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选即将举行,政坛风向发生重大变化,就连默克尔都被卷入争论,德国的政治前景将有哪些看点呢?
日前,德国一份投票议案出炉,引发政界哗然。下一任德国总理的有力候选人、最大在野党联盟党领导人默茨选择和极右翼选择党合作,通过了一项不具约束力的打击非法移民提案。这件事背后隐藏的政治信号却格外值得关注,为什么这么说呢?德国的非法移民问题,虽然不像美国那样正引发大范围的影响,但也不是一件小事。
1月22号,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阿沙芬堡市发生了一起持刀袭击事件,造成2人身亡,其中包括1名儿童,而嫌疑人就是一名寻求庇护未果的阿富汗人,原本他是应该在去年12月就离境的,却没有离开,最终就引发如此惨案。
可以想见,此事的发生引起了德国社会上对非法移民的极大不满。但是,这次默茨与选择党合作,引发争议的根本并不在于非法移民问题本身,而是在于这是选择党首次帮助主流政党获得议会多数票。
欧洲极右翼政党的部分主张和纳粹存在相似点,因此在德国,主流政党对持极右翼主张的选择党存在不小的抵触,过去长期致力于构筑一道对抗选择党的“防火墙”,甚至在需要得到外部支持才能通过立法之际,也会拒绝选择党帮助。
正是因此,默茨的决定直接引发了德国政坛一片哗然,德国总理朔尔茨直言,75年来,几乎所有德国传统政党成员都有一个明确共识,不在议会中与极右翼结盟。联盟党前领导人、德国前总理默克尔也通过个人网站发声,指责默茨违背了自己在去年11月的承诺。现在默克尔被逼出山,罕见发声批评同党派人士,可见这次默茨带领联盟党打破惯例引发了多么大的争议。那么默茨这么做,到底是出于怎样的目的呢?
考虑到德国选举在即,而联盟党在各类民调当中稳居榜首,默茨本人也将成为德国总理的有力竞争者,所以他此举可能也是为了收获选择党的支持,为自己成为下一任总理铺路。所以默茨这次的表态,或许标志着德国选举局面发生新的变化。
但如果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审视,我们会发现几乎整个西方阵营,都在面临极右翼崛起。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卷土重来,法国极右翼从去年欧洲议会选举开始,就逐步成为法国政坛主流,去年年底更成功逼得上任仅3个月的前总理巴尼耶下课。
这一切信号都在表明,极右翼在整个西方正逐步抬头,当然例外也有,首先是英国,在去年,把持英国政坛多年的保守党下台,左翼工党重掌下院。还有日本,在去年,极右翼自民党失去了优势党地位。为什么西方这么多国家会同时出现极右翼抬头的情况呢?极右翼事实上就是极端保守主义,这种主张通常只有在经济下滑、国民生活水平下降的情况下才有抬头的契机。所以说,无论是特朗普的归来,还是默茨罕见地与极右翼选择党合作,反映出的是当下西方国家优势地位降低,处境日趋艰难的真相。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当下西方普遍低迷的现状给了极右翼发展的土壤,但并不意味着极右翼就能拯救西方。为什么日本和英国并未出现极右翼抬头的局面?因为它们过去本就是右翼掌权,如今也是处在不同程度的内外交困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