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变化莫测,今天你可能为人师表,明天也许就成了别人的学生。要想走得更远,甚至超越他人,就得有这样的心态:先做人家的老师学习传授,再转换角色成为人家的学生虚心求教。
在电视剧《亮剑》里头,丁伟在南京军事学院跟李云龙开了句玩笑,逗了他一下。李云龙一听,立马就不高兴了,啥也没说,直接往沙发上一躺,不理人了。
以前,常乃超曾败在李云龙手下,没想到现在他却变成了李云龙的老师,在南京军事学院当教员,人称常教员。
说起这个安排,估摸着挺多人都觉得李云龙挺冤的,明明战场上没人家厉害,最后反倒成了给人家上军事理论课的。
但很多人都没意识到,常乃超之所以能当李云龙的老师,还被叫做常教员,主要是因为那时候的大背景,给了他一个特别“身份”。
【“不善于奔跑的常乃超”】
说到《亮剑》里头李云龙跟国军暂七师开打的片段,可能有人没啥印象,但要是说到他被抓那会儿,想必大家都记得清清楚楚,特别是那句“我跑得慢”,简直是深入人心。
在淮海战役那段戏里头,李云龙指挥着二师的野战部队,瞅准国军暂七师还没摆开阵势,就从他们后头搞了个突袭,没费啥大力气就把这支队伍给收拾了。
暂七师的师长常乃超,因为自己是头头儿,怕被直接崩了,就偷偷混进了俘虏堆里,打算这么混过去。
李云龙心里有数,这群俘虏里头肯定藏着个“大角色”。于是,他就想了个法子,让大伙儿跑步,以此来瞧出端倪。他琢磨着,那些军队的头头脑脑,跑步肯定不是那些步兵战士的对手。
最后,李云龙的法子真灵了,没过多久,邢志国就从俘虏堆里把常乃超给拽了出来。常乃超喘着粗气说:“我...我这人,真跑不动。”
之后,常乃超为了挽回自己的颜面,就在李云龙眼前做了一系列动作。他先吞下一粒药,接着仰头灌了口酒,随后又悠哉地点上了一根烟。
接着,常乃超又斜眼瞟了下李云龙,开口就说自己是暂七师的少将师长,常乃超本人。说实话,他那时候的表现,真的是挺能“摆谱”的。
在《亮剑》这部剧里头,要说有谁敢在李云龙面前这么耍大牌,估摸着也就常乃超这么一个家伙了。
常年乃超这家伙还没完没了,接着他又开始说李云龙算不上真豪杰,自己输给他实在是心里不服。
瞧见常乃超的行为和言语,李云龙立马火了,拽着他就想干一架,多亏赵刚及时出手,这才让李云龙压下了怒火。
从这一幕咱们能明白,常乃超这脑回路是真够僵硬的,他居然把战场当成了两个人单挑的“比武台”。
战场上,时间真的太宝贵了,每一刻都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而且啊,战场跟格斗场可不一样,它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把敌人给干掉。
不过作为一校之长的常乃超,竟然连这点常识都搞不清,也难怪后来李云龙不信任他,毕竟光说不练实在太过虚夸了。
【“文人的身份”】
聊起常乃超领导的暂七师,最吸引眼球的一点,肯定是他们部队居然有自己的军乐队。
说起来,在抗日那会儿,还有解放战争的时候,师级部队里压根儿就没有军乐队这一码事。得要到军级部队,才有可能见到乐队的影子,不过这也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在解放战争那会儿的国军里头,有乐队这事儿可真是少见得很。毕竟那时候正打着仗呢,有那些钱去弄乐队,还不如多买点武器装备来得实在。
常乃超所在的暂七师之所以能有个乐队,其实就是他自己动手搞起来的,根本就不是上面专门给配的。
看过电视剧《亮剑》的朋友应该都清楚,在解放大战爆发之前,常乃超有段出国进修的经历,他跑到德国的一所军事学校去学习了。
因此,他之所以会搞起乐队这事儿,多半是因为在德国留学期间,接触并了解到了那种军队的文化氛围,这才想着在部队里头组建个军乐队。
从常乃超决定成立军乐队这事儿,咱们就能瞧出来,他是个挺有文化底蕴,挺文雅的人。毕竟,在部队里弄个军乐队,既能给紧绷着神经的战士们松松劲儿,又能给军营生活添点乐子,活跃气氛。
说起来,像李云龙这种大大咧咧的人,压根儿不会往这方面想,这样一来,反倒把常乃超那超高的文化功底和艺术品味给显出来了。
总的来看,常乃超的行事风格和讲话方式,让人感觉他就像是个深谙军事学问和艺术知识的书生。
常乃超能在解放战争结束后,在南京那所军事学院里当上高级教员,给李云龙讲课,主要就是因为他是个“文人”。
淮海战役那会儿,常乃超虽然一时疏忽,被李云龙给赢了,但这并不影响他脑袋里装着的那一套德军战斗体系的宝贵经验。
另外,常乃超曾在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待过一年多,对国防事务有他自己的见解。他在那会儿积累了不少经验,所以在国防问题上挺有门道的。
剧里头也展现了这番话,就拿在南京军事学堂,常乃超头一回给学生们上课那会儿来说,他开口便讲:“咱脚下这块地儿,往前挪个百十步,那就是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旧址。说真的,到现在我都觉得,我在那儿干了一年多的活儿,那些经验,还是挺管用的。”
换个说法就是,要是从另一个方面想,常乃超对于军事战役的学问,确实比我军不少高级将领掌握得更为透彻。
咱们军队里的好多高级指挥官,像李云龙他们,别说读书学习了,连基本的字都认不全,大部分人都是从乡下来的,没啥文化背景。
虽说李云龙打仗确实挺有一套,但要真从军事理论和战役策略上比起来,他可比不上常乃超。
另外,那时候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们,经历了抗日战斗和解放战争的洗礼,战术运用上那叫一个出神入化,但他们唯独缺的就是这些军事理论知识。
现在内战已经打完了,接下来咱得琢磨跟外国军队交手时该咋办。毕竟,外国的军事行动那都是一整套体系来的,就像常乃超在德国学到的德军作战方法那样。
常言道,“了解对手和自己,才能稳操胜券”,因此,咱们军队的高级将领们,得大概摸清外国军队的打法体系,这样国防指挥时才能想出合适的对策来应对。
常乃超这人,他既出过国留学,还在国防部作战厅待过,是个经验丰富的军人,所以当李云龙的老师,那真是再合适不过了。他能教李云龙,这事儿想想也挺合乎情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