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昊铂HL作为一款高端新能源SUV,无论是在日常通勤的城市道路,还是周末出游的乡间小径,其行驶表现都体现出豪华与科技的融合。驾乘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车辆在智能化配置和安全辅助系统方面提供的支持,这些技术在实际驾驶时增强了便捷与安心。这款车的设计也呈现出现代感,整体上为驾驶者和乘客营造了一种舒适、智能的乘坐环境和体验。


昊铂HL的车身尺寸确实引人注意,长度达到5126mm,宽度为1990mm,而轴距更是达到了3088mm。这样的大小在道路上形成了相当可观的轮廓,给人一种稳健的感觉。设计师似乎有意利用连贯、平滑的线条来塑造车体,从车头一直延伸到车尾,试图在庞大的体积和视觉上的流畅感之间取得平衡。这种长轴距的设计通常也预示着内部乘坐空间的宽敞度。在前脸部分,该车采用了当前电动汽车常见的封闭式设计,中间区域整合了可发光的面板,用于显示一些交互信息或图案。LED头灯造型较为锐利,其下方是三条竖直排列的日间行车灯,构成了分离式的灯组,形成了比较独特的辨识特征。侧面观察,可以看到像隐藏式门拉手、四门电吸功能以及车顶行李架这类配置,这些细节一方面使车身侧面线条更显简洁,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日常使用的便利性和车辆的功能性。


进入昊铂HL车厢,环抱式的中控台设计试图营造开阔感,为驾驶者和前排乘客提供较好的视野范围。车内许多区域覆盖了Nappa真皮与Alcantara人造麂皮,这些材料触感较为柔软。提供了包括赤壁丹霞、冰岛黑沙、大漠沙棕在内的三种内饰配色方案,让车主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车内的整体色调与风格,满足了对座舱环境个性化的需求。后排乘客的乘坐感受是该车内部设计的一个重点,特别是配备了支持“零重力”模式的双独立座椅。这两个座椅能够调整至127.5°的特定倾斜角度,该角度参考了NASA关于人体在失重状态下自然姿态的研究,目的是让身体重量更均匀分布,减少乘坐压力。座椅还具备12向电动调节功能,方便不同身材的乘客找到合适的支撑位置。此外,集成的18点热石按摩功能,通过模拟热石按摩的方式,为长途旅行或日常通勤后的身体提供放松途径。


昊铂HL在人机交互体验上,基于新一代的8295P处理单元和广汽自研的端云一体化AI大模型进行了深度优化。实际体验中,语音助手的响应速度和对自然语言的理解确实有了 很大的提升,即使在略带口音或语速较快的情况下,识别准确率也保持在较高水平。控制导航路线规划、切换音乐曲目或是调节车窗开度等常用功能,通过语音指令基本都能顺畅完成。系统支持超过十轮的连续对话能力,使得交流过程少了很多“重新开始”的尴尬,更像是在和一位能记住上下文的助手沟通,这种连贯性在多指令操作时尤其方便。该座舱系统获得了中国汽研颁发的“AI智能座舱能力A+级认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智能化水平。



在车辆结构安全性方面,用户对新能源车的关注点往往非常集中。昊铂HL在这方面采用了名为“泰坦笼式”的车身设计理念,其特点是融合运用钢材与铝材。根据资料,这种混合结构中,铝合金与高强度钢材的使用比例达到了78%,旨在碰撞发生时,通过结构强度和刚性来吸收、分散冲击能量,同时对车身轻量化也有贡献。车辆通过了2024年版C-NCAP的安全碰撞测试,并获得了五星评价,这为评估其在标准化测试条件下的被动安全性能提供了参考依据。车内乘员保护措施方面,昊铂HL配置了多处安全气囊,覆盖了前排主副驾驶位、侧面位置以及头部保护区域。值得一提的是,其侧气帘的设计长度达到了2.83米,这样的覆盖范围理论上可以在车辆遭遇侧面撞击时,为前后排靠窗乘客的头、颈部提供更全面的缓冲保护。这套包含前排气囊、侧气囊和贯穿式侧气帘的组合,构成了车辆被动安全防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在意外发生时降低乘员受伤风险。



昊铂HL在智能化方面配备了其NDA4.0城市领航辅助驾驶系统。这套系统的运行基础包含了一系列传感器,如激光雷达、11个摄像头和3个毫米波雷达,并由NVIDIA DRIVE AGX Orin芯片提供算力支持。据称,该系统采用端到端架构,设计目标是覆盖超过99%的常见驾驶场景。在实际体验中,这意味着车辆尝试在复杂的城市交通拥堵和高速公路环境中为驾驶者提供持续的辅助,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路径规划,帮助减轻驾驶负担,提升行驶过程中的信心。
具体到功能层面,在城市道路行驶时,该系统可以辅助车辆进行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的导航,包括识别红绿灯并据此作出反应,以及根据实时路况调整车速和行驶路线。面对狭窄路段或路口时,系统会介入辅助操控,以求平稳安全通过。切换到高速公路场景,高速NDA功能可接管部分巡航和变道操作,例如在条件允许时自动超越慢车。此外,系统还集成了通过特定收费站闸机和辅助停入极窄车位的功能,这些旨在简化驾驶中的一些常规操作,尤其对于处理停车难题或频繁通过收费站的驾驶者来说,可能带来一定的便利。
在驾驶辅助技术方面,昊铂HL装备了广汽的ADiGO GSD智能驾驶系统。该系统整合了包括城市和高速公路场景下的导航辅助驾驶(NDA)以及自动泊车等功能。实际使用中,这套系统通过车身周围的传感器持续感知环境,能够依据实时路况和预设的驾驶策略进行辅助操作。例如,系统在识别到前方存在碰撞风险时,其自动紧急制动功能会被触发,旨在避免碰撞或降低碰撞的严重程度。值得注意的是,车辆配备的全速域及全向AEB系统,意味着无论车速高低,系统都能尝试识别并对前方、侧向或后方的静止及移动障碍物做出制动反应。

对于电动汽车而言,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是与车身结构同等重要的考量因素。昊铂HL在电池包设计上采用了包含阻热、耐热及防火特性的技术方案,其目标是抑制极端情况下的热失控蔓延。同时,车辆搭载的据称是第六代云端电池管理系统,用于不间断地监测电池单元的工作状态,理论上能够提前预警潜在的风险。除此之外,车辆也配置了基础的电子安全系统,如车身稳定控制(ESP)、牵引力控制(TCS)以及制动辅助(EBA)等,这些系统协同工作,主要目的是在湿滑路面或紧急避让等情况下,帮助驾驶者维持对车辆的控制。

昊铂HL在车内的一些安全相关细节上也有所考虑。座椅内部填充了高回弹海绵,这种材料的选择旨在提供日常乘坐的支撑性,并在发生碰撞时对乘员的身体姿态有一定约束作用,以配合安全带和气囊更好地发挥保护效果。此外,车内也按标准设置了儿童安全座椅的固定接口,方便携带儿童出行的家庭用户正确安装必要的儿童保护装置。综合来看,昊铂HL在主动规避风险、被动碰撞保护以及电池系统安全管理方面均部署了相应的技术和配置。


昊铂HL基于800伏高压电气平台打造,提供了两种主要的动力系统选择:纯电动(BEV)和增程式电动(EREV),以适应不同的用户场景和偏好。纯电车型在驱动形式上分为后驱和四驱。后驱版本配置的后置电机可输出250千瓦的最大功率和430牛·米的峰值扭矩。而四驱版本通过增加前置电机,将系统综合最大功率提升至380千瓦,综合峰值扭矩达到670牛·米,这样的动力储备意味着在需要快速响应时,车辆能够提供更强的加速能力。
在纯电续航里程方面,入门级纯电车型搭载容量为95.9千瓦时的三元锂电池(应用了弹匣电池技术),根据CLTC工况测试标准,其续航里程为670公里。其他配置则采用了容量为108.35千瓦时的同类型电池包,对应的CLTC工况续航里程分别为750公里和700公里。配备108.35千瓦时电池的版本还具备5C快充能力,官方数据显示在适宜条件下,将电量从30%充至80%大约需要10分钟,这对于减少长途旅行中的充电等待时间有实际帮助。
增程版车型采用后轮驱动布局,其驱动电机参数与纯电后驱版一致。该版本配备的是一块容量为60.21千瓦时的三元锂电池(来自宁德时代的骁遥超级增混电池),同样支持800伏平台的5C快速充电。在CLTC工况下,其纯电续航里程为350公里。通过增程器的介入,其综合续航里程被标定为超过1200公里,这种动力形式为那些对长途行驶有较高需求或充电便利性相对较低的用户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车辆底盘方面,昊铂HL全系采用了铝合金材质的底盘结构,并标配了空气悬架系统与SDC智能可变阻尼减振器,旨在实现行驶舒适性与操控性的动态平衡。同时,车辆还装备了ASTC鹰爪智能主动稳定系统以及被称为“双线融合超级魔毯”的技术,这些都属于提升行驶质感和稳定性的配置。此外,全系支持3.3千瓦的对外放电(V2L)功能,允许用户在户外等场景下,利用车辆电池为外部用电设备供电,拓展了车辆的使用场景。

昊铂HL在设计上展现出一定的特色,并在智能化方面配置了驾驶辅助和座舱交互功能。动力系统上,它提供了纯电和增程两种选择,配合不同的续航能力,试图满足不同用户的具体需求和使用习惯。整体而言,该车型尝试在外观、技术应用、性能表现及能源效率等多个维度达到平衡,体现了当前市场对新能源SUV综合产品力的要求。
展望后续发展,技术和市场需求总是在不断变化。昊铂HL未来能否通过软件更新等方式持续优化用户体验,是其保持吸引力的一个方面。消费者在做选择时,通常会考量车辆当前的功能特性以及品牌后续的技术支持能力。这类集成了较新科技的车型,让使用者得以一窥未来出行的可能性,并感受技术发展为交通出行带来的实际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