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管理三要素,声光震动全管控,转行养乌珠羊者,适应期缩至周
在如今多元化的养殖领域,不少人开始尝试转行养殖新品种,乌珠羊就是其中一个备受瞩目的选择。乌珠羊是蒙古羊中的一个优良群体,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及其周边地区,那里广袤无垠的草原为乌珠羊提供了天然的栖息之所,草原的地貌以平坦的草地为主,水源相对较为充足。
乌珠羊有很多独特的价值。从肉质上来说,它的肉味鲜美,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适中,这可是很受市场欢迎的。而且乌珠羊的羊毛品质也很不错,纤维细长,弹性好,适合用于制作高品质的毛纺织品。在养殖乌珠羊的过程中,有一个很现实的痛点,那就是乌珠羊很敏感,应激反应比较明显。就像我有个远方的网友阿强,他在南方某山区想转行养乌珠羊。阿强说,这山区和乌珠羊原本生活的草原环境差异太大,山区的空气湿度大,还经常有各种小型的野生动物骚扰羊群,乌珠羊的反应特别敏感,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乱成一团,采食量下降,生长速度变得很慢。
说到这乌珠羊的养殖,有这么几个很关键的点。首先就是养殖场景方面。如果是大规模的养,养殖场得建在乌珠羊比较适应的地方。像在北方的草原地区,像阿鲁科尔沁旗这样的地方,地广人稀,草原水草丰美,适合大规模放养乌珠羊。但如果是在南方一些地区,像是福建的某些山区,可能就只能采用散养结合圈养的方式,因为在这些地方很难有那么大一片平坦的草原。而且在散养的时候,就要特别关注乌珠羊的安全,防止它们被山林里的蛇虫伤害。
再说说应激管理三要素。这里的声光震动的管控特别重要。先说声音管理,像在河南的某个养殖场,养殖户老李就遇到过问题。他养了一批乌珠羊以后,发现羊场旁边有个小工厂,经常会发出一些机器的轰鸣声。刚开始没觉得有什么,可过了一段时间,他就发现乌珠羊的生长速度变慢了,经常生病。后来他就把羊场往旁边稍微迁了一点,远离了这个噪音源,又用了一些隔音的植物来做隔离。像夹竹桃这种植物虽然有毒不美观,但不能用于隔离,于是他选择了竹子,竹子既能起到一定的隔音作用,又很美观,对羊也不会有什么危害。
光照管理也不能忽视。我在云南遇到一个养殖户老王,他在养殖乌珠羊的时候发现北坡和南坡的羊情况不太一样。北坡光照时间短,而且比较阴冷,南坡则是阳光充足。他就把羊按照年龄和生产需求合理分配到不同的山坡。对于小羊羔和一些体质弱的羊,就放在光照比较充足的地方,这样它们的活力更足,也不容易出现应激反应。同时,不同地区的光照时长和强度对乌珠羊的繁殖也有影响。在北方一些寒冷地区,冬季日照时间短,这时候就需要在羊圈里设置合适的灯光时长,模拟自然光照,这样能让乌珠羊的身体机能维持在一个比较好的状态。
震动方面,比如说在有一些交通比较繁忙的公路附近建羊场,车辆的震动和噪音都会影响乌珠羊。在我老家黑龙江有个小村,有个养殖户老张,他之前羊场离公路有点近,经常有车经过。他就发现羊群很不安,他就在羊圈周围种了一些树木来做缓冲。像白桦树这种在寒冷地区比较常见的植物,他的羊圈四周种了一排,对减少车辆震动和噪音对乌珠羊的影响起到了一定作用。
乌珠羊在养殖过程中的适应期是比较关键的。如果是从外地转行过来养殖乌珠羊,适应期可能很长。但要是管控好的话,适应期能大大缩短。就像标题里说的,声光震动全管控好了,转行养乌珠羊适应期能缩至一周。我自己就认识一个在内蒙古通辽转行养乌珠羊的人。他之前一直在城里打工,后来发现乌珠羊养殖的前景不错,就回老家开始创业。刚开始的时候,他也有各种问题,羊群不适应新羊圈的环境,采食饮水都不好。但是他按照应激管理三要素来做,他对羊圈的声、光、震动管理特别细致。在声音上,羊圈里用的都是比较柔和的通风设备,避免尖锐的声音;光线方面,他根据不同季节和羊的生长阶段合理调整光照;震动方面,羊圈建在比较空旷平坦的地方,地基打得非常稳固。
还有一个南方转行的例子,在贵州的一个山区,有个年轻人本来在外面做电商,看到乌珠羊的市场潜力就回来养羊。他开始的时候总是失败,羊群老是生病或者生长缓慢。后来他到北方的一个成功的乌珠羊养殖场学习了一下,回来后着重解决了声光震动这些应激问题。北方是干冷的,而贵州南方是湿热,这羊圈里就怕潮湿和闷热,他会经常通风换气,避免羊群受闷,而且他在羊圈周围种了一些比如薄荷这种有特殊气味的植物,这对驱蚊防虫有好处,同时他也很注意声音的控制。慢慢地,他的乌珠羊适应了新环境,现在养殖规模越来越大。
我还听说过这样一个南北对比养殖乌珠羊的事情。在新疆的某个养殖场,那里水草丰盛,天气比较干燥寒冷。养殖场老板在冬季养殖乌珠羊的时候,就特别注意保暖和应激管理。他们用厚厚的羊毛给羊舍做了保暖处理,而且晚上羊圈里灯光调得很暗,很柔和,怕强光让羊有应激反应。而南方比如广西的一个小养殖户,他的羊舍因为气候炎热潮湿,他就特别注意通风散热,羊舍周围种了大量的香樟,这种植物既能散味又能遮阳。在声光震动管控上,白天把羊放出去,晚上羊圈灯光很暗,噪音也很小,而且把羊圈建在避风的地方。南北不同的养殖方式虽然有差别,但都在应激管理上下功夫。
这里再说说不同绿植在养殖场景中的作用。先说冷门的绿植,比如说玉簪。玉簪喜欢半阴的环境,这种植物在夏天可以在养殖场的部分区域种植,用来调节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和蒲公英这种比较耐旱常见的绿植相比,玉簪更需要水,但它的观赏性更好。蒲公英在草原上到处都是,生命力很顽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而且它对土壤肥力没什么要求。再看麦冬,这种植物根系发达,在干燥的环境里能活得很好,不像吊兰那种喜欢湿润的环境,在云南那些有点干燥的山区养殖场,麦冬可以起到很好的地面覆盖作用,防止水土流失,对羊的活动场地有一定的美化作用。
还有紫苏,它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南方的养殖场,紫苏可以防止蚊虫叮咬羊只,而且在夏季它能散发独特的气味驱虫。而北方的刺儿菜就不太一样了,北方寒冷,刺儿菜耐寒,在北方有些养殖场的边缘种植,它的根系可以起到一定的防风固沙作用,对保持养殖场周边土壤稳定有好处。
对于乌珠羊养殖来说,不同阶段的养殖策略也有不同。就拿羊羔来说,在出生的一个月内,这个时期的羊羔非常脆弱,它对环境的应激反应也很强。就像在内蒙古的一个小养殖场,老板说冬季出生的羊羔,如果不做好保暖和安静的环境管理,羊羔很容易夭折。所以在这个时期,羊圈要保持适宜的温度,20 - 25摄氏度左右是比较理想的温度范围。而且要尽量减少噪音,羊羔在安静的环境里生长得更好。到了小羊羔3个月大的时候,开始慢慢适应外面的环境,这个阶段可以逐渐增加羊羔的活动范围,但还是要管控好声光震动这些因素。
随着乌珠羊慢慢长大,在养殖1 - 2年的时间里,养殖环境的管理依旧很重要。比如说饲料的变化,如果突然更换饲料,羊也会产生应激反应。我有个朋友在辽宁的一个养殖场,他之前在羊吃了好几个月的某种草料后,突然换了另一种新草料,结果羊的采食量下降,还出现了拉肚子的情况。所以说在饲料更换的时候,要逐渐过渡,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慢慢增加新草料的比例。
再看养殖场的生态环境管理。如果有大量的野草生长,这可能会吸引一些食草类小动物或者昆虫,这对乌珠羊可能会产生应激。比如在一个四川的养殖场,因为周边山上有野兔等小动物经常穿梭在羊圈附近,就引起了乌珠羊的紧张。这时候养殖户就在羊圈周围种了一些比如薄荷之类有特殊气味的植物,既调节了环境空气,又能驱赶小动物。
在养殖乌珠羊的过程中,疾病管理也是一个大问题。应激反应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降低乌珠羊的免疫力,增加患病的风险。就像我曾经看到一个云南的养殖户,他的羊舍在之前因为装修产生了很大的噪音和灰尘,乌珠羊很不安,后来就有一批羊得了呼吸道疾病。所以说在平时就要做好疾病的预防,除了常规的疫苗接种,饲养环境的健康维护也很重要。在北方的养殖场冬季可能会因为通风不好滋生细菌,在南方的养殖场夏季可能会因为高温潮湿引发疾病。
乌珠羊养殖的未来发展还有很多的可能性。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羊肉和羊毛制品的需求增加,乌珠羊的市场前景还是很广阔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研究和优化养殖技术,适应不同的地域环境,管理好各种应激因素。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在未来的养殖场景中,除了声光震动这些常见的管控因素之外,还有哪些新的元素可以加入到乌珠羊的养殖管理中呢?这是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