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经钩考】十二经脉气血循环流注圈

金东文化 2024-07-28 16:50:41

【医经钩考】十二经脉气血循环流注圈

金栋按:实际上,中医十二经脉(或二十八脉)气血循环流注之次序,是《灵枢·经脉》等篇手足三阴三阳十二脏腑经脉成熟定型后,以中焦“胃”府为中心的气血循环体系。因为气血生成与运行等生理功能的中心是“胃”府。如

(1)《灵枢·经脉》说:“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2)《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3)《灵枢·玉版》说:“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

即以中焦“胃”府为中心,“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气血的运行始于手太阴肺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灵枢·经脉》),经过六脏六腑十二经脉(二十八脉)相互衔接所构成的“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循环流注圈后,再回到手太阴肺脉。如下循环流注圈次序:

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①肺手太阴之脉(属肺、络大肠)→②大肠手阳明之脉(属大肠、络肺)→③胃足阳明之脉(属胃、络脾)→④脾足太阴之脉(属脾、络胃)→⑤心手少阴之脉(属心、络小肠)→⑥小肠手阳明之脉(属小肠、络心)→⑦膀胱足太阳之脉(属膀胱、络肾)→⑧肾足少阴之脉(属肾、络膀胱)→⑨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属心包络、络三焦)→⑩三焦手少阳之脉(属三焦、络心包)→胆足少阳之脉(属胆、络肝)→肝足厥阴之脉(属肝、络胆)→肺手太阴之脉。

十二经脉以“胃”府为中心的气血循环体系与现代医学脉管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淋巴管系统)不是一回事,即十二经脉气血循环流注走向与现代医学脉管循环系统血管的走向不相一致。所以,

廖育群等《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说:“这种错误的概念持续达千年之久,直至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人们对解剖可见的脉管系有了真正的了解,才认识到血管与经脉体系不是一回事。”

究其因,“是古人对于血管未弄清楚的结果。”(李申《中国科学史》)。

李申《中国科学史》说:“然而在人们企图弄清人体血管走向之前很久很久,已经用砭石进行治病。随着金属工具的发明,金属针代替了砭石。石砭和针刺,还有艾灸的效果,都是经验的总结。历史的实际应是知道穴位的位置在先,认为石砭或针刺发生作用是由于气血的运动并企图去寻找血管的走向在后,而血管的走向实际上当时又无法弄清,因而不得不迁就穴位的所在,这就造成了经络和血管的脱离。血管走向实际上又弄不清楚,实践的经验又难以否定,所以只好把穴位用线条连接起来,认为这就是经络,即理论上的气血通道。

“从马王堆帛书出现较为完整的经脉走向开始,到《黄帝内经·灵枢》,就有所发展或者纠正。最明显的是由十一条变为十二条,其走向也有区别。即在《灵枢》本身,对于经脉走向说法也有不同。至于穴位,从古到今,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宋代出现的针灸铜人以及相伴随的《铜人针灸经》,纠正了前人的错误。此后出现的《针灸资生经》,又纠正了铜人穴位、包括古人穴位的错误。其纠正的根据,都不是血管的实际走向,而是经验中穴位的实际作用。纠正的结果,就是经络的走向不断变化。这不是人体的血管走向会不断变化,而是医疗经验中穴位的位置在不断变化。穴位之所以会变化,也不是因为人体果然有什么解剖学意义上的经络,而只是疾病与穴位之间有经验性的联系。这些联系,虽然许多是稳定的,但不是都一致的。新的穴位会不断发现,旧的穴位有的也可能被放弃,或者改变位置。至于穴位和疾病之间为什么会发生作用,还应当做持续的理论探索。”

据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成都天回镇老关山汉墓出土的扁鹊学派之医竹简《天回医简·十二脉》,当时尚无“经脉”之名,只有“脉”名。此时之“脉”,“代表着循行性感觉的走行路线(刘澄中、张永贤《经脉医学》),英文表达是channel,即气的循行通道——气脉。绵阳市永兴镇出土的针灸木人(涪水经脉木人)与成都市天回镇出土的针灸木人(髹漆经脉人像),正是循行性感觉的竖行(直行、纵行)走行路线——竖行气脉,其特点是各自独立、互不衔接,并未与脏腑相连接。

何谓气脉?即人体内行气的通道。如修道者养生修炼、导引行气,小周天、大周天循环运行之气,甚至后世的“气功”之气等,当与此“气脉”有关。

气脉,始于扁鹊脉学。如

西汉·桓宽(桑弘羊)《盐铁论·轻重》说:“ 扁鹊抚息脉而知疾所由生,阳气盛则损之而调阴,寒气盛则损之而调阳。是以气脉调和,而邪气无所留矣。”

气脉,《汉语大词典》说:“血气和脉息。”息,呼吸也。脉息,气脉循行与呼吸之间的关系。如

(1)《灵枢·五十营》说:“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

(2)《难经·一难》曰:“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

从上可以看出,《灵枢·五十营》之“气”与《难经·一难》之“脉”互换,气即是脉,脉即是气,气脉是也。

(3)《灵枢·营气》说:“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气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故气从太阴出,注予阳明,上行至面,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此营气之行,逆顺之常也。”

(4)《难经·二十三难》曰:“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其始从中焦,注手太阴、阳明,阳明注足阳明、太阴,太阴注手少阴、太阳,太阳注足太阳、少阴,少阴注手心主、少阳,少阳注足少阳、厥阴,厥阴复环注手太阴。”

“脉”之前冠以“经”字,谓之“经脉”,始于《史记·仓公传》,即西汉时期始有“经脉”之词。而十二经脉成为运行气血的通道,则见于其后的《素问》《灵枢》《难经》这些医学典籍中了。实际上,十二经脉是行气的气脉,“所谓‘经’,根本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在‘气脉’的基础上创建的,虽有基础,但无形可见。根本原因是,‘气’是无形可见的,‘气脉’也是无形可见的。”(许进京、胡彦欣《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殊不知,中医的经脉是确实存在的,即确实存在于中国传统医学典籍、出土的医简帛书与针灸木人和历代民间中医郎中及官医、御医、太医等的临证经验中。但其并非人体的组织或结构,而是古代医家据天人相应观,以阴阳学说等为理论工具推演创建的。因其并非在人体解剖条件下发现的,故至今现代人体解剖未能证实。如

廖育群等《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说:“经脉学说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所独具的内容,其实质可以说是对人体神经系统以外的一种传导现象的描述。这个无法用形态解剖加以证实,但又被众多客观现象证明确实存在的传导系统——经脉学说。”

要之,中医的十二经脉,是“循行性感觉的走行路线”——行气的“气脉”,不是实体管道行血的“血脉”。气是无形的,故中医的经脉——气脉,其实质亦即无形之气道,故至今人体现代解剖学未能找到之、未能发现之、未能证实之。十二经脉之循行路线,在战国至西汉时期出土的医简帛书及针灸木人是向心模式的竖行(直行、纵行)气脉体系,是各自独立,互不衔接的,并未与脏腑相连接;而编纂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中医传世典籍如《素问》《灵枢》《难经》等是据“天人相应”说,附会推演、补充整理并改造了扁鹊脉学“气脉”而创建的“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循环流注的环型经脉体系。

以现代而言传统中医经脉的实质,它是现代医学除了中枢神经系统、脉管循环系统(心血管、淋巴管)等以外的一种特殊传导体系,即向心模式的“竖行(直行)气脉”体系,不是循环流注的“环型经脉”体系!

不当之处,敬请指正,谢谢了!

附:参考书目(略)

0 阅读:0

金东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