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军:越南战场16岁的一等功臣两次下岗,宁集市摆摊不麻烦组织

岁月静好的片段 2024-12-17 09:06:23

1979年的对越反击战场上,有一位年仅16岁的战士书写了一等功臣的英勇事迹。

等到尘埃落定,英雄归乡后的生活并未一帆风顺。

从工厂下岗到妻离子散,再到街头摆摊维生,已经这样艰难,他依旧有自己的坚持,那就是不麻烦组织。

他是谁?后来怎么样了?

少年英雄

1979年2月,中越边境山岭之间的枪声连绵不绝,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和焦土的刺鼻味道。

年仅16岁的于建军,还是一个新兵,满脸稚气却紧握着步枪,站在队伍里。

初登战场的他,不免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渴望证明自己的决心。

“准备战斗!”指挥官的一声令下,周围的战友纷纷起身,在掩体间迅速穿梭。

前方传来的惨叫声让他僵在原地,直到战友用力推了他一把:“快,跟上!”他这才深一脚浅一脚地跟上战斗队伍。

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于建军的眼前,是战友们一个接一个倒下的身影。

18岁的丁茂顺,曾经对他讲过如何快速换弹匣的“秘诀”。

现在,这位比他稍长两岁的“老兵”,腹部中弹,正用尽全力捂着伤口,手里仍牢牢握着枪。

他踉跄着继续向敌人的火力点推进,没有丝毫后退的意思。

“你还在愣着干什么?跑过去掩护他!”带队班长冲着于建军大吼。

于建军攥紧了手中的武器,牙关紧咬,猛地冲出掩体,此时的他,完全被本能驱使,其他的全被置之脑后。

他冲到丁茂顺身旁,将对方的一条胳膊架在自己肩上,试图带他撤离,可密集的子弹像雨点一样扫过两人的头顶,于建军迅速意识到,后撤根本来不及!

这时,他的目光扫到了附近一处未被引爆的敌军地雷。

顷刻间,一个大胆的计划在脑中成型,他将丁茂顺放在掩体后,小声说道:“你留在这里,别动!我来收拾他们!”

接下来的几秒钟仿佛慢动作一般,于建军一个翻滚到地雷旁,迅速拆下引线,取出一根火柴点燃。

炸药的刺鼻气味涌上鼻腔,他抱着地雷快速向敌军火力点爬去。

火线燃烧得飞快,眼看着就要烧到炸药,他用尽全力将地雷掷入敌方的掩体之中。

“轰——”一声巨响,震得他耳膜生疼,硝烟散尽后,敌军的火力点彻底哑火了,给我军带来了机会。

接连几名敌军士兵想从掩体中爬出,但于建军眼疾手快,抬枪连续击倒了两人,其他敌军见状仓皇而逃,还缴获了枪支。

战斗结束后,指挥官走到于建军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干得好,年轻人。”

这场战斗让年仅16岁的于建军一战成名,获得一等功,他的名字很快传遍了整个部队。

辉煌过后

1980年的春天,于建军的名字早已家喻户晓,在一场英雄事迹报告会上,他端坐在讲台上,声音坚定却谦逊地讲述战场上的英勇瞬间,台下掌声经久不息。

这一天的听众中,有一位名叫秋霞的乡村女教师。

她坐在最后一排,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个少年英雄,心中满是敬佩与好奇。

会后,秋霞鼓起勇气找到于建军,笑着递上自己的笔记本:“能帮我签个名吗?”

这个率真而大胆的举动让于建军有些意外,但他还是接过笔,在她的本子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从这一天起,秋霞经常借口送书、问问题,时不时造访于建军的宿舍。

两人由最初的陌生到渐渐熟络,书信来往也越来越频繁。

在信中,秋霞用自己特有的文字表达着对于建军的仰慕,而于建军则试探着回应这份感情。或许是战场上经历过太多的生离死别,让他格外珍惜生活中这份难得的温情。

两人于1982年秋天走入婚姻殿堂,婚后的日子简单却充满甜蜜。

于建军进入了县企业局下属的一家果品加工厂当工人,而秋霞依旧在学校教书。

虽然丈夫因为工作住宿舍,只有周末才能回家,但她并未因此抱怨,那是她仰慕的英雄。

只是,幸福的日子转瞬即逝,几年后,于建军所在的果品加工厂因市场不景气逐渐陷入困境,1988年,工厂宣布停工。

下岗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这个家庭的平静生活被彻底打破。

失业后,于建军一家被迫搬回了乡下的老房子,房子破旧不堪,但再简陋也能遮风避雨,更大的问题是收入的断裂。

秋霞虽然还在工作,但她微薄的薪水根本不足以支撑一家四口的开销,尤其是两个年幼的孩子,儿子尚在咿呀学语,而女儿刚刚学会走路。

面对日益沉重的生活压力,秋霞终于忍不住向于建军提出:

“你不是立过一等功吗?去找县里的领导,凭你的功劳,安排个工作不是难事。”

听到这话,于建军愣住了,他摇了摇头,坚定地回答:

“不行,军功章是战友们用命换来的,我不能用它去换工作。”

他的态度让秋霞感到难以理解:

“可是家里现在这么困难,你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孩子们着想吧!”

两人的分歧日益加深,秋霞开始质疑丈夫的“固执”,于建军却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功勋属于国家,而非他个人的资本。为了维持生计,于建军找到了一份极为辛苦的工作——在山上用架子车拉石头,石头需要从山坡下运到山顶,每车仅能挣5毛钱。

尽管工作强度极大,他每天仍咬牙坚持,用汗水换回生活的基本保障,可他也没想到,这份低薪且不体面的工作让秋霞更加无法接受。

在她心里,丈夫曾是无数人敬仰的英雄,怎能沦落到做这种“苦力活”?夫妻俩的争吵愈发频繁,甚至开始冷战。

再后来,秋霞的事业渐渐有了起色,她从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薪资待遇大幅提高,于建军的境遇却没有太大改善。

他始终坚持不求助于组织,不靠军功换取任何利益,这种信念反而成为了他们婚姻的死结。

1989年的一天,秋霞向丈夫摊牌:“我最后问你一次,你到底去不去找领导安排工作?”于建军依然拒绝,她失望地叹了口气:“那我们就到此为止吧。”

离婚后,秋霞带走了健康的女儿,而于建军则带着智力有些问题的儿子,独自承担起生活的重担。

摆摊养家

父子俩相依为命的日子很辛苦,白天于建军一边哄孩子,一边思考未来的生计之路。

他要为儿子,也为自己,争一条坦坦荡荡的出路。

因为拉石料日复一日的劳作,让他的双手结满了厚厚的老茧,肩膀和手肘经常磨破皮,露出血迹。

儿子则坐在他旁边,用好奇的目光看着这一切,偶尔咧嘴笑着喊一声“爸爸”,这是于建军一天中最温暖的时刻。

虽然日子过得苦,但于建军从未动过用军功换取特权的念头。

有时知情的邻居劝他:“你是一等功臣啊,这样的苦活不该你来做,去找领导反映一下,安排个轻松点的活不好吗?”于建军总是摇头。

他的坚持让邻居们不解,甚至有人悄声议论:“他是不是太轴了?就不能为自己和孩子争点利益?”

拉石头的日子持续了不短,收入虽然微薄,但总算能勉强维持基本生活。

攒下了一点积蓄后,于建军开始计划着新的出路,他听人说养猪是个不错的赚钱方式,于是东拼西凑借了些钱,在村口办起了一个小型养猪场。

养猪的日子,比拉石头更辛苦,他要挑水、磨饲料、煮猪食,还得清理猪圈,照顾生病的小猪。

每天天蒙蒙亮,他便开始忙碌,一直到夜深人静,才能坐下来喘口气。

可最终养猪的收益并未如他所愿,随着市场波动,猪价一落千丈,于建军辛苦了一年,非但没赚到钱,反而赔了不少。

无奈之下,他卖掉了所有的猪,结束了这段失败的尝试。

接下来,于建军开始尝试卖馒头为生,他学着和面、捏馒头、上笼蒸制,为了赶早市,每天凌晨三四点便起床准备。

乡里乡亲都爱买他的馒头,因为他的手艺好,用料实在,馒头松软香甜。

甚至有人笑着调侃:“这是一等功臣蒸的一等馒头啊!”

后来,工厂有了转机,他又变回了工人,只是这次依旧是一样的结果,工厂再倒闭,他再下岗。

重启人生

在岁月的低谷中,于建军与儿子相依为命,生活虽困苦却从未失去坚韧。

他以为,这一生都注定孤独前行,直到杜全芬的出现,给他带来了一束意想不到的光。

1993年的正月集市,仍是人声鼎沸,摊贩的吆喝声混杂在空气中。

于建军的摊位并不起眼,小商品摆放整齐,儿子坐在旁边安静地玩着小玩具。

在人群中,有一双目光悄然注视着他,杜全芬,一个本地朴素的农家姑娘,听说过“一等功臣摆摊”的故事。

她本以为对方会消沉与堕落,但真正看到于建军时,她却被这个男人的坚韧和宁静深深吸引。

起初,她只是默默观察,后来便借买东西的机会与他攀谈,每次她离开摊位时,都会带走一些小商品,却从不还价,她的话不多,但那份关注与尊重,于建军都看在眼里。

不久后,杜全芬开始主动寻找机会与于建军多接触,一开始,于建军对她的出现并不热络,他习惯了这样的日子。

直到那次生日,杜全芬的坚持终于打动了他,杜全芬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长寿面,轻轻推开房门,对他说:“今天是你的生日,总得有点仪式感。”

于建军愣住了,他甚至忘了这是自己的生日。

1994年,于建军与杜全芬步入婚姻。婚后的生活并不富裕,但却充满了温情。

杜全芬不仅悉心照顾于建军的儿子,还鼓励他重新审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这份支持让于建军的心重新燃起了斗志。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得知县里有一家广告公司要承包出去,于建军决定冒一次险,用多年积攒下的积蓄,再借了一些钱,承包了这家公司。

从未接触过广告行业的他,花了大量时间学习,白天跑客户、签合同,晚上挑灯研究技术和设计,杜全芬则成了他最可靠的助手。

起初的订单微不足道,但他从不敷衍,总是尽全力做到最好,客户满意度逐渐积累,公司的口碑也越来越好。

不仅如此,县里知道了他的事情,还给他重新安排了好工作,荣誉加身。

日子好了,家庭也充满了欢声笑语,于建军从未想过自己的人生能有这样的转折。

他从一个战场上的少年英雄,变成了一个摆摊的小贩,再到拥有自己的事业和幸福家庭。战场的硝烟早已散去,但他的生命中仍闪烁着属于英雄的光辉。

0 阅读:0

岁月静好的片段

简介:岁月静好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