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黄花梨高玩进阶:四要素系列—荧光感与底色(下)

假正经的木头人 2022-02-02 03:13:12

接上篇海南黄花梨高玩进阶:四要素系列—荧光感与底色(上)​

上篇结尾我们讲到了海南黄花梨底色,列举的素材是一块大树头料,一大块树头从中切分,取前后两部分,分别制成两个摆件,十数年后摆件车制成手串,从手串上我们观察到了一些不符合通常认知的情况。

本文据此展开,主要展示整个推理思路以及应用的相关经验。

同时捎带讲解纹理和底色与部位细节的关系。

进正文:

我们先看一下两块原材料图

图一,该树头上半部分,制成摆件【牛气冲天】,此图片非本人拍摄,未得见全貌,但纹理细节和底色表现显著,可以看出是经过加工的成品。

图二,该树头下半部分,制成摆件【招财金蝉】,与图一同料,可见规格尺寸较大,纹理底色相近,比图一纹理更多,黑线更显著,通过雕工可知成品年份较早(挺丑的,早期工艺)。

以下为两块料制成成品示意

【注:两块料共制成近50条成品,仅选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上图并进行讲解,相关视频见上篇文章】

树头上部分【牛气冲天】制成成品:

(此示例四图/三图一件,分自然光、高光、克重图)

第一条:编号S01 克重44克 满凤尾水波 紫红底

第二条:编号S14 满凤尾水波 克重51克 黄金底

第三条:编号S17 顺纹带水波 43克 紫红底

这里大家注意,三条手串为同料制成,第一条、第三条底色更深,属紫油梨底,但克重仅44克左右;第二条底色较浅,属油梨/老糠梨底,克重达51克,差1克多沉水。

第二条(编号S14)是树头上半部分中克重最高的,该部分树头制成的其余手串克重均在43-47克左右,底色基本都是紫红底。

三条在自然光下没有突出的顺纹黑线表现。

树头下部分【招财金蟾】制成成品:

(此图示三图一件,分自然光、高光、克重)

第一条:编号S01 凤尾水波山峰瘤疤花黑线 51克 紫红底

第二条:编号S03 凤尾水波山峰黑线 紫红底 51克

树头下半部分制成的手串底色基本都是紫红底,没有出现特殊情况,克重均在50-51克,未见沉水料。

两条在自然光下均有突出的黑线纹理表现。

树头上半部分,两条手串,底色深的,克重低;底色浅的(编号S14),克重高。

树头下半部分,两条手串,底色克重基本一致。

树头上下两部分比对,除上半部分底色较浅的S14外,其余四条底色质感基本一致,属同料同色系。

树头上下两部分比对,上半部分的纹理(特指顺纹黑线)表现远不如下半部分显著突出。

树头上下两部分比对,树头上半部分的密度均值在44-47克,树头下半部分的均值在50-51克,下半部分的密度显著高于上半部分。

受限篇幅,图示不多,但结论准确。

根据以上图示总结,我们有两个点需要展开讲:

一、上半部分,底色浅的比底色深的密度大很多。

二、上下两部分对比,下半部分密度和纹理表现都显著优于上半部分。

按顺序讲解

一、底色浅的比底色深的重很多。

一般情况下,我们的认知是:底色越深,密度越大。

这里有两种情况,同料或非同料。

非同料的情况下,底色深浅未必能准确表现密度高低情况。

譬如上篇文章示例的东方沉水老油梨、霸王岭沉水老油梨,底色都比本次图示浅,但密度显然更大。

这种情况比较多,光是霸王岭就已经示例过百八十条了,司空见惯,没太多能说的。

但若是同料出现此类情况,则属反常。

通常情况下,同料出品的手串,基本遵循底色越深,则密度越大的规律。

底色浅的反倒密度大,且拉开明显差距,此情况属极罕见。

这里涉及到海南黄花梨芯材性质转化,材料性质转化我在两年前的文章中有提到过,见文:评估/判断老物件的思路与解析—老雕件系列

该文中图示证明了海南黄花梨的芯材性质会发生转化,转化路径是糠梨—油梨—紫油梨。

这两块材料有明显差别,论转化显著程度,上文老雕件系列的表现更好,从糠梨到沉水紫油梨都有,全在一块材料上,算是完整的体现出来整个过程了,但老雕件本身是树身(推测为树干分叉处),而今日材料为树头。

两者因部位不同,最后成品属性有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也让我们能够进一步推测其转化顺序。

从这块树头制成的两个雕件,我们可以看出典型的老油梨底色,据S14偏黄金底的表现来看,此树头本身所属,应是糠梨。

推测本身生长年份过百年,本体糠梨,生长至树龄70年后(至少),树身生长逐渐停止,芯材性质逐渐发生变化,底色逐渐加深,密度增加。

但就目前结果来看,有四个可能:

1、树身芯材在转化过程中因不明原因死亡,过程终止。

2、树身芯材转化程度有其上限。

3、树身芯材转化过程可能需要更多外部因素支持。

(如土壤某些物质的含量、雨水阳光等,并未见得所有上年份老糠梨都出现芯材转化现象,故属非必然现象,或与材料本身之外的因素相关)

4、树身本体基因相关

【注:有资料提出糠梨、油梨、紫油梨之成因或与变异有关,具体成因未明】

具体是哪一点,不得而知。

但今日我们根据结果反推出的可能性就是个引子,或许有一天我再开到什么稀奇古怪的材料时可以证实上述四种可能性之一呢?

这种可能性于我而言并不算低,蜘蛛纹与料质的关系就是典型,见文:海南黄花梨海越蜘蛛纹对比及纹理与料质关系解析

从成品上我们能观察到极强烈的荧光感,我称其为“年度级荧光”。

多数水波出自大树头,多数大树头荧光表现相对优异,但这块料子的荧光表现,在树头料中,都属顶级。

本体密度这么低,仅44克左右,按通常理解,油密偏低。

毕竟44克左右的海南黄花梨2.0手串,通常都是新料糠梨,且树头通常密度较大,一般不出现这种克重。

但它不仅有紫油梨的底色,还表现出极强烈的荧光感,这就反常。

推测其成因:本体为糠梨,糠梨转化成老油梨,老油梨转化紫油梨,色泽已变,密度还没跟上便终止了,所以本体主要属性还是以老糠梨为主(强荧光),但品相表现则呈现出紫油梨品相。

【注:此处推测色泽变化在密度变化之前,主要参照树头下半部分车制手串克重,底色趋于一致的情况下,密度平均高出7克左右。因其底色表现没有显著差距,所以此处不计上下部分在土壤中位置对材料底色和克重影响】

再有,其本体为土埋老料树头(树头肯定土埋),成品年份较长,在老料、土埋、放置时长三者共同作用下,致其水分含量极低,油水比例极优秀,故最终呈现出非常强悍的荧光效果。

【注:老料表示其生长年份足够,油大;土埋表示其本体存放环境稳定,整体水分较低,油性未丧失;成品表示经加工雕琢后其本体更多暴露在空气中,水分含量较之土埋状态下进一步降低。】

此推断与成品实际表现相符。

但编号S14黄金底是51克,明显是底色尚未发生变化,密度已达51,此种情况与上述结论冲突。

如果我们仅有上半部分材料,紫油梨底的全是44克左右,就一个黄底的51克。

你说底色先于密度变化,没问题;你说密度先于底色变化,也没错。

反正事实摆在这儿。

两个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冲突的。

虽然也可以用这两种变化是同步进行的,不同区域进展不同这种理由来解释,因为手串都是整块材料车制成圆珠后再根据底色品相来串起的,并不是黄底和紫红底的分别固定在某一个区域,它必然是交杂在一起的,这么解释也能自洽。

但说了等于没说…

这个问题一开始的确解决不了。

我刚拿到手称完克重后,也想不明白…

哇,你们可能理解不了,我看着这品相居然能有51克是什么感觉…

第一反应是克重称出问题了?

第二反应是这事儿虽然超出既往经验认知,但它必然有其规律,一定有个合理解释,我应该能搞定。

但目前这架势,完全看不出怎么回事儿啊,这要拿到整个原材料有可能才搞清楚。

开头我是不知道这块雕件还有下半部分的…

不是所有大树头都能这样切成上下两部分制成雕件,一开始也没报给我这玩意儿还有下半截来着…

那个感觉不知道形容,反正就是你知道这个问题你一定能搞明白,但就是少了些什么,无处下手,令人烦躁。

好了,现在我们有树头下半部分材料了,问题就解决了。

我们可以观察到,下半部分材料车制的成品克重均在50-51克,底色均为紫红底,这个克重,和S14黄金底的克重一致。

其实到这里,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为什么?

这就要说到我们要讲解的第二个点了:

二、上下两部分对比,下半部分密度和纹理表现都显著优于上半部分。

在日常实践中,我们发现树头取材后表现的规律是这样的:

1、树头本身更接近土壤表层的部分(更靠上,埋的较浅),相对于远离土壤表层的部分(更靠下的、埋的更深),底色要更浅,密度要更小,纹理表现的突出程度更低。(但纹理底色对比度可能相对更高)

2、树头向阳面相对于非向阳面,底色更浅,但纹理和底色对比度相对更高。

3、树头越接近土壤深层的部分(更靠下,埋的更深),就越容易出现非常规品相表现:

如纯紫黑底,纹理或仅有大黑线,细线表现不明;

如底子较杂,纹理与底色交织的表现显杂乱,经验不足者易错判成越黄南部料。

如肉质棕眼表现突出,兼底子不够纯净,纹理表现以大黑线为主,细线表现与树干料不同等。

越靠下,越可能趋近于树根料的品相表现。

这三点规律,树头料基本通用。

这三点规律的成因也简单。

树头本身是树身承重最大的部分,越靠下则承重越大;越深埋土壤,则底色越深,所以上下两部分会出现密度和底色的差异。

纹理差异成因可以参照树根料,越接近底部,越接近树根,则纹理表现和底子表现都会趋近树根表现,即纹理表现或呈现断崖式下跌。

与摄取养分的主要部位越接近,则属性表现越接近。

关于此结构,可见前文:海南黄花梨高玩进阶(下)—棕眼篇

好,树头相关理论讲清楚了。

回头再看这条特殊的S14,我们再想得出结论,就很简单了。

树头下半部分车制成品密度均在50-51克,也就是说,51克是这个树头的合理密度区间,这树头仅是被切成了上下两部分,它并不是两块不相关的独立材料,我们应以整个树头为单位去考量。

现在问题就简单了:

S14本就是51克左右这个密度区间的材料,这个克重表现才是正常的,它仅是底色转化过程没有完成,所以才呈现出老糠梨/老油梨的黄金底,其余的底色转化已阶段性完成。

整个树头本应都是51克左右的密度,但上半部分因为更靠上,所以密度相对下半部分低一些,但上半部分也已处在密度逐渐变化的过程中,只是材料最终表现没那么显著,从结果可见,上半部分材料克重最低43克,最高51克,中间段有达47克的。

这一点符合我们通常经验认知:材料转化并不是线性的、逐渐蔓延的过程,它不会出现明显的分界区间,而是呈现出成块、成团、无规律的转化,一定会有些地方快,有些地方慢。

(此规律总结图示可见上面链接的老雕件赏析的文章链接)

这条S14,就是整块树头底色转化慢的地方取材集合而成的,若是仅看材料切片,可能很难看出来这种底色,整个树头五十余条仅一条是这种表现,足以见得其占比较低,也可知材料整体底色转化过程基本告一段落。

至于为什么没有继续转变成沉水紫油梨的底色和克重就不得而知了。

最后得出的结论:在材料转变性质的过程中,底色先于密度发生变化。

这个过程目前没有权威的研究数据,目前来看或许也暂不具备这个研究条件,毕竟海南黄花梨在理想环境下成长至生长周期末期(即材料可能出现性质转换的时间)的起始点至少七十年起了…

【注:作者从海口公园70年树龄枯死老糠梨上观察并未发现材料性质转换的趋势,相关详情可见纹理篇,此处不上链接了】

这玩意儿要持续追踪,得好几代人…

现下估计是不可能有什么权威结论了。

展开部分已得出结论。

现在再回过头看开头那条44克的爆满凤尾水波紫油梨老料,是不是就能理解它大概是怎么回事儿了?

它这个底色为什么是这个克重?

它这个克重为什么有这么强的荧光?

是不是能明白了。

底色是不是一定和重量挂钩?

油性是不是一定和重量挂钩?

纹理是不是一定和密度挂钩?

你瞧,未见得吧?

现在是不是有了新的认知?

现在你们在赏析、判断一块材料/一件成品时,是不是能有更多的视角了?

知道我们是怎么看材料了么?

到这里五千字 。

用了五千个字,就为弄清楚为什么有条手串它表现的和通常认知不符。

最后虽然得出一个看似逻辑自洽的结论,但对诸位在实际应用层面也没什么实际用处,毕竟这种东西无助你辨别海越,无助你鉴赏和了解行情。

我只是描述我在解决问题时的整个思路,其中方向在哪,用到的经验是什么,逻辑如何,都在这五千多字里。

我的文章大概都是这个路子。

海黄这木种,能手把手给的东西,着实不多,特定指征就这么些,在应用上还都有一定门槛。

我想,或许把整个思考流程用文字表达出来,你们跟着走一遍,走多了,或许能得到点什么也说不定…

非黑即白,非海即越?

你们在尝试做出判断时,是什么样的脑回路?

44克这种表现如果是越黄,它该是北部料还是南部料?

为什么不可能是南部料?为什么不可能是北部料?

为什么越黄不会有这种表现,而海黄能出现?

为什么它是大开门?

这个问题你能不能回答?

我觉得这问题不难啊。

尤其是在我用这篇文章解释了它存在的合理性之后。

我提供过思路和经验理论的,它们分散在各个时期的文章里,你有没有看完?看完能不能用上?

这篇到这儿。

关于底色饱满度相关的内容,我们可以尝试在下篇顶级霸王岭材料的赏析中讨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