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农民陈永贵是怎么进入中南海的?

彼岸紫竹 2024-04-03 08:53:40

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曾经是一句人人皆知的口号。大庆油田涌现出了劳模王进喜,大寨农村则产生了农民陈永贵。

今天我们就聊聊农民陈永贵。

农业学大寨

陕西省昔阳县大寨没要国家一分钱救济,甚至向国家上缴了数万斤粮食。

大寨位于山西省昔阳县境内,新中国建立前是太行山区的一个穷山村。当时,全村共有60多户人家,802亩土地被分割成4700多块 ,生产条件极差。人们概括说,这里是"山穷水恶土地薄,七沟八梁一面坡"。

在旧中国,普通的农民生活都不容易,而大寨的农民开局简直就是地狱模式,风调雨顺的年景,一亩大寨的土地也产不出150斤粮食,我查了一下,目前全国玉米的平均亩产是870斤,解放前大寨只有这个数字的六分之一。

1953年,大寨响应中央号召,在陈永贵、郭凤莲等大寨人的带领下,下决心改变落后的面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治山治水,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建设了层层梯田,又改良土壤、修渠储水、引水浇地,不再靠天吃饭。

十年后,大寨亩产猛增至700多斤,增长了4倍。

到了1963年,又是丰收的一年,陈永贵被邀请到各地介绍大寨的经验。他不仅展示了大寨人的精神风貌,更展示了自己绝佳的口才。

陈永贵虽然识字不多,但特别能说,能滔滔不绝讲两三个小时。他讲起来内容生动活泼,妙语连珠,自己创造了很多顺口溜,常常引得听众哄堂大笑。他的笑话在全省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听到他报告的人们个个情绪激昂。

著名作家赵树理听到他的讲话,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1963年,毛泽东南巡专列到了邯郸,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登上专列汇报。陶鲁笳提到陈永贵时,毛泽东饶有兴趣的问了陈永贵的情况。陶鲁笳对陈永贵大加称赞,毛泽东连连点头。

随后,毛泽东继续南巡,毛泽东每到一处,都会谈起大寨精神。

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大寨之路》的长篇通讯,同时还发表了《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社论。每天中午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广播长篇报告文学《大寨英雄谱》,电波让陈永贵的名字家喻户晓。

不久,毛泽东更是发出号召“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在全国掀起了学习大寨的高潮。

从农民到副总理

陈永贵1914年在山西省昔阳县乐平镇石山村出生,1948年加入了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政府生产委员,中共大寨村支部书记、大寨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

1964年12月26日上午到北京开会的陈永贵被毛泽东邀请参加自己的生日宴会。陈永贵不像很多人见到毛泽东那样紧张的话也说不出来,而是侃侃而谈。

第二天,全国各大报纸都以显著版面登载了毛泽东和陈永贵亲切握手的照片。陈永贵后来兼任了昔阳县委书记、晋中地委书记、山西省委副书记等职。各地官员纷纷前往大赛参观。

1965年,陈永贵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1969年中共九大,陈永贵当选中央委员。

1975年1月,陈永贵到北京参加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周恩来通知陈永贵,中央准备安排他当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就这样,陈永贵当选为国务院副总理,中央给陈永贵配了几个秘书,一边帮他提高文化水平,一边帮他批阅文件。因为识字有限,文件都由秘书念。

由于不习惯住在中南海钓鱼台,陈永贵搬到了交道口的一处四合院,因为不习惯高级厨师做的菜,他专门从山西调来了一位山西面食厨师。

1975年9月。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在昔阳县开幕。会议由华国锋主持,陈永贵致开幕辞,邓小平在大会上做重要讲话。

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之后, 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邓小平, 和华国锋、陈永贵密切配合, 推动了全国“农业学大寨”运动。

1980年8月30日,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接受了陈永贵辞去国务院副总理职务的请求。

1983年,陈永贵给中央写信,希望能够出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很快,他就被安排到了北京东郊农场当顾问。

1986年3月26日,陈永贵病逝于北京, 享年71岁。按邓小平意见, 依照副总理规格召开了追悼会。

结语

全世界还有哪一个国家能让一个农民当政府的副总理?我知道商人、演员、蹦床运动员都能当国家领导人,就是没听过农民可以。但是,当时的中国,工业化、城镇化都还没有完成,全中国几亿农民,为什么不能由农民来当副总理?

其他的不说,就说以陈永贵为首的大寨人,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不抛弃,不放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硬生生在没有大型工业机械的情况下,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大寨的奇迹,这不就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接受的教育,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吗?

只要有这股精神在,无论是大漂亮国,还是它的盟友,想要遏制中国崛起的企图都不可能得逞!

0 阅读:8
彼岸紫竹

彼岸紫竹

挖掘真相,用冷静的理性温暖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