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一屠夫杀人被枪毙,5年后"被害人"却给母亲寄信:我要回家

觅觅述史 2024-09-11 21:14:46

1988年,湖南麻阳县一名屠夫被判定杀人罪,处以死刑,临刑前他仍不停喊冤:"我没有杀人,我是冤枉的!"

五年后,一封来自"死者"的信如同晴天霹雳,让案件出现惊天逆转:"妈妈,我要回家。"

经过漫长的调查与申诉,2006年,这名屠夫被改判无罪。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起骇人听闻的冤案?是"死者"的灵魂在传话,还是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黑幕?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烟台市福山区检察院】。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神秘案件震惊小城:一具无名女尸引发的惊天悬案

1987年4月27日,湖南省麻阳县锦江河畔,一名晨练的老人发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河边散落着多块女性尸块。

这位老人名叫张大爷,当天早上5点多,他如往常一样沿着锦江河边散步。

当他走到河边一处偏僻的草丛时,突然看到几块奇怪的肉块。

走近一看,他顿时惊恐万分,那竟然是人体的残肢!

张大爷立即跑到附近的派出所报案。警察迅速赶到现场,发现河边散落着至少十几块大小不一的人体组织,有的还泡在水里。

法医初步判断,这些尸块来自同一具女性尸体,死亡时间约为两天前。

这一发现瞬间引爆了整个小城,人们纷纷猜测这究竟是一起怎样的凶杀案。

消息很快在麻阳县城传开,街头巷尾到处都在议论这起骇人听闻的案件。

有人说是情杀,有人猜测是仇杀,还有人怀疑是连环杀手所为。

恐慌情绪开始在小城蔓延。

当地警方迅速成立了"4·27专案组",由县公安局长亲自挂帅。

专案组成员们连夜勘察现场,收集证据。

他们发现,这些尸块被切割得十分平整,显然凶手具有相当的解剖技能。

更令人不安的是,尸块上没有留下任何可供辨认的特征,这无疑增加了破案的难度。

随着案情的深入调查,专案组开始排查近期失踪人员。

很快,他们将目光锁定在了广场旅社的一名服务员石小荣身上。

石小荣已经失踪多日,其家人也一直在焦急地寻找她。

专案组立即联系了石小荣的家人,请他们前来辨认。

警方根据尸块的特征制作了一个石膏像,并向石小荣的家人详细描述了死者的体貌特征。

石小荣的母亲在看到石膏像的那一刻,泪如雨下,颤抖着说道:"这就是我的女儿!"

随着死者身份的确认,案件调查进入了新的阶段。

专案组注意到,尸块的切割面异常平整,这让他们将嫌疑人范围缩小到了医生和屠夫这两个群体。

经过初步排查,专案组认为屠夫的嫌疑更大,因为他们更有可能拥有熟练的切割技能。

在对当地屠户进行地毯式排查后,警方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一名叫滕兴善的屠夫身上。

滕兴善今年42岁,是当地有名的杀猪匠,他的刀工在镇上是出了名的好。

更重要的是,有人曾看到滕兴善在案发前几天带了一个年轻女子回家。

屠夫喊冤被处决:一场令人心痛的司法悲剧

1987年5月,警方突然闯入滕兴善家中,将他逮捕。

面对警方的指控,滕兴善坚称自己没有杀人,但当被问及那天带回家的女子是谁时,他却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种矛盾的表现更加深了警方对他的怀疑。

在随后的审讯中,专案组对滕兴善进行了长时间的突击审讯。

据后来滕兴善的家人透露,他们在探视时发现滕兴善浑身是伤,显然遭受了残酷的拷打。

在巨大的身心压力下,滕兴善最终屈打成招,承认了自己就是凶手。

他甚至在审讯记录上签字画押,指认作案工具是一把斧子。

1988年,法院对滕兴善案进行了一审。

法庭上,检方列举了大量"证据",包括滕兴善的供述、尸检报告等。

但,滕家聘请的律师在庭审中发现了诸多疑点,比如没有在现场找到滕兴善的DNA痕迹,作案工具也未能找到。

然而,这些疑点都被专案组一一驳回,称证据已经足以定罪。

最终,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滕兴善死刑。

滕兴善和家人不甘心这个结果,决定上诉。

然而,二审法院仍然维持原判。1989年4月,在判决生效后不久,滕兴善被押往刑场执行枪决。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滕兴善仍然在喊冤。

他对押送他的警察说:"我真的没有杀人,我是冤枉的!"

然而,这些话语随着一声枪响永远地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他留给妻儿最后的话是:"爸爸是冤枉的",这句话深深刻在了家人心中。

1993年的一天,一封普通的信件彻底改变了这个案件的走向。

"亡者"归来引震动:一个不可思议的转折

石小荣的母亲收到了一封署名为"小荣"的信,上面写着"妈妈,我要回家了"。

这封信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整个小城。

石小荣的家人难以置信,立即按照信上的地址寻找。

在山东的一个小村庄里,他们终于找到了"死而复生"的石小荣。

原来,石小荣当年被人贩子拐卖到山东,成为了一个农民的妻子。

多年来,她一直想方设法联系家人,终于在这一年成功了。

石小荣的出现,彻底颠覆了六年前的案件判决。

她向家人表示,自己从未见过滕兴善,更不用说被他杀害。

石小荣和家人多次向有关部门要求撤销错误判决并赔偿,但都没有得到回应。

这一消息很快传到了广场旅馆老板刘国沅的耳中。

刘国沅立即告知了滕兴善的家人。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滕家人对这个消息表现得异常平静。

滕兴善的妻子苦涩地说:"这些年来,我们一家人承受了太多痛苦。现在真相大白了,但我们的兴善再也回不来了。"

回顾滕兴善案件的种种疑点,滕家聘请的律师曾经写过一份详细的《申诉状》。

然而,就在他准备递交这份申诉状的时候,滕兴善已经被执行了死刑。

律师悔恨地说:"如果当时能再快一点,也许结果就不一样了。"

滕兴善的两个孩子在父亲蒙冤的阴影下长大,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

沉冤得雪终有时:一个迟来的正义

他们在学校里常常被同学嘲笑,说他们是杀人犯的孩子。

这种痛苦的经历让他们一度对生活失去了希望。

2004年,当他们得知石小荣还活着的消息时,决定为父亲申冤。

"我们不能让父亲的冤案就这样被埋没。即使他已经不在了,我们也要还他一个清白。"

经过不懈的努力,2005年,滕兴善的儿女终于与法院和政府达成了赔偿协议。

他们获得了666660元的国家赔偿,这个数字虽然无法弥补失去父亲的痛苦,但至少是国家对这起冤案的一种认可。

2006年4月,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滕兴善案进行了重审。

在详细审查了所有证据后,法院最终宣告滕兴善无罪。这个迟来的正义,让滕家人既欣慰又心痛。

在滕兴善被平反的那天,他的妻子来到了他的墓前。她抚摸着冰冷的墓碑,喃喃地说:"兴善,你终于清白了。我们等这一天,等了整整17年啊。"

滕兴善的案件成为了一个典型的司法警示案例。

它深刻地揭示了我国司法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也促使人们思考如何完善法律制度,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

滕兴善的妻子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希望我们的经历能够警醒所有人,让司法更加公正,让每一个无辜的人都不再受冤屈。"

这起持续了16年的司法悲剧,不仅仅是滕兴善一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社会的悲剧。

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正义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只有不断完善法律制度,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让每一个公民都能在法律的保护下安心生活。

看完这个真实事件,屏幕前的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资料

[1] 【烟台市福山区检察院】——《凶手被执行枪决,被害人却活着回来了!》

0 阅读:7

觅觅述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