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茶诗解析:雄视百代苏轼系列之六《试院煎茶》

青牛君说普洱茶 2024-08-09 09:15:40

大家好!我是青牛君,热爱中国茶,倾心传世品。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分享。本文包括:本诗创作背景/原诗/注释及大意

本诗创作背景

1071年,因上书皇帝论新法之弊病,惹怒了主政新法的宰相王安石,苏轼被排挤出京,贬任杭州通判。

1072年,时年36岁的苏轼主持本州乡试。深居试院之中,闲来学古人煎茶,静视鱼眼气泡,聆听沸水松风。虽然仕途一时落寞,但天性宽阔的苏轼却在一杯茶中找到新气象,更拾海阔天空。这便是苏轼!

苏轼画像

其弟苏辙也因与王安石意见相左,1069年便被贬出京,随张方平、文彦博历职河南。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辙读到乃兄的《试院煎茶》,同样感慨,并作和诗《和子瞻煎茶》。

原诗

《试院煎茶》

苏轼(宋)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1

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2

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3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4

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5

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6

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7

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8

注释及大意

1、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

蟹眼、鱼眼:均为形容水烧开过程中形成的气泡大小。宋庞元英《谈薮》:“俗以汤之未滚者为盲汤,初滚者为蟹眼,渐大者曰鱼眼。”飕飕:形容水在烧开过程中发出的声音。松风:原指茶器具松风炉。此处指煮水时如风过松林发出的松涛之声。本句大意是:煎茶最重火候,蟹眼大小的气泡出现时还不能用来煎茶,要等到鱼眼般气泡出现;此时,煮水的银瓶中发出有如风吹过松林的松涛之声。这般沸水正可用来煎茶。

2、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

蒙茸:形容蓬松的样子。细珠:指研磨茶饼后,罗筛时茶末落下的形象。飞雪:茶汤上面浮动的白色沫饽。本句大意是:将紧压的团茶捣至蓬松,再用茶碾碾成茶末,过筛时,茶末如细润的玉珠纷纷落下;将煎好的水倾入盛好茶末的茶碗之中,茶汤随注入的水流旋转,白色的饽沫漂浮其上,轻盈如雪。

撵茶图(局部,刘松年) 来自网络

3、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

银瓶:银制汤瓶,点茶用具。金瓶为第一,银瓶列第二。煎水意:苏轼自注“古语云煎水不煎茶”。本句大意是:如果说金瓶排第一,而用银瓶倒出的茶汤要排到第二,那便是不知道古人煎水非煎茶的内涵深意了。

4、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

李生:指李约,唐室宗亲、郑王元懿玄孙。官任兵部员外郎。温庭筠《采茶录》:“约性能辨茶,常曰:茶须缓火炙,活火煎。”活火:指炭木燃烧有焰的旺火。新泉:指清澈而流动的泉水。本句大意是:你看,过去贵为皇亲的李约好客,为客人煎茶从来不假他人之手,事事必亲力亲为。他认为,一杯好茶,关键在于煎水。必要选用不断流的清活泉水,并以炭木旺火猛煎以激发其水性。

5、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潞公:指北宋宰相文彦博,封潞国公。西蜀:泛指四川地区。此处指四川煎茶法。定州花瓷:宋代定州窑烧制的印花白瓷茶具(茶銚)。琢:此处指炙烤。红玉:此处指烧红的木炭。白居易有诗句“盈尺白盐寒,满炉红玉热。”本句大意是:再看,当今的潞国公文彦博学用的是西蜀煎茶之法,招待客人时必要选用定窑印花白瓷茶銚,红焰炭火炙煎。(“定州花瓷琢红玉”一句从古至今有多种解法,并无统一)

北宋定窑白釉茶銚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6、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

分无:无缘。玉碗捧蛾眉:指貌美侍女奉茶。本句大意是:我如今贫病交加,又常常饥肠辘辘,没有讲究的茶、茶器具,也没有侍茶的童子。

7、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

公家:指上官、前辈。砖炉:烧炭火的专用茶炉。石铫:陶制的煮水器具。本句大意是:就学前辈茶人们那样,用随身携带的烧炭砖炉、陶制石铫这般简单器具煎茶,体会煎茶的内涵和意境吧。

8、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撑肠拄腹:此处指满腹学问。本句大意是:不奢望每日都吃饱喝足,闲来晒晒腹中万卷诗书,只愿能够每天饱睡到日上三竿,再有一碗茶喝便心满意足了。

我是青牛君,倾心打造传世茶品。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祝各位读者夏日安康,吉祥如意!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