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热闹劲儿虽然渐渐平息,但在咱们的传统里,不到二月二,这“年”的味儿就还没散完。家家户户都还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各种习俗和传统活动依旧让人回味无穷。
这不,转眼间正月二十四就到了,这一天,老百姓们都会依照老传统,举行一些特定的仪式,祭拜祈福,希望新的一年能够五谷丰登、财源广进。
习俗一:打粮囤在这一天,人们会用草木灰在院子里画出一个个圆圆的同心圆,然后在中间放上一堆粮食,象征着粮食丰收、颗粒归仓。这个习俗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小填仓节”。想想看,粮食堆得满满当当,这不就意味着新的一年里咱们能衣食无忧、日子越过越红火嘛!
习俗二:接金佛正月二十四还是佛教中大正禅师的诞辰日。大正禅师,那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天资聪颖,十四岁就受具足戒,深受百姓们的尊敬。元英宗至治初年,他还被召进宫里说法,被封为“佛日圆明慧辩禅师”。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焚香祭拜,祈求大正禅师赐福安康,保佑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习俗三:迎姑婆这里的“姑婆”啊,其实是对“法妙仙母”的尊称。相传很久以前,有条船在大麻榕树码头触礁了,形势危急,船上的人束手无策。就在这时,一位女子出现了,她带着大家脱离了危险。这位女子就是“法妙仙母”,她可是救了所有人的命啊!从那以后,大埔县的老百姓每年正月二十四都会载歌载舞、锣鼓喧天地去迎接“姑婆”,希望她能保佑民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除了这些习俗外,正月二十四这天还有两种食物特别受欢迎,吃了能添丁进口、日子红火旺起来!1、八宝饭。这八宝饭啊,可是个传统美食,由糯米、红枣、葡萄干、坚果等多种食材制作而成,吃起来软糯香甜,别提多好吃了!正月二十四吃八宝饭,寓意着“八方来财、五谷丰登、幸福甜蜜、团团圆圆、蒸蒸日上”。
2、鱼汤。填仓节这天,天津的老百姓家家户户都会吃稻米干饭、喝鲫鱼汤,象征着富足美满。为啥选鲫鱼呢?因为“鲫”谐音“吉”,“鱼”谐音“余”,大吉大利、年年有余嘛!而且春天的鲫鱼最是肥美,做成汤那叫一个鲜啊!
正月二十四这天,不妨试试这两样美食吧!吃了不仅能添丁进口、日子红火旺起来,还能感受到咱们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温馨。让咱们一起期盼新的一年里家人平安健康、生活幸福美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