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了白居易这首诗,就读懂了人生,“诗王”活得就是通透

人醉深寒露 2024-12-20 19:14:22

本文为《100位传奇诗人的一生》大型文化纪录栏目

公元831年,元稹在武昌镇署病逝,终年53岁。

次年,白居易为元稹撰写了墓志铭,元稹的家人按例给了白居易60万钱润笔费,白居易悉数布施于洛阳香山寺。

知己不幸故去,让白居易重新审视了人生,尤其此时他已经入了耳顺之年。

随后,白居易改官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对于中晚唐时期的官员而言,洛阳就是一个养老的地方,政务很少。

此时,有一位卜者,精通易学,非要给白居易算上一卦,但却被白居易婉拒了。不仅如此,白居易还赠给这位卜者一首诗,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诗题为《答卜者》:

病眼昏似夜,衰鬓飒如秋。

除却须衣食,平生百事休。

知君善易者,问我决疑不。

不卜非他故,人间无所求。

对于一个60岁的人而言,世间的许多事早已看得通透,尤其是官场。早在三年前,白居易便升至秘书监,配紫金鱼袋,为三品大员。唐时的宰相,也不过是正三品。

秘书监一年后,白居易改任刑部侍郎,封晋阳县男,但此时朝内党争激烈,故白居易称病不就,请任东都。从这里就能看出,此时的白居易已经无欲无求,只想安安稳稳度过晚年。

诗词大意可解为:

人老了,眼睛开始昏花,看东西模糊不清,稀疏的鬓发就像秋天的落叶一般。除了基本的衣食需求,许多事早已不挂在心上。

我知道你精通易理,能掐会算,问我心中是否有什么不惑之事,想要为我解疑。而我选择不算,不是因为别的原因,而是人生早已无所求、无所欲。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就是白居易的通透之处,他15岁便靠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名满京师,得大诗人顾况赏识,并打趣他说,你名“居易”,有这样的才华,居长安当然容易。

别看白居易是现实主义诗人,多有讽刺时风之作,但纵观他的一生,和他字“乐天”一样,是个乐天知命之人,很会享受生活。

他的祖父、父亲、长兄都是官员,家庭条件不错,出生后不久,赶上兵乱,随母亲迁居符离,并在那里结识了邻家女孩湘灵。

那一年,白居易11岁,湘灵7岁,算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到了19岁时,白居易与湘灵恋爱,谈了整整8年,奈何白居易的母亲嫌弃湘灵出身微寒,并不同意这门亲事,便拆散了这对大好鸳鸯。

为此,白居易37岁才在母亲的逼迫下成婚,娶了同僚杨虞卿的从妹为妻,所以白居易有很多诗都是写给湘灵的: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

进士登科后,白居易结识了同窗元稹,成为莫逆之交,之后仕途稳步攀升,没遇到什么波澜,直到44岁这年。

这一年节度使李师道派刺客暗杀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武元衡当场死亡,裴度受伤。白居易和他们俩都是很好的朋友,所以越级议事,被贬江州司马。

这是他人生中唯一一次贬官,赴任的路上,还遇到了四方流落的湘灵,奈何身为谪官,白居易无法把她带在身边。等到达江州后,白居易再去寻湘灵时,湘灵已经杳无踪迹,于是这段前后跨越了25年的恋情,到这里就正式画上了句点。

因此白居易作《逢旧》诗一首:

久别偶相逢,俱疑是梦中。

即今欢乐事,放盏又成空。

身为谪官,日子自然不好过,但白居易善于自我安慰我,不但没有自艾自怜,反而在庐山香炉峰建造了一座草堂,与好友刘十九吟风对月,诗酒年华。

一段感情,一次贬谪,让白居易学会了随遇而安。

所以复官后,白居易学会了韬光养晦,仕途之路走得十分稳妥。相形之下,他的好兄弟元稹则宦海沉浮,数度遭贬。

穆宗登基后,元稹得重用,当时宰相裴度在外平淮西乱,元稹趁机勾结穆宗身边的近侍魏宏简,企图充任相位,遂被裴度三疏连弹。

此间,白居易始著五品绯色朝服,转官上柱国,再迁中书舍人,然而为了躲开元稹和裴度之间的争斗,白居易竟然主动请知杭州,远离朝堂是非。

这番操作,足以证明白居易有大智慧,所以他是唐代诗坛少有的官大、俸禄高、朋友多,又能善终之人。

就是在杭州,白居易因慕苏小小之名,收了樊素和小蛮两位绝世美女为家伎,樊素和小蛮一直陪伴他到73岁时才离开,这样的艳福令后世同样做过杭州知州的苏东坡羡慕不已,所以便纳了朝云为妾。

之后,白居易的人生就是风花雪月,活得极其潇洒。

在白居易的朋友中,许多都是政敌,比如元稹和令狐楚,元稹和裴度,刘禹锡和武元衡等,但白居易依旧能够独善其身。

晚年,白居易开始礼佛,拜入香山寺如满禅师座下,并把所有家资都捐了出来,用来修筑龙门一带的水利,惠及于民。

做人能如此,自然是活明白了!

所以在简单了解了白居易这一生的经历后,我们就更能理解他笔下这首《答卜者》:除却须衣食,平生百事休;不卜非他故,人间无所求。

时光跌跌撞撞,季节来来往往。所得,所不得,皆不如心安理得;

人间熙熙攘攘,岁月匆匆忙忙。所愿,所不愿,皆不如心甘情愿。

了解更多古代诗人的故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