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汕头,我们跟着英歌舞队在雨中巡村走巷

伯伦看旅游 2025-03-06 05:09:42

潮汕旅游就是慕英歌舞之名而来,第一站选择了英歌舞的发源地潮阳,属汕头市。潮阳英歌舞最早起源于原始图腾崇拜派生出的用于驱邪逐疫的古代傩舞,在唐宋时期已成雏形,至明代大为盛行,并融合《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形象和故事情节进行了角色设定和动作设计,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中成为潮汕地区独特的民间艺术,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遗。

抵达潮阳后追逐的第一场英歌舞是个雨天,同伴们对是否有英歌舞表演表示怀疑,我安慰她们说,肯定会有的,原则上来说这是一种神圣的祭神活动,在潮汕人的信仰里即使下刀子他们也会按程序准时举办。

在高德地图的导航和本地人的指引下,我们进入马路边的一个红色拱门穿过一条长长的巷子,果然就看见了一个村庙的舞台,台上正在表演本地的非遗潮剧,咿咿呀呀我们也听不懂,只图看个热闹,守候英歌舞的开场。

雨继续哗啦哗啦地下,在我们的忐忑中陆陆续续来了一些化了妆的孩子,他们就是今天的英歌舞表演队,本地人告诉我们今天有两支英歌队表演,除了他们村的一支,还邀请了另一个村子里的表演队,很热闹的。我们感觉很幸运。

吉时已到,在长辈们完成一套复杂的祭祀程序之后,第一支英歌队出发开始边跳边巡村拜庙,我们盲目热情地追随着他们在风雨中穿街走巷,深一脚浅一脚地淌水而行,不一会儿就湿透了鞋子,但依然很开心。

他们遇庙拜庙,遇神敬神,每到一处都要表演一套的英歌舞,即使路边角落里的一个小小庙台,也要去打卡表示尊重。这大约就是英歌舞能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根本原因。

雨继续下得很大,在村子里一大段不需要跳舞的行程里,他们终于有了空闲跟我们聊天,介绍他们的行程、队伍和英歌舞的有关知识,跳舞的都是年轻人,最小的才十四岁,最大的也不过二十,主要是男孩,也有两个水浒传中扈三娘和孙二娘角色设定的女孩,画的妆容都是水浒英雄形象,也有一些固定设计的动作和阵法。

如脸谱中:红色脸(关胜)是前锋队长,黑白脸(李逵)是侦察兵,绿脸(时迁)是传递密信的“特种兵”。

如动作中:“双龙出海”阵型表示倭寇登陆预警;“碎步三击”表示三更集合暗号;而“回马棍”就是诱敌深入战术。

雨中步行一个小时后,我们跟随的英歌舞巡村队伍终于回到了主庙舞台前,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的热情观众,多是本地人,也有我们这样来自远方的游客,只为刚刚上过春晚的英歌舞而来。

雨下得稍小了些,英歌舞队员们脱掉雨衣开始两场最隆重的完整套表演,他们不畏风雨,鼓点激昂、舞步铿锵、喊声嘹亮、动作整齐、激情四射,看得我们观众热血沸腾,不负这一场风雨之中追逐的英歌舞之行。

0 阅读:4
伯伦看旅游

伯伦看旅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