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喝茶安全吗?为什么越来越多人爱用建盏喝茶?

绿旋聊文化 2023-06-10 23:44:03

建盏参差多态的釉色,有时会令新朋友产生是否添加有害物质的疑问,甚至有人传播建盏有毒不能喝茶的谣言。

建盏为坚持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使用含铁量远高于其他瓷器的原料,代价是降低可塑性、耐火度、成品率。

这样逆流而上的技艺选择,有人不喜欢无可厚非,但不该被误解为“有毒”。

宋代建窑成熟期的代表作品——建窑黑釉瓷,也就是建盏,通常会在黑釉上遍布精美的铁系分相-析晶斑纹。

▼南宋建窑兔毫束口盏

有部分刚接触建盏的朋友,会问我们,它这么漂亮,是不是添加了“有害重金属”之类的东西?

消费者对陌生事物有疑虑也正常,而且这从侧面说明,建盏确实美得不可思议,才会让新朋友担忧是不是加了什么不该有的东西。

建盏首先是茶器,然后才有美学价值和收藏价值。如果不是观赏性和实用性兼备,它不会有现在的生命力。

茶器属于直接接触口腔的器皿,如果不安全,谈文化传承、收藏鉴赏都是空中楼阁。

一、烧制建盏的原材料无污染、无公害

正宗建盏的釉料主要成分为赤铁矿石(氧化铁)、天然草木灰(主要为钙、磷、钾,可能含锰镁等微量元素)等,胎土则选取建窑所在地附近的粘性红土(含铁较高)和黄土(含硅铝较高)制成。

这些材料,多是在生态环境优良的闽北,就地选取的无公害矿土。

jianzhan8080等你痂!

▼闽北(南平市)区位与建窑所在的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

闽北有多环保低碳?从当地产业构成和空气污染指数就能看出来。

建窑所在的南平市(因位于福建省北部,通称闽北),是福建省靠内陆,工业也少的地级市,农林资源丰富,空气质量指数常年50以下,也就是优质。

▼空气质量一不小心就全国前10了

全国人民喜闻乐见的特产风物有国家地理保护标志武夷岩茶、建盏、建阳桔柚、政和白茶等,以及“自然文化双世遗”的武夷山风景区▼

通过中国优质乳工程验收的知名奶企——长富乳业,牧场也在南平。

▼福建山区也有优质奶源地

水吉作为依山傍水的乡镇,附近更是没什么工业污染,夏天荷花开得挺美的▼

除开胎土之外,还有釉。建盏的釉料主要有三个成分,一个是釉基,一个是发色剂,还有一个就是助熔剂。釉基的主要成分为石英,即氧化硅。辅之以长石和少量粘土。发色剂则是氧化铁,这是建盏形成独特斑纹的主要因素。建盏的助熔剂主要是草木灰,可能要有人不太清楚草木灰是什么,草木灰说简单点就是土灶里面烧过柴火之后留下来的灰。可见一切材料都是取自大自然,无任何化学添加。

jianzhan8080等你痂!

二、铁本身的特性,已经足够赋予建盏釉丰富的斑纹色彩与形态

想必朋友们还是会有些疑问,材料这么简单,如何烧制出变化如此丰富的釉色呢?

回答是:建盏所使用的材料简单,但在窑炉中变化的过程不简单,最后形成的物质结构不简单。

1、建盏釉的本质是什么?

建盏的特殊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釉色上,釉色是建盏的灵魂。

而建盏的釉色和彩绘瓷人工描绘的釉色有什么不同呢?和钧窑的铜系乳浊釉又有什么区别?

中科院专家经研究发现,建盏釉为铁系分相-析晶釉(什么是分相和析晶点右侧文章了解→分相-析晶釉详解)。这个命名已经较为直观地说明了建盏釉的特殊性。

1)建盏釉色为自然窑变而成,入窑前将相同的胎挂上相同的釉,一次上釉,一次烧成,便可得到千差万别的釉色。

2)建盏的主要致色元素(铁),和两大类斑纹形成方式(分相与析晶),导致多种窑变。

▼不同温度下铁的三种晶体结构示意图

▼建盏的斑纹组成中,有的是氧化铁,有的是四氧化三铁,有的是更为复杂的特殊物质,同样由铁致色,最后呈现的效果千差万别。

▼不同的铁氧化物、不同的结构等诸多原因导致最后呈现的釉色各有千秋

钧窑乳浊釉属于铜呈色的分相釉。有心的朋友可以自行对比二者艺术风格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

2、铁元素:既普通,又特殊的宝藏

①铁的基本性质

铁单质(Fe)是化学性质活泼的银白色金属,具有磁性和良好的可塑性、导热性、延展性,以及足够的硬度。

铁元素是地球外核和内核的主要构成元素,在地壳上丰度也达到第四。

▼地壳与全地球元素丰度(估值)

简单一句话,便宜大碗好用,缺点是非常活泼,在空气中容易生锈,于是人类又发明了不锈钢(加铬镍的合金)。

▼铁锅与不锈钢锅盖

人类发现和利用铁,晚于金和铜,也是因为它性质太活泼了,一般以氧化物形式(如Fe2O3/赤铁矿、Fe3O4/磁铁矿等)存在,自然界很难找到游离铁。

磁铁矿主要含铁矿物为四氧化三铁,外表颜色通常为炭黑色或略带有浅兰的黑色。

赤铁矿是指不含结晶水的三氧化二铁,它外表颜色从红到浅灰,有时为黑色,条痕暗红色。

当人类掌握将铁从氧化物中还原提炼出来的冶铁技术之后,实现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的文明进化。直到现在,铁依然是工业的基石,也是人类最熟悉最常用的金属。

铁虽然随处可见,但它的提炼和使用,花了人类很长的时间去研究,可不能因为它常见而小看它。

②铁强大的致色能力

以上基本是大家基本有所涉猎的常识,接下来则是铁容易被忽略的一面。

铁是致色能力很强的元素,在很多矿物中都有体现。

jianzhan8080等你痂!

▼同样是铁致色,金绿柱石(三价铁离子)和海蓝宝石(二价铁离子)呈现不同的美

▼有研究表明紫水晶颜色源于二氧化硅结构中存在的,离子半径较大的微量元素被三价铁离子取代

▼绿色的橄榄石也是铁致色的

人类血液之所以呈红色,也是因为运载氧气的红细胞由血红蛋白(铁的配合物)组成▼

铁在矿物和生物体中都有强大的致色能力,在瓷器中自然也有致色能力。

虽然致色原理未必相同(色彩的产生有很多种原理,以后有机会详聊),但既然呈现红黄蓝绿,对铁来说都很容易,那么以铁为呈色剂的建盏呈现的各种颜色也是有迹可循的,并不是无中生有,也不会导向不安全的结果。

3、建盏工艺的“反直觉”操作

也许有朋友还是会觉得奇怪,既然铁这么好用,为什么很少窑口以此为生?为什么建窑凭对铁的灵活运用一枝独秀?

至少有两个原因:

1.铁太多会带来很多工艺和艺术效果的限制;

2.宋以前,黑釉瓷并没有很大的市场。

铁在地球表面到处都是,古代制瓷业发展过程中,主流方向是烧颜色较浅的白瓷、青瓷,这需要将胎釉中铁的含量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尤其是烧制白度高的瓷器,铁的致色能力简直是最大天敌,必须尽可能去除。

北宋 /定窑白釉刻螭龙莲花莲瓣盘 /直径16.5cm

而建窑所在的水吉,山上的粘土基本都是红的(氧化铁含量高),这种地理环境想做纯白的瓷器,是拿自己的短处,和其他窑口的长处正面PK,讨不到好。

宋 /建窑黑釉茶盏 /口径12.4cm

如果宋代的建窑窑工被思维定势束缚,不想出扬长避短的办法,肯定不会创造出独树一帜的建盏艺术。条件不优越的情况下,走别人走过的路很难争锋,因地制宜才有出路。

所幸他们把劣势变成优势——别人去除铁是为了烧白净的瓷器,铁越多,颜色越深,我们为什么不把它烧到最深呢?极致的白是很难得,很美的,极致的黑也未必不会受欢迎。

从五代开始,建窑烧的茶碗越来越黑,斑纹也越来越精彩脱俗。

北宋-金 / 耀州黑釉笠式碗 / 口径13.5cm

窑工发现铁的可塑性,将铁系黑釉做到极致,即使含铁量高会导致变形、开裂、起泡等诸多问题,他们还是不断改进工艺。

容易变形,就把胎底做厚;釉水流动粘底,就施一半的釉;温度不够高,就在山坡上造超长龙窑加温;还原气氛不好控制,就把龙窑分隔,贡品放在最好的位置烧。

在科技不发达的农业时代,不懂化学的建窑窑工已经将当时条件下能做的技术改进都做了。今人延续他们的脚步,依然在想尽办法降低瑕疵率,不过还是很难将成品率提高到其他单色釉瓷器的水平。

▼建盏可能产生的大小瑕疵

建窑成熟期的茶盏,器型稳重,黑色浓厚,还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自然斑纹。

地利又碰上天时与人和。宋代点茶法风靡全国,点茶茶汤须越白越好,需要黑盏来衬茶色,有足够的市场支撑他们的创新,建盏遂成点茶时代独领风骚的宋代第一茶器。

▼用建盏点出的白色茶汤

到建窑鼎盛时期的北宋中后期,福建转运使蔡襄撰《茶录》盛赞建盏,甚至说“出他处者,皆不及也”;宋徽宗以国君之尊,在《大观茶论》中写道“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宋代文献也记载他用建盏点茶的故事。

传到日本之后,建盏也被日本真正实权一把手幕府将军,以及大名等贵族领主视为神品、名品。传到今日,不少都被定级为日本国宝和重要文化遗产。

▼央视纪录片介绍过的日藏国宝曜变盏,就是德川将军家传世品之一

铁能被利用到瓷器的烧制之中,和它在地球上广泛的分布脱不开干系,这是它的“普通”之处。早在东汉时期,国人就已经能烧制黑釉盏了,只是当时没和建窑一样深入开发。

用铁烧黑瓷,年代很早,但不是所有黑釉瓷器都能把铁运用到极致。

建盏能成为宋代第一茶器,有饮茶习俗的加成,也是建窑窑工开拓进取的结果。如果没有一批人专门花很长时间用高铁原料烧制瓷器,是没办法将铁的特性发挥到建窑这个程度的。

▼全景模式下的宋代建窑遗址芦花坪部分,堆积成山的匣钵、碎盏、垫饼,依稀可见当年建窑盛况

视频加载中...

三、国家出台了日用瓷质检标准,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也出台了建盏质检标准

从上文可知,建盏的胎釉原材料是天然无害的,其主要成分都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常见元素,多数也是其他瓷器的组成成分,无非就是相对其他窑口瓷器而言,铁比较多罢了。

虽然为这个偏多的铁付出了很多代价,但最后的结果也算值得。

▼中科院硅酸盐研究所早已分析过宋代建盏的胎釉成分,确实就是粘土、草木灰、釉矿中的元素

有没有瓷器会含有害金属?确实有,但多数情况是廉价的低温彩绘瓷使用的颜料中,铅、镉等重金属可能超出人体健康承受范围。

从上文可知,建盏烧制技艺使用的无公害材料和高温高还原的生产过程,都不会添加铅镉等有害重金属。

铁本身就是天然的呈色剂,呈色范围广,化合种类多,铅镉等重金属对建盏这种自然分相析晶釉瓷器的最终呈色,并无帮助。

为了让消费者能感受到建盏的安全性有保障,很多建盏厂家及建盏工艺师都已经主动去专业检验机构,做过铅、镉溶出量的检测,并证实建盏产品的铅镉溶出量指标符合与食品直接接触的日用陶瓷国家标准。没有任何安全隐患,也有盖过公章的检验报告为证。

▲黄美金老师金油滴建盏作品检验报告

而对于瓷器中可能出现的铅镉超标问题,国家早已出台相应质检标准,新盏行业发展起来之后,也越来越多工艺师依照此标准送检。“建盏有毒”的谣言近两年已经基本没有市场。

2018年2月,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特别出台建盏的质检标准——《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T 1739—2018地理标志产品建盏》,5月开始实施。

省质监局专门为建盏建立标准后,除铅镉迁移量引用国家标准之外,在等级划分、器型标准和含铁量等方面,都作出具体规定。

福建省质监局在下半年还批准了南平市局建立建盏专门质检中心的请示。

建盏在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地理标志、金砖国宾礼之后,有了地理标志规范,为消费者辨别伪劣产品提供更全面更有针对性的依据,也对生产优良产品,传承非遗技艺的工艺师有保护作用。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建盏喝茶

用建盏喝茶肯定离不开它的好处,我们来看看,用建盏喝茶有啥好处!

1、保温蓄热的效果

首先建盏胎体的厚重不仅有防烫的作用还有一定的保温蓄热效果,从已经出土的经典建盏残片标本中看,建盏的底足坯和釉层的总厚度约为1cm,远远超于其他任何茶器。胎体内含铁量高及胎内蕴含的细小气孔,都有利于提高茶汤的保温效果。

并且在北宋蔡襄的《茶录》中也有说到建盏"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 意思是:建盏坯较厚,用火烤过,盏热的时间很长、不容易变冷,最适合用来点茶,而出自于其他地方的茶器就不能达到这种效果。

jianzhan8080等你痂!

2、软化水质的作用

建盏具有软化水质、活水的功效,能起到提升茶水口感的作用。这主要源于建盏含铁量高,具有一定磁性,能够将水的微量矿物元素吸附。正是因为如此,经常用建盏喝茶,茶水会变得柔软甘甜无比,这跟用铁壶煮水、银壶煮水的做法利用的原理是一致的。

而且建盏的活水作用不仅限于茶类,用建盏喝白酒、啤酒、红酒、白开水、矿泉水、咖啡等,口感都会得到一定的升华,入口更加甘纯美味。

"无由执一盏,寄于爱茶人",茶与盏的交流在三五知己间,在品茶叙旧时,在议论风发、侃谈世道中仿佛置身于向往生活中的一方净土,述说着千年相伴的情谊。

交流建盏jianzhan8080等你痂!

0 阅读:0
绿旋聊文化

绿旋聊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