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工作是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现代企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济新常态使得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企业和组织结构也进行转型,因此这就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经济新常态下,内部审计工作要重新确定审计工作的工作重心,要把“监督、改善、评估”作为工作的重点,调整结构,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同时,内部审计的相关工作人员要提高自己的工作素养,与时俱进,积极主动的面对审计工作转型带来的问题和困难,做好自己的审计工作,使得内部审计工作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和顺利完成转型。
内部审计三大核心要素
建立风险库、风险指标体系、风险预警阈值是内部审计预警体系的三大核心要素。
1.风险库。风险库是结合审计经验以及行业风险信息,按照一定的分类规则,对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或风险事件进行归集。建立风险库,是内部审计进行风险识别的基础。
2.风险指标体系。风险指标是风险的探测针,通过风险指标来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风险指标体系是要通过科学合理的一系列指标多方位、多角度地探测风险。
3.风险预警阈值。如果把风险指标比喻成探测针,那么风险预警阈值就是探测针上红灯,风险指标达到某个数值,红灯就亮了。风险预警阈值的设定要参考法律法规、行业经验数据,还要进行动态管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防范化解风险
一是建立分类处置防范闭环。内部审计应围绕企业战略发展、管控模式、内控现状,针对发现的风险隐患分类提出改善建议。对存在制度空白或流程缺陷的,应建议企业补充和完善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优化各业务环节的管理规范和企业内部协同流程,形成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风险防范机制。关键控制点的薄弱环节产生潜在风险的,应向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发出预警,督促企业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降低风险损失,防止发生重大风险事件。
二是完善信息共享反馈闭环。内部审计参与全面风险管理协同机制,内审机构的职责应为发现风险隐患、提出建议并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审计委员会应承担起向董事会发出风险预警并督促管理层制定、落实风险应对措施,实现风险管理目标的责任。任何风险事件的防范都离不开信息共享反馈机制的保障,当然涉及风险事项的信息共享机制不应仅限于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委员会、董事会层面,还应将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合规管理机构以及相关部门等多业务职能单位纳入,从而在具体企业、具体业务领域最大程度地形成风险管理协同防范合力。
三是推进通报整改评估闭环。内部审计在全面风险管理中真正发挥增值作用离不开建议咨询意见的落地。作为“经济体检”的“健康卫士”,内部审计对发现的共性问题要加强汇总分析,对系统性、趋势性、苗头性问题要及时提出有利于标本兼治的对策建议,为企业治理提供高质量的决策依据,守住风险防控“红线”。在风险管理评价监督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对风险组织体系、风险管理解决方案进行优化,对潜在风险进行预警,促进企业优化应急预案,更加有效抵御风险。
风险管理步骤
(一) 收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
1.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包含组织的基调,包括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容量、诚信和道德价值观,以及他们所处的经营环境;
2.目标设定
必须先有目标,管理当局才能识别影响目标实现的潜在事项。确保所选定的目标支持和切合该主体的使命,并且与它的风险容量相符;
3.事项识别
必须识别影响主体目标实现的内部和外部事项,区分风险和机会。
(二) 进行风险评估
1.进行风险评估。在项目的初期,以及主要的转折点或重要的项目变更发生时进行;
2.系统地识别风险。必须识别影响主体目标实现的内部和外部事项,区分风险和机会。
(三) 制定风险管理策略
(四) 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五) 风险日常监控预警
1.对企业风险管理进行全面监控;
2.与风险管理体系相关建立的体系;
3.合同管理体系和成本管理体系。
(六) 风险与危机的处理
1.成立风险和危机的处理机构;
2.制订危机处理计划;
3.危机处理;
4.教训总结与责任认定。
(七) 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
1.实施风险管理的总体情况;
2.风险管理内控机制的情况;
3.落实风险识别、风险评估或风险管理措施的情况;
4.是否发生重大风险和危机事件并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5.重大风险和危机事件的事后救济情况。
有任何财税、股权等相关问题可在评论区讨论或问我哦!
▍ 声明:
1、推送稿件及图片均来自小小创业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请及时与后台联系处理,谢谢!
2、上述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之用,不作为实际操作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