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墨,安徽古徽州的标志产品。有落纸如漆,色泽黑润,经久不褪,纸笔不胶,香味浓郁,丰肌腻理等特点,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
徽墨品种繁多,主要有漆烟、油烟、松烟、全烟、净烟、减胶、加香等。高级漆烟墨,是用桐油烟、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10余种材料制成。徽墨集绘画、书法、诗歌、雕刻、等艺术于一体,使墨本身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珍品。值得收藏。由于墨是消耗品,清代的墨存世的都极少,就别说明代了。
明清民国徽墨的种类、特点及名品梳理一、徽墨的主要种类与特点御墨特点:专供皇室使用,选料上乘,工艺精湛,形制多样(如长、方、圆、玉佩等),题识常见“御用”“御墨”。清乾隆御墨以“莹润如玉,质坚如石”著称,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
代表品种:
清乾隆御墨(两方),成交价34.5万元。
汪惟高制双龙玉玺墨(乾隆时期),背面篆书“云行雨施,万国咸宁”,为宫廷御用墨。
存世量:多为清代遗存,存世较少,尤其明代御墨罕见。

特点:进呈皇帝的定制墨,烟料优质,雕刻精细,题字多为吉祥语(如“亿万斯年”“天章云焕”)。
代表品种:
明方于鲁制“太平有象”图墨,成交价126.5万元1。
存世量:明代贡墨稀少,清代较多但精品有限。
文人自制墨特点:文人按个人喜好定制,造型多样(如书卷式、古璧式),融合书画、篆刻艺术,兼具实用与收藏价值。
代表品种:

明程君房制“异鱼吐墨”墨,成交价29.9万元。
张充和藏谷璧墨,成交价8.96万元。
存世量:明代名家(如程君房、方于鲁)作品稀缺,清代文人墨存世较多但品相参差。
集锦墨特点:成套墨品,题材涵盖山水、花木、人物等,工艺繁复,观赏性强。
代表系列:

清代詹大有款《翰苑清赏墨》(八件),成交价6.9万元。
明代“桑林鸿渐”款六方墨,成交价10.35万元。

存世量:清代集锦墨较常见,但是也有赝品要谨慎购买。明代精品罕见。
纪念墨特点:反映历史事件或人物,具时代特征。如民国胡开文地球墨,绘世界地图并标注中文地名,边款刻英文获奖记录3。存世量:民国时期存世较多,但原版精品稀缺。

明万历程君房制「大国香」龙纹墨及红漆墨盒,成交价161万元。
清乾隆御墨(两方)34.5万元。
民国胡开文地球墨(原模重刻版)因历史意义独特,拍卖价可达数十万元。
中低价品类:清代普通文人定版墨约3000-5000元,集锦墨3万元左右。
民国松烟墨(如砚形墨)约800元,晚清十二生肖墨约3000元。
存世量对比:明代:程君房、方于鲁等名家墨存世极少,多为博物馆或顶级藏家持有。
清代:御墨、贡墨存世量中等,但品相完好的较少;集锦墨因批量生产,存世较多。
民国:纪念墨(如地球墨)和实用墨存世量较大,但精品稀缺。



80年代
总结徽墨收藏需重点关注名家作品、御用贡墨及特殊题材墨,其存世量与工艺复杂度直接影响价值。明清精品因稀缺性价格居高不下,民国墨则因历史意义和存世量适中,成为中端市场热点。建议结合拍卖记录与墨品完整性进行鉴别,如程君房、方于鲁等名家的铭款、形制及保存状态。初级收藏者可以关注清代和民国文人的订制墨,书法和绘画都好的精品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