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黄花梨(二)海南黄花梨鉴别(3)纹理:芝麻点

假正经的木头人 2024-07-26 13:14:28

前言:本系列为24年新修订版本,作者对七年来发表的全部文章进行整理归纳,精简提炼,旨在提升阅读流畅度,方便建立系统认知体系。

海南黄花梨系列文章分为四大部分:

一、海南黄花梨认知

二、海南黄花梨鉴别

三、海南黄花梨挑选

四、海南黄花梨赏析

鉴别,意为“判断材料真假好坏”。

真假:材料是否为正确产区出品,材料是否为正确木种;

好坏:材料品质高低。

鉴别方面是玩家最感兴趣内容,关乎玩家切身利益,属业内最难掌握之技术,可供量化操作之技巧较少,需大量实际操作经验。

感官差异无法用语言精准描述,文字无法取代实际操作。

本系列内容仅能提供少量可量化之操作细节,主要以“非海黄之典型特征”为主,对比木种主要为【越南黄花梨】,即“与海南黄花梨极相似”之木种,除越黄外的其它木种相对较少。

作者将从纹理、底色、光泽三者为主进行讲解,辅以鉴定案例(将在后文赏析篇不定期推出)供参考。

读者谨记,质感相关的四项属性,即纹理、底色、光泽、肉质(此项难以成文,且特征相对不显著,故不单列),需进行综合判断,仿品并不止越黄一种,没有一招鲜吃遍天的路数。

部分特征具有唯一性,可供读者进行量化操作,部分特征不具备此项特性,此类情况将在文中标明。

鉴别篇能起到的作用,并非部分读者所期盼那般是一份“仿品/假货大集合”或“可以拿起就用的操作说明”。

它能起到的作用实际上仅是“有概率降低你可能会额外支出的认知成本,尽可能让你少交些无必要支出的学费”,尽量让“假货好卖新手好骗”这件事变得不那么容易。

至于其它,全看诸君运气。

仅此而已。

【注1:在阅读此节前,需具备对海南黄花梨的基本认知,请先看完系列文章第一部分《认知篇》,应先知晓“海南黄花梨它会是什么模样”。】

【注2:在材料未表现出“显著非海黄”的特征前,读者切勿“按图索骥”,材料若未明显表达出特征,请严谨踏实,勿轻下结论。】

【注3:该系列出文较慢,素材多为作者实拍。】

本篇为海南黄花梨鉴别系列—纹理:芝麻点

【注:此处芝麻点相关内容仅指树龄较长之老料,新料无价值,不计入内。】

注:此项不具备唯一性特征,需辅以材料本体其余特征观察佐证。

文章结构:释义—特征—图示—笔者实操—总结

上篇文章链接:海南黄花梨(二)海南黄花梨鉴别(2)—番外:鉴定卡片及检测报告

上篇系列文章:海南黄花梨(二)海南黄花梨鉴别(2)纹理:瘤疤钉

释义

芝麻点,属树体病变异化后生成纹理。

“芝麻点”与“瘤疤钉”两者同属树体病变后异化纹理,芝麻点亦可算是瘤疤钉的一种,但两者形成机制不同。

瘤疤钉可理解为树体肿瘤或增生疤痕,主因为自体病变;

病变处不过度蔓延,范围相对较小,对瘤包/病变范围之外部位无显著影响;

瘤疤钉特征突出,通常可凭肉眼观察并进行预估;

出现概率相较芝麻点高很多(树龄够老基本都能出现瘤疤钉),对树体整体健康度影响相对较低,通常不会使树体死亡,主要在树龄较长的老料上出现。

芝麻点较之瘤疤钉成因要复杂许多,芝麻点成因主要为外物侵犯,现已知主要是虫蛀,故常称“虫蛀芝麻点”。

(注:芝麻点的成因为虫蛀,但虫蛀未必会形成芝麻点,还有可能是烂心、白心等,芝麻点形成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虫蛀影响范围为整树,一处被咬,整树受损;

表象特征不明显(仅有小虫洞),难以观察,无法预估内部情况;

虫蛀后除纹理外,其底色及料质也会发生一定程度异变,但总体上并不脱离其树种框架,底色与常见底色有些许差异,仍在可识别范围内,料质上或不受影响,或可能部分呈现出先天不足的趋势;

对树体健康度影响较大,通常会使树体心材发育不良、烂心、白心或整树死亡。

虫蛀主要发在树体幼龄期、心材尚未成型时(心材坚硬,虫子咬不动);

树体虫蛀后会导致营养不良,继而出现烂心、白心、芝麻点或直接死亡;

在已发生异变(变为芝麻点而非烂心或白心)且主体结构未被破坏到无法支持树体生长的情况下,顺利成长为老料,这才形成老料芝麻点。

过程概括为:幼年期被虫蛀—不知名因素虫蛀终止—异变成芝麻点状纹理且主体结构完整—顺利成长为老料—老料芝麻点

过程中,幼年期被虫蛀,大概率要发育不良或早夭;

在无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虫蛀过程因未知原因终止,是小概率事件;

异变为芝麻点状纹理而非白心烂心或死亡,属小概率事件;

顺利成长为老料,不遭天灾人祸,非绝对概率事件;

全部加起来,才能产出老料芝麻点,其成品概率远低于瘤疤钉。

瘤包/瘤疤钉,只要树体活的够久,必然出现,尺寸不同罢了;

芝麻点,除开要九死一生活下来,还得活得久,和瘤疤钉相比,一个是巧合,一个是必然,不是一个维度的事。

按纹理稀缺度排序:芝麻点—瘤疤钉—鬼脸(蜘蛛纹、对眼、正心鬼脸、水波纹等非顺纹的特殊纹理,均可划归鬼脸)

这个排序符合纹理形成机制,亦符合笔者从业十年来之见闻。

附图:

虫蛀孔洞、虫蛀导致的白心、烂心。

特征

芝麻点顾名思义,纹理状若芝麻。

海南黄花梨芝麻点老料,底色饱满度高,肉质较好(通常无棕眼),光泽强,密度随部位变化,总体密度较高,整体特征表现依产区而定;

越南黄花梨芝麻点老料,表现特征基本与越黄常规纹理等同:

越黄南部料底色过深、纹理糊化、光泽不佳;

北部料底色偏浅,肉质偏糠,纹理状态上下限差异较大。

海、越芝麻点在无常规纹理(顺纹)的情况下,差异主要体现在底色和光泽上。

在有常规纹理(年轮纹)的情况下,看常规纹理;

无常规纹理的情况下,看底色、肉质、光泽。

通过原材料进行判断为最优解。

原材料通常可涵盖所有信息:材料部位、尺寸、表皮、底色、肉质、年轮纹,判断所需要素最全。

(足尺寸原材料必然体现常规纹理)

此类稀有特殊品相,读者可尽量要求提供原材料图。

图示

海越芝麻点对比;

海南黄花梨芝麻点成品图示。

海越芝麻点比对

此处深色系与浅色系分开对比:

越黄南部料对比海黄八所料;(深色系)

越黄北部料对比海黄霸王岭料。(浅色系)

【注:八所芝麻点及霸王岭芝麻点均有专业材质检测证书,证实其为降香黄檀(海南黄花梨),详见上一篇文章鉴定报告篇。】

越黄南部料芝麻点原材切片(左):海黄八所芝麻点原材切片(右)

越黄南部料芝麻点成品(左):海黄八所芝麻点成品(右)

越黄北部料芝麻点切片(左):海黄霸王岭芝麻点原材切片(右)

越黄北部料芝麻点成品(左):海黄霸王岭芝麻点成品(右)

图示可看出两者在底色和纹理表达上有明显差异,肉眼可辨,不赘述。

越黄芝麻点或有可堪比海黄的上等品相,海黄芝麻点亦有极似越黄的下等品相,读者未必都能碰见如上图所示一眼可辨的情况,但读者能接触到此类品相的概率较低,故知晓其大致差异即可。

海南黄花梨芝麻点成品图示

八所沉水紫油梨芝麻点成品

霸王岭老油梨/沉水老油梨芝麻点成品

笔者实操

笔者有两批芝麻点原材料,产地分别为八所、霸王岭。

【再次强调,材料已进行权威专业检测,证实其为降香黄檀(海南黄花梨),此可证明笔者实操方法可行性。】

笔者在底色、肉质均未发现问题的情况下,着重对常规纹理(山峰纹)进行观察。

【注1:未经打磨抛光,光泽无法呈现,故在观察原材料时,此项不纳入观察范围。】

【注2:山峰纹属顺纹(年轮纹)扭曲后形成,无特殊前置条件,亦属常规纹理范畴,相关要点可见鉴别篇—山峰水波纹】

八所芝麻点原材料观察要点

霸王岭原材料观察要点

八所、霸王岭观察要点拼图比对

细节要点放大后比对

(注:为便于对比,此处对八所芝麻点原材料图进行了180度翻转)

可观察到,两者在此项纹理上(山峰纹)体现出显著海南黄花梨特征,即:纹理间距较宽,自然舒展,使人赏心悦目。

产地不同(八所、霸王岭)、部位不同(树干、树头)、底色不同(深色系、浅色系),但在山峰纹上,表现出高度一致的特征。

在底色、肉质未发现问题的情况下,纹理可完整表达出海南黄花梨特征,笔者据此判断其种属,成品后观察其光泽并再次观察其底色。

二次观察,均确实无误。

后来的专业材质检测亦证明笔者思路无误,读者可借鉴。

总结

芝麻点本身出品率极低,这导致绝大多数从业者对其的认知都处于相对不足的情况,有正品老料芝麻点的从业者,估计不到千分之一。

从业者基本无法通过一条非极端表现的纯芝麻点纹理手串(如底色非常漂亮、肉质光泽极佳或底色、肉质、光泽表现非常差)判断其种属,必须结合其它条件综合判断。

即是说:无原材料图,成品本体未体现常规纹理(年轮纹)且其余属性表现不极端至一眼可辨的情况下,无法准确判断材料种属。

无显著要素可供判断的前提下,从业者都无法操作,更不建议读者自行尝试,难度过高。

正品芝麻点存量极少,稀缺度排序最高,价格高昂,玩家能碰上正品并可入手的情况,属极少数,绝大部分玩家没有接触机会,将本文视作拓展见闻即可。

本文完,下篇蜘蛛纹。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