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红军、八路军、解放军、志愿军用什么火炮?五花八门杂牌火炮时代
在系统介绍解放军装备的制式长身管火炮之前,我们先简单回忆一下解放军早期的火炮历史。在50年代自产仿苏式火炮之前,解放军的火炮型号杂乱,来源复杂,堪称世界火炮百科全书。更要命的是,红军建军后长达10多年,都无法得一定数量的长身管火炮,导致严重缺乏攻坚能力。听萨沙说一说吧。
红军时代没有制造长身管火炮的能力,军队的火炮全部是缴获而来,炮弹也无法自产。
很多人不能理解制造火炮的难度,认为清王朝末期都可以大量自产火炮,为什么民国就办不到?
且不谈其他的,民国制造的火炮同清末不一样,为合金钢火炮,而不是清末的碳素钢。
想要大量生产合金钢,必须建立现代化的钢铁制造体系。
即便到了二战时期,全世界也只有几个大国强国可以做到。
蒋介石曾经邀请德国顾问评估建立大型钢铁厂,得到的结论是初期投入就要上千万银元。
对于财政赤字占财政支出七成以上的国民政府来说,这是一笔难以想象的巨款。
退一步说,就算钱不是问题,建立这个钢铁体系也需要至少10年时间。
新中国建立以后不惜代价发展钢铁行业。“一五”计划时期,国家把156项苏联援建项目的近一半投在钢铁上。在苏联资金和技术的大力支持下,新中国花费长达10多年,期间还有全国规模的大炼钢铁运动,才将钢铁产量提高到1223万吨,超越了二战时期日本的钢铁年产量。
而国民政府从1926年北伐以后始终在激烈的内战和外战中,直到1937年因蒋介石被张学良、杨虎城活捉才停战了短短几个月。
当时国民政府没有财力物力发展钢铁工业,也就不可能大规模制造长身管火炮。
如果当时中国合法政府尚且不能够造炮,连正经兵工厂都没有的红军当然更不可能造炮,只能依靠缴获。
由于红军经常打歼灭战,所以缴获了国军不少火炮。比如1930年7月2日,红军部队利用蒋介石忙于中原大战、兵力空虚的机会,一举攻克湖南岳州,缴获了4门75毫米野炮和12门山炮,最后仅带走2门山炮,其余炸毁。
7日,红军攻打湖南省会长沙,缴获1门山炮和6门迫击炮,用这些装备组建了1个山炮连和2个迫击炮连。
半年后第二次围剿期间,中央红军缴获2门山炮和20余门迫击炮,增设两个山炮连。
在随后的第三、四次反围剿中,中央红军部队依靠作战缴获不断壮大,到1934年10月长征前夕,中央红军炮兵已经扩展到12个连,共有38门山炮、迫击炮和2473颗炮弹。其中,红1、3军团炮兵营各有8门炮和600余颗炮弹;红5、8、9军团炮兵营各有2门炮和近百颗炮弹;红炮兵营各有2门炮和104颗炮弹;军委直属炮兵营16门炮和近千颗炮弹。
山炮有10门左右,似乎还可以,然而此时中央红军有十多万规模,这几门火炮根本算不了什么。
蒋介石在前三次围剿失败后,制定了步步推进的碉堡战术,核心思想就是瓦解没有火炮的红军游击战术。
今天来看,中央军的碉堡封锁线很垃圾,甚至可以说是愚蠢,充其量只是利用野战土木工事稳步合围而已。
然而,没有榴弹炮的红军是难以对付这些碉堡的,机枪打不穿,手榴弹炸不了,迫击炮打不动。最终就是,蒋介石花费了整整1年时间,终于在第五次围剿中获胜,摧毁了红军在中国南方的五大苏区。
中央红军长征初期,遭遇了一连串失败。尤其是湘江会战中,中央红军为了突破湘军和桂军的湘江封锁线,不惜代价的急行军,将沉重无法携带的火炮几乎都丢弃了。仅剩当初在长沙缴获的那门德式75毫米山炮,这门火炮一直被带到了贵州。
在四渡赤水强行军中,炮兵实在无法携带如此沉重的火炮,在贵州崎岖山地上快速行军,只能将其丢入赤水河里。
换句话说,长征初期有10万规模的中央红军,在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苏区时连1门长身管火炮也没有了。
到了1936年8月红军三大主力在陕北吴起镇胜利会师时,红军又有了3门火炮。其中2门是1936年东征山西时,从阎锡山的晋绥军手中缴获而来的。剩下那门75毫米沪造山炮,则是贺龙红二方面军历尽千辛万苦,爬雪山过草地,从湘西苏区带过来的。
此时陕北红军有近3万规模,区区3门山炮又如何够用!
到了抗战时期,八路军的山野炮仍然奇缺。
八路军有个总部炮兵团,是1938年1月成立的,后来在朝鲜人民军赫赫有名的人民军炮兵司令武亭,担任炮兵团团长。
总部炮兵团仅有10多门山炮和4门迫击炮,配属3个山炮营。
其中1个山炮营留守陕北苏区,其余2个山炮营则开赴抗日前线作战。
火炮数量很少,炮弹奇缺,加上炮兵素质不高,山炮营作战效果并不好:当时,全团人员大多数是来自山西及周边省份的农民,还有一些来自同蒲路、平汉路和陇海路的铁路工人,其余是青年学生。许多人连枪都不会打,更不用说操炮了。
在1940年百团大战的关家垴战斗中,区区500多日寇盘踞山村关家垴,居高临下修建了一些简易野战工事,就整整阻挡了八路军上万部队猛攻了2天。
期间,八路军使用迫击炮发射了大量炮弹,让日军伤亡过半。因迫击炮没有摧毁工事的能力,八路军不能获得决定性胜利:炮兵团九连连长、神炮手赵章成决定用猛烈的炮火压倒敌人。他亲自带一门迫击炮和十几个人,悄悄来到一处断崖下隐藏起来。当时敌人在上,我军在下,双方距离只有三四十米。在测量好距离后,赵章成采用88.5度的特大射角,以每分钟四五十发的速度一口气不停地进行超速射击。在射击过程中,由8个战士开启炮弹箱准备炮弹,4个战士不停地装引信,就这样都供不上赵章成一个人的射击速度。短短6分钟时间,他连续发射了240发炮弹,平均一秒半一发,而且炮弹几乎是直上直下地打入敌人阵地的。
八路军山炮营也参加了战斗,因日寇修建了一些防炮工事,山炮的炮击精度太差,炮弹奇缺,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至于日寇很快发现了八路军的弱点,同样采用碉堡战术,也就是炮楼来对付游击战。
在日寇控制区或者他们认为的“治安区”(有八路军活动的地区),日军会修建大量炮楼、公路、封锁沟。
在炮楼内驻守一个班到一个连的日伪军,借此对付八路军。
这些粗制滥造的砖石炮楼,有时候砖石的厚度不过一个手掌宽度而已,对于缺乏长身管火炮的八路军来说仍然是很难对付的。
只要存在一个炮楼,日寇就可以有效的控制附近几个村子,这几个村子的八路军就无法在白天公开活动。
假以时日,这些地区就变成了日占区,八路军只能有少量游击队在这些地区活动。
八路军逐步意识到,长身管火炮的作用是无法取代的。
只要有了火炮,日寇的炮楼战术就不堪一击:1944年10月,太岳军区决一旅在山西省沁源县上兴居成立了山炮连。编制为2个排,4个班。当时山炮连仅有的一门炮,还是从386旅调来的一一三式山炮。山炮属于重型装备,为操作它上级专门从386旅调来7名懂技术的官兵来到连队。1945年4月,太岳军区决一旅决定拔除日军漫水据点,命令山炮连配属38团2营参加战斗。根据上级指示和山炮连的实际情况,连队决定由副连长杨建明带领1排参战。当山炮连1排到达漫水外围后,38团2营在营长王长友的率领下长途奔袭,已完成了对漫水据点的包围。按照作战部署,山炮连利用夜色迅速到达距敌碉堡100余米处的开阔地设置阵地,进行射击准备。
山炮连炮弹极少,又担负着对敌人进行压制摧毁,为步兵进攻开辟道路的重任,所以一定要做到弹无虚发,这使官兵们既欣喜又有压力。为了打好这一仗,杨副连长决定亲自担任瞄准手。
天快亮时,战斗打响了。全排官兵密切配合杨副连长,瞄准、装填、射击。只听“嗖”的一声,第一发炮弹出膛了。炮响靶落,炮弹将村南敌碉堡里的机枪打成了哑巴,38团2营的同志们乘机向敌人发起冲锋。为了尽快地消灭敌人,我们山炮连又开始准备进行第二次射击,这时回过神来的敌人把火力集中到我们炮阵地上,就在炮手准备装填发射第二发炮弹时,碉堡内的敌人突然用机枪对我们炮阵地进行疯狂扫射,杨副连长不幸中弹。身负重伤的杨副连长坚持不下火线,继续指挥着战斗。他命令一班班长连进忠担任瞄准手,迅速发射一发炮弹。这一发炮弹正中敌碉堡要害,将其彻底摧毁。我们的步兵分队顺利攻占了村南敌人碉堡,残敌沿地道逃向村北碉堡。
当我们正要组织火力向村北敌碉堡进攻时,突然得知大批敌人已从沁县赶来增援。为了保存实力,部队领导决定停止攻击撤出战斗。接到撤退的命令后,副连长杨建明又指挥大家拉着火炮撤出阵地。
漫水战斗中,山炮连仅仅发射两发炮弹,就打出了威风,令敌人闻风丧胆,极大地鼓舞了部队士气。
长身管火炮奇缺的问题,在解放战争时期彻底终结。
抗战后期,苏联出动百万大军占领了中国东北全境和内蒙古部分地区。
在苏军撤退之前,将缴获的百万日伪军的武器装备,大多转交给了抢先进入东北的林彪十多万军队。
苏联元帅华西列夫斯基在他的回忆录《毕生的事业》一书中说道:“仅我们两个方面军就从原关东军手中缴获并移交给解放军的代表3700门火炮、迫击炮和榴弹炮,600辆坦克、861架飞机、约1200挺机枪、近680座各类军火库,以及松花江分舰队的军舰,稍后又转交了大批苏联武器。”
解放军曾克林将军在回忆录上说:“我率部接收了关东军最大的军械库。我军干部战士全部上阵,3天3夜才运完所有武器,其中包括步枪2万余支,轻重机关枪1000挺,20多万发子弹,155门各种口径的野战炮。”
一些国内历史资料承认:据不完全统计,苏军转给东野的日军炮兵武器3300件,其中除迫击炮外,有火炮1800门以上。这又大大加强了我军炮兵的装备实力。
大家注意是1800门山野炮,这个数量就相当不少了。
苏联转交长身管火炮自然很重要,然而帮助林彪建立庞大的炮弹生产军工体系就更重要。
当时大连和旅顺是苏联的租借地,驻扎大量苏联军队。
苏军将缴获的关东军军工厂和大量原材料,直接转交给林彪。
在苏军武力保护下,解放军在旅大建立了弹药制造基地:在国共内战期间,大连军工供应了30万套军服、23605万双军鞋、50多万发炮弹、80多万枚引信、450吨无烟火药、1200门迫击炮和各种兵工生产设备,以及其他大量军需产品。另外苏中合营公司提供无确定数量的收发报设备、药品等。
这些炮弹被苏联或者朝鲜货船运输,通过铁路或者公路运到东北和山东,交给当地的解放军使用。
当时旅大的解放军兵工厂,还留用了不少日本技术人员。这些日本人成为工厂技术骨干,直到50年代才陆续回到国内。
有了这些火炮以后,林彪的东北野战军越战越强,脱胎换骨。
到了辽沈战役初期的锦州战役,解放军已可以使用数量惊人的火炮。
电影《大决战》中,介绍锦州战役时,特别提到解放军使用了上千门大炮,炮军排列的密集程度超出了操典规定,这也是中国战争史上第一次上千门火炮在同一时刻向同一目标发出怒吼。
实际上,攻打锦州没有超过千门长身管火炮,准确的数量为591门。即便如此,这个数量也很惊人。
根据《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中的《东北人民解放军1948年8月最后战役前实力统计表》记载,辽沈战役打响前,东北人民解放军全军共有103万9700余人,装备战防炮(反坦克炮)121门、火箭炮253门、步兵炮127门、平射炮58门、速射炮45门、高射炮54门、机关炮108门、山炮324门、野炮194门、榴弹炮92门、加农炮8门。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解放军的火炮数量不少。
此时解放军火炮主要是三大流派,第一就是苏联转交的日军火炮。
这些日式火炮数量多,零件多,炮弹可以完全自产,是解放军炮兵的主力火炮。
第二就是缴获国军的美式火炮。
这些火炮主要来自于美国的军事援助,火炮主要为75毫米、105毫米和155毫米三种口径,型号统一,炮弹库存比较多,火炮状态较好,也是解放军炮兵的主力火炮之一。
第三就是各种杂牌火炮。
中国自产长身管火炮能力很差,从清末到1949年长达三十多年,各地军阀通过各种途径自产或者外购了五花八门的长身管火炮。
以外购火炮为例,基本上只有世界上有的火炮,在中国都能看到,甚至包括欧洲小国瑞士、瑞典、波兰、捷克等国的产品。
至于自产的火炮更是夸张,上到清末洋务运动时生产的火炮,下到刚刚利用外国零件组装的火炮,什么型号什么种类都有。
解放军占领大陆全境以后,缴获了各种各样的杂牌火炮。这些火炮只是暂时装备部队救急,长久来说肯定要被淘汰。
朝鲜战争初期,志愿军就遇到了可怕的炮兵作战问题。
前三次战役主要是志愿军攻击和追击,美韩军长距离撤退,作战地点主要在朝鲜北部山区。
在这种严寒的山地行军中且不要说炮兵,就算轻装步兵也够喝一壶的。
野炮和大口径榴弹炮基本跟不上步兵行军,只有轻便的步兵炮和山炮才发挥了微末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的第二次战役的长津湖战役,志愿军有3个军10万大军参战。
整个战役期间长达半个月时间,志愿军主力27军3万多人,一共只发射了1000多枚山野炮弹。
27军配属的炮兵团,装备有9门105毫米榴弹炮和18门75毫米野炮。
由于冰雪覆盖的山路非常难行,加上美军战机不断跟踪轰炸运输部队,其中9门105毫米榴弹炮根本就没有参战。
第27军一共只有45辆运输汽车,出动一次被美军炸毁39辆,汽车运输部队由此瘫痪。
该军只能依靠骡马运输火炮和炮弹,运输量大为降低,而且速度很慢。
更要命的是,由于美军战机肆无忌惮的超低空轰炸扫射,即便骡马走山路也无法在白天行军,只能摸黑在夜晚前进,速度就更慢,而且非常危险。
27军炮兵费尽千辛万苦,付出很大牺牲(有2门火炮被空袭摧毁),也只让9门75毫米野炮赶赴前线参战。在11月30日晚,9门野炮开始轰击,一共打出了447发75毫米口径的野炮弹,这是整个27军在整个长津湖战役期间,所得到的最“重型”的火力支援。
如果加上27军下属步兵师少数火炮,整个战役只发射了1000多发炮弹(整个第三次战役志愿军只发射了4287发长身管炮弹):在新兴里战场上,志愿军得到山野炮支援为野炮弹447发、山炮弹222发;在柳潭里战场上,山炮弹382发。
要知道,这1000多发炮弹,还是第27军步兵和炮兵用了吃奶的力气,花费整整16天一发发运到前线的。
相比起来,对面的美军则有极强的炮兵火力:志愿军58师向下碣隅里方向发起进攻时,集中了全师火炮,不过是18门82迫击炮、54门60迫击炮,备弹90发和120发。这跟美军一个团的火力相比都是天差地别,美一个团装备5辆坦克、12门107迫、24门75无后坐力炮、30门81迫及89毫米火箭筒若干,备弹无数,作战时还配属一个炮营18门105榴弹炮。战斗中,仅仅一个晚上,下碣隅里美军就发射了8000多发炮弹。
除了这些火炮机动性和运输问题以外,最大问题是制式繁杂,导致后勤供应苦不堪言。
以志愿军王牌部队39军为例,共装备日式92式70毫米步兵炮36门,日式41式75毫米山炮12门,日式75毫米94式山炮12门,美制M1式75毫米山炮12门。
说起来,39军在进入朝鲜前就已经考虑到制式统一问题,只保留了70毫米和75毫米两种口径火炮。虽然都是75毫米口径,日式炮弹和美式炮弹不能混用。也就是说,39军后勤官兵必须运输两种75毫米炮弹,大大增加了工作量。
后勤官兵爬雪山、走冰原,顶着美机漫天轰炸,好不容易将日式75毫米山炮弹送到前线,却无法用美式山炮进行发射。
到了第五次战役之前,志愿军的长身管火炮仍然非常庞杂:日式92式步兵炮155门,美式75毫米山炮71门,国造13式山炮15门,国造36式山炮63门,日式41式山炮83门,日式94式山炮50门,美式105毫米榴弹炮45门,日式105毫米榴弹炮19门,日式38式野炮113门。
除了型号杂乱的弹药供应困难以外,更要命的是战损后火炮补充问题。
朝鲜战争是非常激烈的,前五次战役志愿军平均每个月要损失30%的山炮。
以志愿军第50军为例,第四次战役前5共装备日式92式步兵炮19门,美式M1型山炮14门。
到第四次战役结束1个月后的1951年5月25日,第50军就缺短山炮100%,也就是说14门美式山炮全部损失掉了。
这些山炮一旦损失,想要补充就非常困难。解放军不能自产这些火炮,只能从兄弟部队借调,或者挖仓库的少量库存,能够补充多少都很难说。
对于志愿军火炮上的缺陷,包括彭德怀司令在内的众多将军们看的很清楚。
当时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批量更换苏式火炮,借此实现制式统一、弹药和零件供应充足以及后续各种掩护和升级问题。
根据中苏的军事贸易协定,志愿军在第五次战役爆发之前,已经得到部分苏式火炮。
在第五次战役结束时,志愿军装备苏制76.2毫米野炮272门,苏制122毫米榴弹炮99门,数量不算多,却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接着,志愿军从数量购买的火炮源源不断运到。
到了1951年底,志愿军已经装备苏式76.2毫米野炮297门,苏式122毫米榴弹炮249门,苏式152毫米榴弹炮36门,开始全面的苏制化。
到了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时,志愿军装备了10个师46个团共1.5万门各种火炮,其中野炮、榴弹炮、火箭炮、山炮共2384门,大多是苏制火炮了。
随着火炮的统一和大量装备,解放军也不再使用伤亡很大且战果难料的轻步兵渗透战术。
在1952年的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主要依靠火炮的杀伤敌人。在上甘岭不到4平方公里的作战地区,志愿军集中了山炮、野炮、榴弹炮133门,火箭炮24门,高射炮47门,迫击炮292门,共发射35万余发炮弹。
在1953年的金城战役中,志愿军炮兵在25公里的进攻正面上,配置82毫米以上口径各种火炮1100余门,平均每千米45门。7到28分钟的炮火准备即发射炮弹1900余吨,毁坏敌军工事达30%到40%,支援步兵部队仅1小时就突破南韩4个师的坚固防御阵地。在打击敌军反扑中,被志愿军炮火击退的敌军冲锋约占总数的40%。整个金城战役共消耗炮弹1.9万吨,相当于志愿军在第一至第五次战役中消耗炮弹总量的2.2倍。
至此,解放军的火炮彻底更新换代,全部统一为苏制火炮。
新的时代开始了。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现在又进入无人机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