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某高校女教授郑女士(化名)接到了一通自称是“官方理赔人员”的电话,对方礼貌地表示可以提供100元的赔偿款。然而,这通电话却成为了郑女士逐步陷入诈骗陷阱的开始。
电话陷阱的铺设这位“理赔人员”首先向郑女士提及,如果她不接受这100元的赔偿款,官方将会扣除500元的账户余额。这一威胁让郑女士感到压力,并开始认真考虑对方的提议。随后,这名“理赔人员”进一步打探郑女士的个人财务信息,询问她绑定支付宝的银行账户数量,以及是否安装了“腾讯会议”APP等。
接着,骗局进一步升级。这名“理赔人员”要求郑女士使用“腾讯会议”的共享屏幕功能,以便对方能够“远程协助”解决问题。为了让郑女士相信自己的身份,对方还发送了伪造的工作信息和身份证照片,企图打消郑女士的疑虑。在这些虚假证据的作用下,郑女士逐渐放松警惕,相信了对方的说辞。
引导操作的步骤在建立起初步信任之后,诈骗分子开始实施具体的诈骗计划。他们引导郑女士打开了某银行账户的转账页面,并向她提供了一组银行卡账号和用户名,声称接下来她会收到一组“验证码”。对方明确指示,郑女士只需将收到的“验证码”输入转账页面的金额栏。为了进一步确保操作成功,他们还要求郑女士使用手机APP的刷脸功能进行验证。很快,郑女士便收到了这组6位数的所谓“验证码”,并按照对方的要求将其输入了金额栏。随着刷脸验证的通过,郑女士毫无防备地完成了第一次转账操作。之后,在对方的持续引导下,她对其他几个银行账户也进行了类似操作。
惊觉被骗不久之后,郑女士的手机收到了银行发来的短信提醒,显示她向一个陌生账户转账了19万多元。这时,郑女士才猛然意识到自己可能遭遇了诈骗,立即赶往银行寻求帮助。银行方面迅速协助郑女士报了警,温州瓯海警方接到报警后迅速出警,并对案件进行了详细登记。据了解,郑女士前后共被骗99.6万多元。
诈骗手法剖析郑女士被骗的整个过程,体现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几个关键特点:
引导建立信任:诈骗分子首先通过威胁性语言和虚假的赔偿承诺,制造紧张感,引导受害者陷入情绪漩涡。同时,他们伪造的身份证件和“工作信息”给受害者造成了可信的假象。远程控制设备:通过让受害者下载特定的远程会议软件,如“腾讯会议”,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诈骗分子能够远程观察并控制受害者的操作,从而实现转账操作。这种方式让受害者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对自己设备的控制权。
以验证码为幌子:诈骗分子利用受害者对“验证码”的模糊认识,欺骗他们将验证码输入到转账金额栏中,实际上这些验证码是用于验证大额转账的安全凭证。受害者在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进行转账的情况下,完成了对诈骗分子的资金转移。
持续引导多次转账:诈骗分子通过反复的操作,将受害者的多个银行账户中的资金逐步转移,直到受害者彻底觉察自己被骗,损失已经无法挽回。
防范建议通过郑女士的案例,可以看出,电信诈骗手法越来越复杂,且利用了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远程控制,因此公众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提高警惕:
保持警觉,拒绝陌生来电:对于涉及理赔、账户扣款等敏感话题的电话,尤其是涉及账户信息或远程协助操作时,务必保持警觉。建议直接挂断电话,或通过官方渠道自行核实情况。
不轻信远程操作要求:任何要求通过共享屏幕或远程控制手机等方式操作银行账户的请求都应该拒绝,防止诈骗分子借机获取敏感信息。
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意透露个人账户信息、验证码等敏感数据,特别是涉及转账、支付等操作时,务必确认对方身份,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
安装必要的安全软件:及时安装手机安全软件,预防未知应用和链接的恶意操作,并定期检查账户资金变动情况。
郑女士的经历是一堂深刻的教训,提醒我们在面对类似情况时要保持高度警惕。诈骗手段不断升级,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具备基本的防骗意识和常识,以免成为电信诈骗的下一个目标。通过加强宣传与教育,公众可以更有效地抵御此类诈骗,避免更多人蒙受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