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其趣味有高下:关于谢无量书法

书艺飘香 2024-08-30 22:41:34
关注 ▲书艺公社▲ 与万千书坛精英,探寻醉中国的书画印生活新方式!

来源 l 书艺公社(ID:shufaorg)作者 l 老秋

原想过取题“也说谢无量书法”,又觉得不符实情,因为这些段落文字的输入,最初只是为自己整理的偶感札记,实在没打算佯装作文。谢无量的书法一时间再被关注和热议,缘于先生的“法海圆融”书法编年展日前在北京开幕。1“书法不难于谨严而难于烂漫”——之前就有推举谢无量书法的文章以这句为题,这题既是判断句又是启示句,既简明又准确,是一个很适合于谢字评介的观点,也是一个欣赏谢无量书法的客观视角。拙朴与烂漫,显然是谢无量书法面貌的基本特征。谨严的意思是慎重严肃、精细严密;烂漫的意思是坦率自然、毫不做作。二者的含义基本是对立的。谨严的,不外乎是既定的、规范的,往往又是刻板的,而烂漫的,则是天真的、心性的和适意的。历来被视为“心画”的书法,显然是烂漫格调更具艺术的表现力,更能反映人性中的情和趣。就艺术形式来说,所谓规范的,更多的时候其实难免生硬、拘谨和了无生趣。谨严与烂漫之间的差别显而易见。“诗不求工字不奇,天真烂漫是吾师”,苏东坡的这话,说出了艺术表现“不工”、“不奇”和“天真烂漫”的难得。2“书法有法”的法,常有人仅仅视为既定的法则和法度,但是,如果纵向地去理解书法之法的存在,并不难发现,其中“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 “拙者胜巧,敛者胜舒,朴者胜华”等等,同样是体现在历代碑帖经典中的法宝,倒是这类法宝有些形而上的抽象,需要心领神会才有可能与之契合,而不同于可触摸、易言说的技术层面的法。如唐人虞世南说的:“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书法中的神采,大致是指与“形”相对应的人格化的意趣。神采的可贵处,至少离不开率真,离不开去了雕饰的气息。观谢无量笔墨中点划、线条乃至行气和布局的烂漫气息,无异于探见满目免俗的个人情感符号,探见谢氏彼时特定的生命状态,生动而又含蓄。烂漫品质,实际上是有抵达难度的人文境界——谢无量学贯中西,著述等身,涉猎文学、哲学、诗歌、历史和宗教,深厚的学养,无疑是他性情淡逸的底气,由此,他笔底的从容、洗练和空疏,也就是顺理成章的品质了。同样关键的是,如果对先生跨度三个不同时代和政治形态的人生有更多的了解,如果对并非完人也不无生活瑕疵的谢无量有更多的了解,当然就容易理解到他的笔墨中不雕和不羁的生成缘由。“志气平和、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书谱》中孙过庭的这话,可看作是一种书法的信仰,而用这话来概括谢无量的书法面貌,尤其是他晚年的作品格调,正是恰如其分的。3也有说谢字“技法”一般的,甚至有说谢字是丑书的,这都不足为奇,徐谓、黄宾虹、徐生翁、陶博吾等,也总见有人否定他们的艺术高度,至于当今一些具有探索性并获得相当成就的艺术家及作品被诟病,就更是常见了。你好奇他们为什么就不试着怀疑一下自己的评判,他们则一口咬定你只会人云亦云之类。如果是审美趣味的差别,这之间就不是通常意义的话不投机的隔阂,也不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口味不同——“谈其口味无争辩,谈其趣味有高下”,说得就是这么回事吧。也就是说,艺术鉴赏中个人结论的迥异,并不等同于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口味区别,审美的结论取决于个人的审美趣味。日常饮食习惯的口味,是由生理条件和生存环境决定的,当然不可凭自己的好恶来认定饮食口味的高低好坏,但艺术的审美趣味,是综合了诸多因素的能力,包括个人的眼界学识、人文修养和生活体验等。朱光潜说“审美趣味就是鉴赏力或审美能力”。叶圣陶谈到李叔同后期书法时说:“若问他的字为什么使我喜欢,我只能直觉地回答,因为它蕴藉有味……不亢不卑,和颜悦色,在那里从容论道……”叶公直觉中的“蕴藉有味”所指,不外乎就是审美趣味,类似的直觉,也能从谢无量书法中得到,而“渐老渐熟,乃造平淡”的直观,更让晚年的谢字添了值得玩味处——好比画品的“逸”格:“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另有想说的是,真正有艺术价值和生命力的艺术作品,从来都是艺术家个体脱出尘表的呈现,从来都是具有创造性的而不是拘泥于成规的技法复制,从来都不是为了迎合社会或“大众”概念的群体而为之的产物。尽管谢无量先生大概是不乐意自己被称作艺术家的。2024.8.26.于南昌
0 阅读:0

书艺飘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