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魏晋至隋唐时的名门望族是如何掌控朝堂走向的

妃子一笑 2023-04-03 14:51:16

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流行着这些说法,【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这里的士族、世家、士大夫指的都是同一批人,那就是名门望族。

古代政权是典型的家天下,顾名思义,家在前,天下(国)在后。家族的利益排在国家利益前面,也不是说古人不爱国,只不过是爱国的前提是自己的利益不受损。也也就是为什么魏朝至唐朝的几百年政权频繁更替的原因之一,那么名门望族是如何掌控朝堂走向的。

前面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这段时期,因为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原因,名门望族掌握了官员的任命与升迁,寒门(庶族)的人要先在官场上再进一步,就需要投靠名门望族,否者他们的官职只能止步于五品以下。这样的结果,朝堂上坐的都是名门望族,他们是政事的建议者、决策者。寒门只是执行者。

上面说了朝堂上,接着就要说名门望族在民间的影响了,名门望族本身就是指历史悠久声望很高的家族。本身这些家族在民间有很高的声望,那时声望是什么,那时掌握民心的利器啊。民心有多可怕,今人可能没有深切体会,古代统治者是很清楚的。《荀子·哀公》中有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先不要名门望族利用民心造反了,就是用来制造舆论,也够帝皇喝一壶的了。

名门望族还掌握了读书人,古代人生存不易,想读书更不易,名门望族祖上大多有大儒存在的,所谓的大儒就是掌握知识解释权之人,他们的释义被奉为正统,天下读书人要想学到这些知识,就需要投入其门下,或是有足够的利益作为交换。久而久之,名门望族手上掌握的读书人的数量可就不是个小数目了。古时读书人是什么地位,大家应该很清楚的吧,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足够说明读书人当时的社会地位了。

其外名门望族还掌握了民生,人的一生谁都离不开的就是衣食住行,而名门望族就掌握者这些行业,他们手中掌握这大量的土地,他们手中有大量的粮食,可以说句不好听的话,魏晋至隋唐时期的大粮商都是这些家族,皇帝的甚至要看这些人的脸色。有人说他们就不怕皇帝下令杀了他们吗,皇帝还真的不敢,这些名门望族可不仅仅是文官,同样还有武将,自家还有部曲的存在,真的要掀桌子,谁生谁死还不一定。

可为什么后来名门望族就没落了呢,这还得是看武则天这个“心狠手辣”的女人了。到了武则天时,唐朝国力已经非常强盛了,名门望族的力量是很大,但他们并不是铁板一块,还是有弱点存在的。舆论是把双刃剑,名门望族能利用舆论给皇室添堵,皇室也同样可以利用舆论给名门望族挖坑。作为一个女人能在男权社会当上皇帝之人,舆论战对于武则天来说应该问题不大,在加之他大量提拔寒门之人,利用寒门与名门望族对抗,寒门要想上位,就需要与武则天一条心,一旦获得了地位,寒门还能继续让名门望族独霸朝堂吗。

名门望族之所以能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活跃这么久,原因的根本与国家动荡脱不了关系,要想稳定国家,帝皇就不得依靠名门望族,一旦国家稳定、欣欣尚荣,名门望族就如附骨之疽一般,拖累国家的发展,他们走向灭亡是迟早之事。

0 阅读:10

妃子一笑

简介:谢谢关注,每天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