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着急往海外打钱了

亦巧看房产 2025-04-26 09:43:37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前几天,金地召开了2024年度业绩沟通会。

金地董事长徐家俊、董事、总裁、财务负责人李荣辉、独董李普伟、高级副总裁郝一斌、王南、董秘胡学文、财务总监曾爱辉悉数出席。

金地管理层表示:刚刚过去的一年,金地顺利偿还约200亿公开市场债务,已经顺利度过公开债兑付高峰期。

2025年与2026年尚未兑付的境内外公开债面值仅有0.59亿元和5.01亿元。

未来两年加起来才一亿多点,这点钱这对于金地来说,基本毫无压力,这下金地终于可以轻装上阵了。

NO. 1|壹

1995年香港,一间仅几人的小型贸易公司悄然挂牌,公司名称为辉煌商务公司,主营房地产项目海外推广。

这家公司背后的股东是金地集团,它的成立带着一个特殊的使命,就是将内地优质的地产项目包装成境外投资标的。

时任金地掌舵人的凌克曾向《南华早报》透露:

我们需要一扇看得见国际资本的窗口。

彼时正值“招保万金”黄金时代,金地集团常年稳居行业前三,其开发的深圳金地花园等项目成为海外高净值客户眼中的“硬通货。”

此后的十几年,这个“窗口”一直都不被外界所知,直到2012年的一条融资公告,才让外界注意到这家公司,并意识到了这家公司的不寻常。

那年7月,金地集团突然宣布发行12亿元离岸人民币债券,这是金地迈向海外融资的关键一步,这条看似常规的融资公告,却因发行主体"金地国际"的异常股权结构引发关注——

金地国际成立不足一年,母公司正是低调蛰伏的辉煌商务。

两个月后,金地以16.5亿港元收购了香港上市公司平台星狮国际,站在台前操作收购事宜的主体也是辉煌商务。

当市场惊觉时,港交所的星狮地产成为了历史,改头换面的金地商置诞生了。

金地商置诞生后很快接收到了来自金地集团的厚爱,董事会及核心管理层人员与金地集团如出一辙。

于是乎,没多久的时间,金地商置被金地塞进了大量、优质的项目,金地商置管理层还被授予了11亿的股票期权。

从此,业内称金地商置为金地集团管理层的后花园。

从星狮地产到金地商置,这种堪称“教科书级资本运作”的操作方式,让辉煌商务公司在海外声名鹊起,但在内地却鲜有风声。

这么说吧,去研究辉煌商务公司的结构,你会发现这家公司的复杂程度堪比某科搞的那个影子银行。

几十家在港成立的子公司,有咨询、有商务、有贸易,层层嵌套,眼花缭乱,这种“章鱼式”架构,与当年安邦系海外布局如出一辙。

目的就是:隐藏资金来源,隐匿资金流向。

NO.2|贰

2022年金地半年报后不久,有投资人发现不对头,和年初项目相比,金地半年末对海外子公司辉煌商务新增了70亿元的往来款支持。

投资人一头雾水,于是向金地集团质询:对子公司辉煌商务资金往来用途何为?能否按期回收?是否有风险。

时任金地集团CFO的韦传军解释:与子公司资金往来是境外经营业务需要,无显著风险。

韦传军的话音未落,仅仅三个月后,金地迎来了现金流危机,400亿债券集中到期的惊涛骇浪席卷而来,其中2023年200亿,2024年200亿。

在各方助力加上大股东及银行的支持,金地很幸运的化解了这波流动性危机,并终于在2025年重回了土拍的牌桌。

翻看金地的现金流,如今确实拥有了上牌桌的安全感,去年现金减少75亿,对比2023年减少的256亿少了很多很多。

虽然融资现金流几百亿的亏着,但现金流却得到了增长,2023年增加了22亿,2024年增加了136亿。

金地解释说,经营现金流净额变动的原因是:

往来款流出减少是主因!

集团与子公司往来款属于正常操作,怎么着这钱都是在境内转。但金地与属于境外的融资平台辉煌商务的往来款就看不明白了。

根据金地2024年财报,金地集团与辉煌商务公司往来款逆势增长至128.8亿。

这个数字在2021年是25.8亿,半年后,金地流动性危机前夜,突然暴涨到94.7亿,到了2022年末,又涨到了101亿。

这种资金往来沉默了一年多后,2024年金地半年报里,辉煌商务往来款再次上涨到108亿。

仅仅过了半年,在这次出现在土拍市场之前,金地又悄咪咪的给辉煌商务口袋里塞了20亿。

明明是往来款流出减少,可为啥还拼命的给境外平台打钱呢?

更值得玩味的是资金流向时间线,辉煌商务刚拿到20亿,随即旗下私募基金就突增对马来西亚柔佛州地产项目投资。

这让人想起1997年金融危机前夜,某些房企类似的海外布局操作。

0 阅读:19
亦巧看房产

亦巧看房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