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汽车首家真正意义上的跨国车企,吉利也是首家公布2025年销量目标的车企,可见李书福对2025年志在必得的信心。
比亚迪(批发销量)在2024年超过了上汽集团和大众中国,成为中国第一的汽车集团,李书福再也坐不住了,开始新一轮的乾坤大挪移,力争成为中国汽车遥遥领先的绝对头部。
领克劝退沃尔沃,成为极氪的控股子公司,新组建的极氪科技集团整体划归吉利汽车集团,翼真和雷达也随后并入,李书福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以集团矩阵抗击比亚迪以及近年来发展迅猛的奇瑞。
目前吉利控股旗下还有沃尔沃、极星、路特斯(莲花跑车)、智马达(smart)和伦敦电动汽车(LEVC),据悉还有品牌将被整合进吉利汽车集团。
吉利汽车集团2025年目标271万辆,同比增长约25%,其中吉利银河100万辆,领克39万辆,极氪32万辆,出口46万辆。
对比2024年比亚迪425万辆、奇瑞260万辆的成绩,吉利2025年的目标看着并不给力,只是坐三望二的小目标。
然而,千万不要被李书福骗了!因为吉利2024年就将销量目标硬生生提高了10万辆,等于小米汽车一年的销量,2025年冲击300万辆或许是秘而不宣的挑战任务。
部分车企的年度目标或许只是政治任务,又或者是促进销售的营销手段,而面对比亚迪的不可一世、奇瑞的咄咄逼人,吉利必须真刀真枪。
吉利曾经沉浸于燃油车的销量增长,以及与沃尔沃、奔驰、雷诺和宝腾的全球合作,任由比亚迪以新能源汽车一步步超越自己成为中国最大的车企,吉利如今终于痛定思痛,也只有它能给比亚迪带来一丝压力。
李书福从来都不做简单的事情,如果只看到吉利的眼前,你就输了!
李书福的全球合作堪称典范,随便拿一个出来都是成功的商学院案例,就连唯一的代工业务——极越汽车烂尾事件,也以行业良心获得了市场的赞誉,而这与比亚迪在中国市场面临的舆论挑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比亚迪以新能源汽车达到了中国汽车从未有过、也不敢想象的高度,奇瑞也悄然间以“最能赚美元”的中国车企重塑了“民族英雄”的企业形象,而吉利则以“买买买”成为全球最会做生意的车企之一。
2010年从福特汽车手中拿下豪华品牌——沃尔沃,2018年入股奔驰后拿到了smart,可见李书福与中国其他车企领导人有着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不仅要把车造好、造好车,还要构建全球朋友圈,而这在中国汽车加速集体出海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处于中国汽车巅峰状态的比亚迪,正在将发展重心转向海外市场,奇瑞则持续扩大在中国市场的布局,而背靠雷诺、沃尔沃和奔驰的吉利,要实现进一步的全球化布局,或许要比比亚迪和奇瑞来得更快、更省事。
李书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让沃尔沃实现了重生,有许多人不解他是用什么“骗术”赢得了福特和沃尔沃的信任,如今吉利的全球化之路重新出发,李书福的高端局或许也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
一个值得深思而有趣的想象是,比亚迪和长城汽车的创始人——王传福和魏建军还奔波在一线,而吉利和奇瑞的创始人——李书福和尹同跃已经退居幕后,稳坐钓鱼台运筹帷幄了。
中国汽车每天都在创造全球汽车工业的惊喜和纪录,在跨国车企和发达国家对中国汽车进军海外市场警惕如虎之际,需要高超的全球智慧才能赢得一丝全球突破的机会,否则就有可能顷刻之间风云突变。
成功收购沃尔沃后,李书福在2010年第六届中欧工商峰会上说到,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充分尊重欧洲成熟的商业文明,充分尊重沃尔沃领导世界的品牌价值,努力把沃尔沃轿车公司发展成中欧合作的成功典范,这是吉利全面发展的开始。
吉利控股于2024年9月发布了《台州宣言》,宣布进入战略转型的全新阶段,从此前的扩张战略转向更加聚焦的整合与稳健增长。
这一次的“战略收缩”, 注重核心业务的增长、优化财务结构、提升品牌差异化竞争力和运营效率,以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技术变革和行业竞争压力。
比亚迪与长城汽车之间,以及相关KOC和KOL之间的流量站和骂战,让吃瓜群众看到了中国汽车内斗的惨烈,甚至是不堪。
李书福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不仅仅是应对大众、丰田和比亚迪的外部挑战,还有内部大调整所面对的阻力,最简单一点,在极氪和领克合并调整已经过去2个月,吉利控股官网的相关内容还没修改。
李书福给吉利控股的目标是2027年整车销量超过500万辆,在吉利新能源、海外市场和全球资源整合的背景下,我们相信这个目标将会来得比想象中快得多。