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2024》:深刻且难忘,这是对作者逝世十周年的最高敬意

雨后初晴时 2024-12-18 09:01:38

12月11日,Netflix上架改编自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经典小说《百年孤独》的影集。

不少观众重新翻找书柜中的《百年孤独》,并在网络上参与讨论,这本过去被很多读者视为不易读懂的小说,其翻译版本也曾在文学圈引发热烈讨论。

早期的多个译本品质参差不齐,甚至引来关于如何诠释原著精神的争议。

对于这部被誉为“最难读懂的文学作品”,最常见的理由是故事角色的名字。

例如恩迪亚上校在外有17个私生子,他们全部都叫奥雷里亚诺……因家族传承之故,名字总有许多重复,而家族中庞大的故事线,与对西班牙语的不熟悉,也让许多人在阅读过程中,难以在脑海里勾勒明确的角色关系。

读者间对原著的讨论往往集中于其独特的叙事结构与魔幻现实风格,这些元素在某些人眼中或许具挑战性,但也正是这种丰富的层次让小说历久弥新。

影集的推出,为更多观众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这部经典的机会,以视觉化的方式让魔幻现实主义变得更具亲和力。

但这些,都无法动摇这部魔幻写实经典的地位与深度。

也因为如此,包括马尔克斯的儿子在内,这世界上似乎没有人认为《百年孤独》能够成功被改编,而《百年孤独》影集版,虽无法完全再现小说的深度,却以其视觉化的方式重新诠释了马贡多这座虚构小镇的兴衰,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以下,我们也简单整理了《百年孤独》影集版的亮点,希望这次能随着影集版,把塞在书柜深处的《百年孤独》原著挖出来重看,并且借着影集之力,把原著也一起读完。

当2020年Netflix宣布取得《百年孤独》的影视改编权,计划将其制作为西班牙语及在哥伦比亚拍摄的影集,并由马尔克斯的两位儿子担任制作人时,我就对这个消息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及关注。也曾疑问——这样一部以其丰富的语言、复杂的叙事结构和魔幻现实闻名的小说,该如何转化为影像而不失原作魅力?

魔幻的故事,游走于梦境与现实之间,稍有不慎便可能让影像呈现显得突兀或令人不适。改编过程中需考量如何将魔幻写实主义的文字转化为影像,既不失其文学的深度,又能让观众产生共鸣,这对于制作团队来说,无疑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在讲述故事的手法上,马尔克斯的小说以跳跃的时间线和多视角叙事著称,因此许多读者因角色的复杂关系和家族名称的重复感到困惑。

Netflix影集则选择对这些结构进行梳理,例如将马贡多的创建直接放在剧集开篇,而非如原著般在第二章才逐步展开。这样的改动既忠实于原著核心,又符合现代影视叙事的需求,让还来不及读完原著的观众,能更轻松融入故事。

角色塑造部分,小说以“神的视角”的全知叙事者角度勾勒角色,鲜少描写角色的内心感受或对话。而在影集中,演员的表情与肢体语言则补足了角色所需的层次,也有助于在小说中一度「脸盲」的读者理解角色。

例如,饰演何塞·阿卡蒂奥·布恩迪亚的马可·冈萨雷斯,用眼神和动作将角色的疯狂与孤独呈现得淋漓尽致。

而在文化细节的呈现上,原著中的文化细节依赖读者的想像力,而影集以丰富的场景设计和细腻的服装再现哥伦比亚历史。

例如,影集中对烟火节的生动再现,包含了传统舞蹈、音乐和民俗表演,更立体地展现了马贡多最初的欢乐与活力。

虽然无法像原著小说那样地富有层次与细节,不过影集依然忠实还原了马贡多的魔幻现实主义氛围,透过细腻的摄影与视觉特效,重现了小说中的经典场景。例如,何塞带着儿子见识冰块的那个午后,成为整部剧的开篇,完美呼应小说的经典首句。

另外,影集不仅停留在魔幻写实的表层,还深入探索拉丁美洲的历史与文化。例如,影集中对哥伦比亚服饰、仪式和阶级区别的细腻刻画,成功以视觉展现了布恩迪亚家族与时代变迁。

影像的具象化,也赋予了故事不同的解读空间。

饰演布恩迪亚上校的克劳迪奥·卡塔诺表示,他深深感受到角色所承载的巨大责任,并将这种孤寂与命运感融入演技中。

他称布恩迪亚家族为“我真正的血脉”,在演员与角色的深度连结下,影集也能让从未读过小说的观众,更容易进入庞大的故事。

无法跳过的是,《百年孤独》其实是一本超级难懂的书,以虚构城市马贡多小镇的荣衰当成背景,讲邦迪亚家族在一百年间的六代人,不要说那群读起来像在唱Rap的人名,一堆角色光怪陆离的个性、行径、际遇,伴随着权力、情爱、欲望的兴衰起落,马尔克斯的魔幻写实的手法,让书中现实添加许多荒诞离奇来反应殖民、独裁、斗争和流血的拉美当代现况,让《百年孤独》成了拉丁美洲近代史的缩影。

在看了《百年孤独》第一集后,它成功地让我回去重新翻阅了原著小说,看看影集版的视觉和细节上,究竟和小说的描写差别多少。

受到诅咒的家族,在世上没有重来的可能性。

影集版利用画面和声音,很成功地表现了“百年孤独”被诅咒的宿命感,对于已经读过小说的人来说,它还原了小说中的氛围,推动小说剧情的几个关键场景都有拍到,虽然远远不及阅读时的心灵想像;

但对于没有看过原著的人来说,Netflix的《百年孤独》绝对不只是试阅版,或几分钟看完的那种短视频解说,这是一个对于马尔克斯、或是经典小说很诚挚地改编,从小说的想像力,到影集的具象力,这个制作团队没有过多的诠释,却也没有想要浓缩的心意。

影集很努力地让没有读过《百年孤独》小说的人,可以进入那个魔幻写实的拉美世界。

影集以一座废墟中的房子镜头作为开篇,迅速营造出破败而神秘的氛围,随后带出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在行刑前的回忆——与小说开篇相同。

故事马上切入到他的父母在舞会中相恋的场景,以及他们对近亲结合的恐惧,这些细节巧妙连结到原著中的核心主题,为家族命运铺陈基调。

这一幕既是对原著经典叙事的致敬,也为整部影集的叙事基调奠定了基础,观众马上能联想到小说的情景与人物。

看过《百年孤独》影集后,我之前的质疑瞬间消失了。

画面中闪耀的阳光与浓密的绿意,巧妙地捕捉了小说的魔幻感。

对我来说,影集中展现的许多场景几乎是想象中的画面被具象化(或者是想象中哥伦比亚的风情),走进马贡多的世界,亲历那梦幻般的现实与真实,仿佛这正是书中世界的延伸与实现。

近期文学改编影集成功的作品有HBO推出的影集《那不勒斯故事》。这部影集虽然由美国制作,但忠于呈现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原著中的精神,不仅全程使用意大利及那不勒斯方言对话,还通过高度写实的影像语言捕捉了那不勒斯的风貌与人性深度。

《百年孤独》也选择保留西班牙语拍摄,并在叙事上加入了象征性的细节,使故事完整保留在其文化语境中,不仅展现了对原著的尊重,更赋予了影集更多的视觉创新.

让观众得以同时感受布恩地亚家族的命运与拉丁美洲的集体记忆。

影集的制作团队在许多场景的改编上也展现了戏剧性。

“突然出现”的政府在波恩地亚家举办舞会时送来通知,要求将房屋漆成蓝色,制造出一种繁荣与迫害的落差。

小说中,布恩地亚家族的命运起伏,象征拉丁美洲历史中反复上演的暴政与革命。影集中以这一细节,展示了专制政权如何以突兀的方式渗透到个体生活,以细腻的视觉语言深化了权力对自由压迫的描写。

马尔克斯生前就没有想要将《百年孤独》变成电影,因为他知道电影再厉害也呈现不了小说里的画面。

如果是拍成40集的电影,然后在哥伦比亚拍摄,演员都讲西班牙语,或许我还可以接受。

在马尔克斯逝世十周年后,看到一群对马尔克斯怀抱尊重的人(无论从甲方到制作团队),遵循着他的遗愿,努力地把这本文学史上经典作品变成影像,然后成品水准很高!

光是这一点,就充满无限敬意!

所以在《百年孤独》的讨论中,有人质疑这部作品是否能被“正确解读”,甚至将是否“看得懂”视为将读者或观众分级的依据。

我认为,经典之所以能流传,是因其多义性与不同时代读者的重新诠释,影视改编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是否完全还原原著,而在于能否让更多观众接触并理解作品的精神。

影集中将文字具象化,帮助观众更直接地进入马贡多的魔幻世界,这正是文学改编的意义所在。

另外,有许多读者在阅读小说时经常感到角色名字难以记住,特别是波恩地亚家族中多位角色重名或名字相似,让人常常迷失于复杂的家族关系中。

而在影集中成功将每位角色的特征以鲜明的影像语言展现出来,让观众即便面对庞大的家族系谱,也能轻松理解故事的脉络与角色间的关系。

个人认为,《百年孤独》影集带来了高度的视觉享受,但仍存在一些可以讨论的地方。

在某些场景中,节奏稍显拖沓,或因过度追求美感而频繁使用慢镜头拍摄,这在提升文学沉浸感的同时,也可能削弱叙事的流畅度。

以配乐来说,在瑞贝卡与奥雷里亚诺分别迎接爱情来临的剧情中,采用了《卡门》歌剧中的曲目〈爱情是一只自由的鸟儿〉为画面增添了一丝幽默感,轻快的旋律与角色内心情感的波动形成了巧妙的对比。

不过,整体而言,影集的配乐设计稍显单一,运用了经典的音乐和音效,却缺乏鲜明的记忆点,未能在所有情节中与画面产生更深层次的感官联动。

此外,英国《卫报》也对该影集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为“一部大而美的改编作品,展现了小说的壮丽之美”。

评论指出,影集成功地将小说中的丰富意象和复杂情节转化为视觉语言,为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观影体验。从拍摄手法来看,导演成功捕捉了马尔克斯笔下的魔幻氛围,尤其是在角色的情感表达与环境的构筑上,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

值得一提的是,Netflix目前仅上架了《百年孤独》影集的前八集,后续的八集尚未播出。

第一部分已展现出极高的制作水准与对原著的深刻理解,但马贡多小镇的故事仍未完结。

我也期待接下来的剧情能更进一步挖掘家族命运与小镇的深层象征,让观众在视觉震撼之余,感受到更丰富的情感与思想。

0 阅读:8
雨后初晴时

雨后初晴时

雨后初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