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江西宜春高安东服务区一名货车司机正在服务区休息,疲劳驾驶预警一响,交警把他从睡梦中叫醒,不但检查了驾驶证,还当场开了罚单!这事儿一出,立马引发了舆论热议:服务区睡觉也能被罚,难道司机连个喘息的机会都没有了吗?
事情的经过大概是这样:当天8点38分,司机童某军从湖南出发,开了6小时23分的车,直接就触发了疲劳驾驶的警报。当他终于开进江西的高安东服务区,打算小休一下时,交警在现场发现了他的车,便敲门核查。
结果司机的车属于“重点风险车辆”,已经触发了6次疲劳驾驶预警,于是交警依法作出了行政处罚。看起来,整个过程似乎没什么不对,但你要知道,这只是冰山一角!
问题出在疲劳驾驶的定义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疲劳驾驶是不能忽视的违法行为。
而实施条例更是规定了,司机连续开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都是违法的。也就是说,司机即使停在服务区休息,也不能放松警惕。如果交警按照法规来执法,似乎没有什么问题。
问题在于,司机在服务区短暂休息,这种行为就能被算作“违法驾驶”吗?你让一个人在漫长的公路上行驶6个小时,还要求他不能有任何休息的机会,这实在让人感到不合理。
司机不是机器人,他也需要休息,他也有疲惫的时刻。按理来说,服务区本来就是为了让司机休息、恢复体力准备继续行车而设立的,那么把司机从睡梦中叫醒罚款,真的是合情合理吗?
有网友认为,交警的做法有些过于“死板”,人性化的考虑显然缺失。你想,司机在长时间的驾驶后,已经停在服务区准备休息,正是为了避免疲劳驾驶带来的危险。
你要知道,疲劳驾驶的后果可是致命的,很多交通事故的发生就是因为司机过度疲劳。交警的初衷是好的,但问题在于,他们似乎忘了考量一下“合理的休息时间”和“真正的安全需要”。
交警部门强调,处罚是依据法律的严格执行,疲劳驾驶的预警和查处非常必要,因为疲劳驾驶本身就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而且,交警也表示,司机在服务区内休息的行为,严格来说并不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可以说,这次处罚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是有理有据的。
但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处罚的执行却让人觉得有点儿“过头”。你能想象,一个司机从早上起就开始在路上奔波,开了6小时多,看到服务区就迫不及待地停下来休息,这种情况下如果交警把他罚款,他会有何感受?
很多人都觉得,交警或许该在处罚之前先给司机一点理解与人性化的关怀。毕竟,连个停下来休息的空间都不给,司机什么时候能安全地回家?
有网友就直言,“这不就是逼着司机超速驾驶,让他不敢休息,生怕被罚吗?”有人说,交警不能光盯着司机的违法行为,难道不应该也去看看公路上那些过于拥堵的路段,看看那些真实的交通压力?说到底,司机也有他们的苦衷。
当然,也有声音提醒,我们不能忽视疲劳驾驶带来的巨大风险。毕竟,交通事故的发生往往就是因为疲劳驾驶带来的判断失误和反应迟缓。为了保障道路安全,交警的做法或许有它的必然性,但同样也应该更加注重如何平衡执法的严格性与对司机的合理关怀。
这件事的争议,正好暴露了社会在“安全与人性”之间的矛盾。其实,谁都知道疲劳驾驶的危害有多大,但对司机来说,能不能在法律的框架下给他们更多的休息时间和宽容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