很明显这只是一种公关手段,周炜很早之前就不约束自己的言语,在网络上对各式网友出言不逊,时间点是断断续续的。

试问谁会不定时的一直偷登别人的账号去骂别人呢?

这期间号主本人还毫无发觉,一点反应都没有。

这个解释完全没有把网友说服,还落下一个欲盖弥彰的名头。

做错事没想着弥补,而是编造另一个谎言去掩盖,诚意如何?明眼人自会知晓。

所以,周炜在“道歉”后,也没有得到网友的“谅解”,风评依旧很差,资源也没在起来,事业妥妥走上下坡路。

从前的年代,风评是衡量一个艺人的重要指标。

只要不好,那就很难继续在演艺圈生存下去,不像现在,流量为王,只要你有流量,干了什么事都依旧会有人愿意为你买单。

都是公众人物也不懂得约束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毁于一旦,“春晚小王子”也被剥夺上春晚的资格。

十多年的科班训练、行业泰斗级的指导全都白费,22年来辛辛苦苦走到这个位置,就因为想要逞一时嘴快化为乌有。

按照原本的发展路径,他应该还有大好前程,说不定能站到他师傅的位置,奉为行业标杆。

谁知世事难料啊!

如今的他,满头白发,一脸沧桑,只能这凑一场演出那凑一场站台。

就连新媒体也运营不起来,曾经意气风发的俊朗相一去不复返。

不知他看着镜子中落寞的自己,是否后悔曾经所做的事?

周炜的下场可以说是罪有应得,但他的“前辈”郭冬临可就冤枉了。

郭冬临也是风靡一时的小品演员。

1993年至2022年,这一共29年的时间,郭冬临就上了22次春晚,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他滑溜溜的光头、慈眉善目的笑脸成为春晚的标志性面孔,看到他就觉得新年又到来。

再加上,他本人风评也极好,家庭幸福美满、经常做慈善,遇到粉丝也是轻声细语、态度极好。

与周炜可以说是“判若两人”,那他为什么会沦落到这个下场呢?

2017年,又是一年三十夜。

郭冬临一如既往的出现在舞台上,为大家呈现精彩的作品,谁知可就是他在舞台上一句无心的台词让他的努力付诸东流。

这次的小品叫《取钱》,一个老太太正与河对面的骗子沟通,想要打钱给他。

郭冬临饰演的角色看到就凑过去细听,发现电话里讲的是河南方言,就随口接了一句:

“十个河南九个骗。”

懂了的观众会心一笑,郭冬临也没放在心上。

结果,在春晚后的某一天,郭冬临接到一张传票,一个律师把他给告了!

原因是认为郭冬临的小品《取钱》有抹黑河南人的嫌疑,他作为河南人不能容忍!

收到传票的郭冬临懵的很,这只是小品啊,这都是虚构的!

无论怎么解释,河南籍律师张华山根本不听,仍是一意孤行。

这也在互联网引起热议,有了张华山带头,很多河南人都开始指责郭冬临。

《取钱》的编剧不得不出来回应。

表明这句自己本身的方言与河南方言很像,所以骗子才用的河南口音,这才有接下来的台词延续。

这与郭冬临没有关系,自己也没有考虑到这点,对广大河南人表示抱歉。

小品小品,那不就是小型的人性品类展示吗?

什么样的人都会有,什么样的事件都会有,取材现实加上创意虚构新的故事,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许多人喜欢上纲上线,毁坏了郭冬临的事业。

河南由于社会发展问题,的确有很多遗留问题,小品也只是展示现实一角,有了问题不应该好好解决吗?

反而还指责提出问题的人,简直不可理喻!

而且在春晚上更犀利的讽刺社会现象的都有,为什么其他的没有出问题呢?

其中原因令人深思。

法律会给一个公正的答案,张华山败诉,郭冬临得到他应有的公正。

可惜的是,即使郭冬临没错,负面影响也已经造成,就算还有节目邀约,反响也大不如前。

无奈之下,他就转战新媒体,取得不错的成就,这也算是一种“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谨慎是圈中王道

作为公众人物,嘴巴那可得把牢了,演艺圈现在可是个香饽饽,不知多少人看着想要拉别人下马。

星光大道主持人毕福剑,当初地位可比肩朱军。

但就是在一次私人聚会当中,他嘴巴大张,说了不该说的话。

直接受到广电总局封杀,彻底消失在大众视野。

《刁蛮公主》中的张娜拉,凭借司徒静一角打开中国市场。

还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曲《北京欢迎你》的演唱,无比风光。

可她竟然说出在中国赚钱很容易,只要缺钱就可以来中国捞钱这种话。

立马被广大公司解约,只能灰溜溜回韩国。

曾经的流量明星鹿晗这段时间又开始活动。

喝了酒的他口无遮拦,对着素不相识的网友骂脏话,素人被他的无脑粉丝无差别攻击。

他带来的恶劣影响,让许多社媒官方直接封他的号,禁止关注。

谨慎二字,只要在社会上生存,都要牢记在心,否则不知什么时候就“竹篮打水一场空”。

郭冬临算是早一批的演艺明星,他已经用自身当反面案例给后来者警告,可无人理会。

周炜更是大大咧咧的踏上他的老路,无数的演艺者步上他的后尘,前功尽弃,属实是不值啊!

艺人具有名人效应,影响的人不计其数,要树立正面形象,产生正面影响。

所以作为艺人,要管好嘴,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都做不到,又怎么能继续出现在大众眼前呢?

0 阅读:398
不禁慨叹人生的短暂

不禁慨叹人生的短暂

这短暂的人生中,什么又是最重要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