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节气依律而至。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即将到来。
小暑有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网上有人说“温风就是热风”,窃以为,这种说法不严谨。
我个人不认为古人分不清“温”和“热”,“温”就是“温”,“热”就是“热”。
我们先来看一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小暑的注解:小暑,六月节。《说文》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再看一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立春的注解:东风解冻,冻结于冬……然气温,故解冻。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古人那里,“温”是“温”,“热”是“热”,不是简单的混同。
还记得夏至三候中有一候是半夏生吗?[1]《本草备要》等中药典籍中记载,半夏“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有毒”。
传统医学认为中药有“四气五味”。《神农本草经》序录写道:药有酸甜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所以,我个人认为,小暑三候中的“温风至”,就是“温”风起,不是“热”风。
我们都知道,“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初伏是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入伏,一般也就是小暑时节了。
既然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那为什么还不是“热”风,而是“温”风呢?
这里,我有一点小小的思考。老规矩,不算多么严肃的科学研究,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思考,如有不同意见,还请板砖轻拍。
我认为,在古人看来,“热”的是这个时节,在一年中相对其它时候,是最“热”了。但只要有风,这风,就不算“热”,就是“温”。只有那种纯粹没有风,太阳炙烤大地,空气也不流动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热”,只要有风,就能送来一丝清凉。所以,二十四节气当中,小暑有一个“温风至”,立秋有一个“凉风至”,没有“寒风至”和“热风至”。
我们经常有这种体会,各种文学作品中也有这类描写:“炎热的夏天,没有一丝风……”“在树阴下乘凉,这时,刮来一丝凉爽的风”等等等等,诸如此类。过去没有现代制冷技术的时候,就是扇一扇扇子,人工制造一点风喽,也会感觉到凉快。
今年的气候也是如此,前段时间,最高气温都突破40摄氏度了,不怎么刮风,就是太阳炙烤大地的干热。近些时候全国普遍降雨,温度降了一些。夏至末尾,快到小暑的时候,经常能刮一阵风,让人体感上感觉确实能凉爽一些。
如同我们讨论过的,冬至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到达最南,再往后开始逐渐向北,[2]那么夏至的时候,太阳直射地球位置到达最北,再往后开始逐渐向南。
这个过程,就导致了我们再往北,比如西伯利亚,接受到太阳辐射的热量逐渐减少。东南海上的热量由于海水蒸发等原因,也不如我们这块陆地储蓄的热量多。
接收热量的差别,导致了不同地区温度的差异、空气的垂直流动,比如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不同地区气压就产生了差异,进一步导致了空气的横向流动,这就产生了风。
嗯,回忆了一下,中学物理基本上也就是这么讲的。
像小暑“温风至”这样,自然界这种量级的风,不是人类目前的能力能够造出来的。人类到目前为止,只能是利用自然界的风。比如在海上、山口这些地方建风力发电机,过去帆船时代借风远航等等。
嗯,只要有风,就能带走热量,让人感觉不那么热。
其实,到现在为止,人类所有的降温手段,本质上都是热交换。
空调,冷柜,冰箱,冷链运输车,都是热交换;数据中心沉到海里,放到贵州的大山洞里,也是;过去夏天把西瓜吊在井里泡着,也是。
这一点,制冷与制热稍稍有点不同。制热有直接释放和热交换,煤炭等化石燃料燃烧取暖,就属于直接释放热量,冬天北方烧的暖气则属于热交换了。
其实这个很好理解。因为在人类目前接触到的宇宙中,只有热这种能量,没有冷这种能量。我们感觉到的“冷”,其实应该是不那么“热”。太阳光是热辐射,石头里面的分子运动,也是热能。冷热、温度,只是对热能的一种度量和反映而已。从这方面说,热力学温度确实比摄氏温度更接近事物本源。
可能有的朋友会问,那山洞里,井水里,它们的冷又来自于哪里呢?我认为,这些地方不是“冷”,它们只是相对不那么“热”。山洞里接收的太阳辐射少,隔热了,水井深入地下,除了隔热以外,井水和连通的地下水也存在热传导,从而实现了热交换进而达到降温的效果。
向古人学习,借助自然的力量,可以使生活更顺滑一些。比如,尽量使用自然降温法,有条件的前提下,少吹一点空调,该热的时候,就让人体去适应夏天的热。注意,我说的是有条件的前提下。没有条件借助自然方法降温的,空调还是很有必要的续命手段,都要中暑了,还不吹一吹空调,也是有点轴的。
比如,海南这些地方,就很炎热,也没有窑洞之类的,在古代属于蛮荒之地,是从中原千里流放才去的地方。现代城市钢筋水泥,高楼大厦,空气流动本就不好,不接地气树荫少,再加上城市热岛效应的加持,那叫一个热。这些场景,空调的运用是少不了的。
我们的先祖真的很伟大,也很厉害。早早的就发现了如何借助自然的力量,让自己的生活环境好一点。比如,东北过去常见的地窨(yìn)子和北方黄土高原常见的土窑洞,还有过去家家户户储藏冬储菜用的菜窖、地窖,就能够借助自然的力量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见过窑洞的都知道,窑洞的顶都是拱形的,除了拱形能提高受力强度以外,还能让窑洞内的空气自然实现微循环。窑洞的拱顶,造成了窑洞内部空间的高低差,高的地方气压小一点,气温低一点,低的地方,气压大一点,气温高一点,不要小看这一点点差异,如果稍微有一点外界的能量,比如阳光射入窑洞口,加热了一部分空气,或者生火做饭,哪怕人身上的一点热气,都能够推动窑洞内的空气,实现自然的微循环。
如此微弱的循环,不用心是难以察觉的。如果在窑洞内点香,通过烟雾的走向,略微能看个大概。
我自己大概画了个图,如下。窑洞顶部的拱形空间,造成了极微弱的气压和温度差异,为洞内空气的循环提供了自然的驱动力。
窑洞内空气微弱循环示意图
当然了,这种循环很微弱,也很微妙。微弱到绝大多数人都会忽视它的存在,微妙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几乎都会忽略它对人的影响。但是,哪怕是这一点点的极微弱的影响,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也能产生足够的影响。
长时间没有人居住的窑洞,空气基本上不循环,人进去会有“阴森森”的感觉,一股子发霉的味道。民间俗语说有没有“人气儿”。何为“人气儿”?拿仪器去测量、观测,肯定是找不到的,但是,站在那里,就能够感觉到。
这些,也恰好能契合传统文化当中的一部分内容。其实,古人研究出来的一些个玄学,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讲如何选择居所,从而获得足够的阳光、流通的空气、安全的屏障、畅通的排水。
我们这座省会城市,某高档小区,每年一到夏天,雨下得稍微急一点,必然被淹,车库里整个灌满了水,各种车都泡得那叫个一塌糊涂。按理说这种高档小区排水设施不会太差,省会整体也一直在进行排水河道的改造和雨污分流、海绵城市建设。只不过,在大自然那种体量的降雨下,人类的力量还是很渺小的。所以,古人修院建房之前,总要仔细挑地方。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个小区的名字里,有一个与水有关的字。
“宇”是房檐的意思。到暑天,蟋蟀爱在墙角叫唤。很奇怪,今年到现在,一直没有听到像往年那样规模的此起彼伏的蝉鸣声,只有在较大的林子深处才能偶尔听到蝉鸣,这很不寻常。不知道,“蟋蟀居宇”的物候是否还会像以前那样出现。
鹰在这个时节开始变得凶猛,直到秋高气爽时节翱翔天际,捕食猎物。凡事的发展变化,总有一个过程。有些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这篇文章写到一半,美国一个什么地标被炸了,英国首相和一帮手下呼啦抄都辞职了,日本前首相在街头被人打了黑枪,不治身亡。这几年全世界都很魔幻,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从历史长河的角度来看,很多事物都是遵循一定规律的。时间跨度越长、观察范围越广,趋势和规律就越明显。“大数定律”也是这个意思。
大道理管小道理,大气候影响小气候。
[1]参见本号二十四节气专栏文章《「夏至」-夏至一阴生,长夜独先知》。
[2]参见本号二十四节气专栏文章《「冬至」一阳升起,一线生机》。
岁月无常 慨当以慷
笑看红尘 信笔由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